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名相王安石的胸懷 主動為政敵蘇軾求情保

人的嘴主要有兩個功能,一是吃飯,二是説話。話不在多而在於精,癥結要説到點子上。説不到點子上的話叫廢話,再多也沒用,那叫話嘮;説到點子上的話,就可能會出言如山,一語中的,一句頂一萬句。

一代名相王安石的胸懷 主動為政敵蘇軾求情保

蘇軾因烏台詩