腐敗的大清朝 慈禧如廁的手紙是什麼製成

慈禧太后用的衞生紙是將一大張白棉紙,按需求裁好後,用水將紙噴得發又潮又蔫,然後墊上濕布,用熱熨斗熨兩遍,使原來帶毛髮澀的紙變得光滑平整,疊好備用。這種衞生紙對太后來説,不一定是如廁用,也是她的經期用紙。皇帝在一般人的心目中,用的什麼物件都應是不同凡響,有異於常人的。就拿不太雅的如廁用的手紙來説吧,皇帝的那個地方就要比百姓更高貴一些,高貴的地方當然就是用高貴的東西擦拭,所以明清兩代帝王的手紙就屬於高檔的奢侈品,如果硬要比較的話,明皇可要比清帝頂級的多。

腐敗的大清朝 慈禧如廁的手紙是什麼製成

據明代謝肇浙所記的《五雜俎》記載:“大內供御溷廁所用,乃以川中供野蠶所吐成繭,織以成帛,大僅如紙。每供御用之物,即便棄擲”。謝肇浙所生活的時代相當明孝宗,即弘治皇帝時期。皇帝如廁用的手紙是四川一地所貢的用野蠶繭織成的粗絲布,像一般手紙之大,用後丟棄。弘治皇帝自幼是在苦水中泡大的,即位後在明代皇帝中以廉潔遠色著稱,應當懂得勤儉。即使這樣一位皇帝,用絲帛當手紙,真是太奢侈了。令人稱趣的是,後來這些被皇帝用後的絲帛,卻被一名太監看着可惜,就一張一張地積攢起來,統一清洗曬乾後,竟然織成一幅簾帳,掛在他的小屋裏。一次,皇帝閒遊散步,正好看到了這個簾帳,這個簾帳是很有特色的,一小塊一小塊地織補起來,就象僧人百衲衣一樣,吸引了皇帝的眼球,於是就問此為何物,太監不敢撒謊,就如實招供是用您老人家的“手紙”做的。皇帝大為驚愕,大呼這太可惜了,這才下令以後如廁用紙代替,不要再用帛了。實際上粗帛的吸濕性並不如草紙,皇帝用着也不一定舒適,這樣用也就是顯現其身份的特殊性,用着不當回事,看到被別人重複利用才喊着可惜,純屬作秀。

後來明代皇帝用的手紙也不一般,是用內官監紙房抄造,呈淡黃色,綿軟細厚,裁方可三寸餘,由專門管理淨房的近侍太監收着,隨時進呈使用。三寸見方的手紙尚不及巴掌大,哪有現代人那樣用的放心舒服,皇帝尚且如此,一般老百姓可見一斑。到了清朝,馬背上下來的後代可節省的多。慈禧太后用的衞生紙是將一大張白棉紙,按需求裁好後,用水將紙噴得發又潮又蔫,然後墊上濕布,用熱熨斗熨兩遍,使原來帶毛髮澀的紙變得光滑平整,疊好備用。這種衞生紙對太后來説,不一定是如廁用,也是她的經期用紙。對於男性皇帝,就沒有這麼好了,光緒用的如廁手紙,就是普通的揉過後去掉內硝的裱心紙,就是襯裱字畫的毛邊紙,很一般,並無特別之處。

一葉而知秋,一張不雅的手紙,在炫富上清帝輸了明皇一局。可不管是明皇還是清帝,與當代人比較就更不起眼了。現代人的生活真是越來越好了,連手紙也變得講究起來,購買時看完牌子看克數,又看是不是原木漿的。相信那些皇帝在天有知,也是非常羨慕的。

慈禧曾孫口述家史:光緒皇帝並不是慈禧害死的

慈禧的曾孫葉赫那拉·根正從家族視角給讀者講述了生活中的慈禧———一個有血有肉的封建女人。

今年54歲、在頤和園工作的葉赫那拉·根正身世確實值得一提:慈禧是他爺爺的親姑姑;同治和光緒都是他爺爺的表哥;光緒還是他爺爺的姐夫。“中國人一般‘家醜不可外揚’,但是我們家不一樣。因為我們家的這點子事情基本上已經被皇族抖摟得全世界都知道了。所以,今天再談這些事情,早已不是不可外揚的了。”葉赫那拉·根正表示,作為家族傳人,幾十年在家族的所聞、所見,使他知道許多關於清代皇家的內幕。

雖然作者身份特殊,但不少人認為,在葉赫那拉·根正出生時,慈禧已去世近半個世紀,書中的內容並不是第一手材料,而只是通過作者的爺爺的轉述而得,如此一來其可信度有待論證。對此,作為記錄者的作者表示,對於此書,並不可以作為歷史依據來考量,但通過該書讀者可以瞭解到一個在家族記憶中的慈禧。

揭清朝史上比慈禧還厲害的一個女人是誰?

晚清歷史上,有一個一直受到忽視而實在不能忽視的角色,她就是和慈禧共同垂簾的東太后慈安。

在人們的印象中,慈安的身影似乎可有可無,她的存在彷彿就是個錯誤,她的垂簾更像慈禧的一個道具,至多也就是個令人同情和可憐的角色。其實,這是個致命的誤讀。她是個真正擁有大智慧的人物,可惜正當盛年就突兀離世,倘若不是慈安早喪,也許晚清中國的歷史將會是另一副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