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紂罪行是周人的宣傳 其歷史功績超越周武王

殷紂王在中國人心目中,是暴君的典型,這似乎是鐵案如山,再也難以改變。不過事情總有例外,即使是已經被批倒批臭的人物,偶爾也能聽到一點不同的聲音。圍繞着商紂王,幾千年來多少人進行了懷疑、爭論、辯駁,其曲折之處,值得我們細細玩味。

商紂罪行是周人的宣傳 其歷史功績超越周武王

最普遍的觀點,自然是認為紂王是古今罕有的暴君之一。《漢書·古今人表》中,臧否歷史人物,紂王屬於下下等,是人品最差的一等。自《漢書》以後,在正史、筆記、戲曲、小説等各種形式的歷史記載中,殷紂王荒淫殘虐的記載層出不窮,惡跡斑斑,罄竹難書。例如他好奇嬰兒在母親體內如何生長,就剖開孕婦的肚子觀看;他的叔叔比干對他進行勸諫,惹怒了他,他就生挖出比干的心;更別提最最著名的“以酒為池,懸肉為林,使男女倮相逐其間,為長夜之飲”種種荒淫殘暴的事例,已經不是常人所能想象,讀了讓人毛骨悚然。

然而,為紂王翻案的人也不是沒有,而且其觀點也有一定的合理之處。説起來,為紂王説話得人出現的還挺早,孔子的學生子貢就曾經説:“紂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論語·子張》)意思就是説,紂王可能確實做了些壞事,但絕對沒有那麼多,那麼壞。只不過是牆倒眾人推,你一旦擔了這個惡名,那所有的屎盆子就都扣到你頭上了。所以君子不能承擔惡名,一旦承擔了惡名,那就一無是處了。除了子貢,清朝人崔述對紂王的罪狀也有所懷疑,經他考證認為紂王真正的罪狀只有五條。近人顧頡剛更對此有深入研究,撰寫了《紂惡七十事的發生次第》,其中最主要的觀點就是,紂王的種種惡行是隨着時間的流逝逐漸積累、越來越多的。時間離現代越近,紂王的罪惡越多,也越來越離譜,明顯有一個添油加醋的過程,因此也越來越不可信。顧頡剛小心考證,找到了不少歷史事實,人們通過他的考證瞭解到,妲己這個人物出自西漢劉向的《列女傳》,史上並無其人;而紂王的種種淫暴,基本上都是藝術加工,源自《封神演義》等小説,沒有真憑實據。

然而,要為這樣一個留下千古罵名的大暴君翻案,談何容易。起初,試圖翻案的人極其小心,先不提紂王的種種惡行,而是從另一個角度,先考證紂王的個人才能和歷史功績。其實這一點倒有明證,《史記·殷本紀》中就曾經説紂王“資辨捷疾,聞見甚敏,材力過人”,文武雙全,英明神武,儼然是當時統治階級中的佼佼者。從歷史功績上看,紂王向東南方向開疆拓土,曾經平定東夷,把中原王朝開拓到了淮河和長江流域,對於當時的中原文化向東南方向的傳播,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這對古代中國的形成和中華民族的發展都有很大的功勞。

隨着紂王個人才能和歷史功績的逐漸被人肯定,為他徹底翻案的觀點也開始出現了。翻案者越來越大膽,在肯定紂王重大歷史功績的基礎上,開始提出紂王的歷史地位其實應該在武丁和周武王之上,他是因為戰敗亡國,才被他的敵人周人強行扣上了暴君的帽子。種種罪惡的記載,絕大多數都是誇大甚至是虛構。

翻案者認為,對於當時的那段歷史,最直接最根本的依據是《尚書》,而根據《尚書》的記載,周武王伐紂時提出的紂王罪狀是:酗酒、不用貴戚舊臣、提拔重用小人、聽信婦人之言、不用心祭祀等。其實詳細考據這些罪狀,簡直無一屬實:喝酒是當時貴族階層中的普遍現象,紂王即使酒量大點,多喝了一些,那也算不了什麼。不用貴戚舊臣,可能確有此事,但是貴族上層爭權奪勢,哪一朝哪一代又少得了?紂王的哥哥微子啟等人在權力鬥爭中敗下陣來,遭到紂王的貶斥,就算是紂王的一條罪狀,未免太牽強。提拔重用小人,是説紂王從奴隸當中選取人才加以重用,這可能的確違反了當時選拔人才的標準,但打破階級界限,唯賢是舉,這其實應該算是紂王的一種革新,是一種進步措施。聽信婦人之言,更是少見多怪,商朝。

武丁時代的婦好就是一位傑出的貴族女性,為國家立下大功,如果真有這樣優秀的女性人才,聽信其言又有什麼過錯?至於不用心祭祀,更是彌天大謊,我們從出土的甲骨文中可以看出,紂王之父帝乙和紂王在位時期,是商朝祭祀禮儀最為完備、祭祀次數最多的時期。所以説,《尚書》中記載的武王之所以伐紂的種種理由,基本上都是周人為戰爭進行的宣傳,不是歪曲事實,就是無中生有,完全是一種人身攻擊。

那麼,既然紂王並沒有特別的荒淫暴虐,那麼商朝為什麼亡了呢?翻案者為紂王的失敗也找到了原因:首先,在紂王統治時期,商朝內部產生了非常嚴重的分裂。紂王是帝乙的次子,按照常規不應該即位。然而帝乙看重紂王的才能,於是將他扶上了王位。這造成了嚴重的分裂問題,朝廷從此分為二派,紂王的兄長微子啟一派總想着奪回本來屬於他們的王位,於是不斷髮難。他們不擇手段,採取了造謠中傷、陰謀行刺、賣國求榮等一系列陰謀活動,對紂王構成了很大威脅。其次,紂王開疆拓土,對外用兵,消耗了國力。平定東夷是紂王的一大功績,但東征也使商朝的兵力損耗大半,還沒有來得及休養生息,周人就乘虛而入。再次,周人的實力不容小覷。周人奪取天下的野心由來已久,歷經文王武王兩代人的充分準備,積累了雄厚的實力,其軍隊久經訓練,強悍而有組織,再加上週人的領導階層人才濟濟,善於用兵,的確不好對付。最後,牧野一戰,紂王犯了軍事大忌,以軍心渙散的俘虜兵作為先頭部隊。要知道在冷兵器時代,士氣對於戰爭的勝負有極其關鍵的作用,只要軍心稍有動搖,大軍立刻便會崩潰。俘虜臨陣倒戈,一鬨而散,致使商朝軍隊兵敗如山倒,根本控制不住。

徹底翻案者更進一步,又把紂王説成了千古英雄。説他不僅平定東夷,開拓東南,唯賢是舉,還積極提倡音樂和手工業,對發揚古代文化有重大作用,極大地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對中華民族的形成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歷史真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怎麼説怎麼有理。難道紂王真的不僅不是暴君,還是一位明君聖主?難道所有的史籍記載就都是胡説八道?難道這真的是一樁千古奇冤?為此,又出現了針對這些為紂王翻案的觀點進行批駁的觀點。

批駁翻案者的人認為,紂王罪狀還是不容否定的,翻案文章的依據太過牽強。第一,紂王酗酒絕對是事實,而當時的貴族階層酗酒雖説是社會風氣,但這説明整個貴族上層的腐敗,絕對不是什麼好事。在當時生產力極其低下的社會現實情況下,釀酒要耗費大量糧食,酗酒絕對是一種罪過。而且武王代紂時列舉紂王的罪過,其實並沒有酗酒這一條。紂王酗酒的事是在周朝的內部文告中提到的,這已經是周朝建立之後了,當時周公為了教育康叔和成王,這才舉了紂王的例子。既然只是用於內部教育,又何必故意誇大紂王的罪過呢?第二,紂王用小人亦值得商榷。翻案者説紂王用的都是人才,例如費仲就“善於理財”,以此證明紂王唯賢是舉,並不是重用諂媚的小人。但費仲好利是歷史明確記載的,他曾經接受周人送給他的大禮,包括美女、駿馬等等,然後在紂王耳邊替周説好話,矇蔽紂王,使紂王低估了周人的實力。

費仲這種人即使真有才能,那也是商朝的內奸,紂王重用這樣的人,就算不是罪過,也是重大失誤。第三,關於聽信婦人之言,婦人如果説得對,自然應該聽信,但歷史並沒有記載紂王身邊有什麼傑出的女性,如果真的有像婦好一樣的巾幗英雄,那歷史應該記錄下她的名字,既然沒有,説明紂王身邊的女人也沒有什麼特別的才能,那麼聽信婦人之言恐怕更多地就是根據紂王內心的好惡,而不是根據觀點的對錯了。

第四,不用貴戚舊臣,確實是一種內部鬥爭。但這種鬥爭很難説誰對誰錯,即使微子啟集團大搞陰謀,但紂王不能搞好內部團結也是事實。總之內鬥是加劇了商朝統治集團的內部矛盾,並且是造成商朝亡國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正如第一條所説,周人提到的有關紂王暴虐的案例,絕大部分都見於周人內部文告,是以史為鑑、追求長治久安的意思,不能説全都是為了戰爭而進行的宣傳。

除了確定紂王的罪行之外,反對翻案的人更進一步,要把紂王的所謂“功績”也徹底推翻。他們找到了不少證據:一是根據古本《竹書紀年》和《後漢書·東夷傳》所載,東夷和夏族之間產生聯繫時間比紂王要早得多。最終對東夷的征服,具體時間雖無法確定,但最遲也不能晚於紂王的父親帝乙時期。紂王當然確實也曾對東夷用兵,重新徵服,但後來東夷趁武王伐紂的機會再次叛變,周公和伯懋父等又派兵東征。由此可見,征服東夷,不是紂王首創的功業,更不是在紂王手中大功告成。況且,征服東夷畢竟是一種侵略,要説是功勞恐怕有些牽強,因此把紂王徵東夷説成是中國大一統的先驅實在有些過分。至於説紂王把先進文化傳播到了當時比較落後的東南地區,也值得商榷,因為沒有史料證明,殷商之民曾在紂王時期有大規模的南遷。再者説,中國的東南區域在當時到底有多落後,恐怕也要再商量。中國古代文化是在多個位置分別起源,山東地帶、淮河流域、長江流域都有分佈,這些文化的起源之處早在紂王之前水平就已經很高。不必説史前就有的山東、河南的龍山文化,就是湖北、安徽的青銅文化,時間也和商朝基本相同,而且風格迥異,水平很高,決不能説是受商朝影響才產生的。因此讚揚紂王傳播文化不足為據。至於從“紂好酒淫樂”的記載中得出結論,説這是“紂王對音樂的提倡與創作”,那更是滑天下之大稽,那是紂王貪圖享樂、勞民傷財的鐵證,怎麼能作為功績來宣傳?總而言之,反對翻案者依舊認為紂王是個荒淫殘暴、窮兵黷武的暴君,對殷王朝的滅亡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縱觀兩派的觀點和論據,我們會有一個有趣的發現,那就是雙方所使用的都是基本相同的史料。對相同史料的不同解讀,導致雙方的觀點南轅北轍。就是在這些源自相同史料的不同觀點中,紂王的面目越來越模糊。看來,要探究紂王究竟是不是暴君,有多殘暴,他的功過究竟如何,只能寄希望於新材料的發掘為我們提供更多的證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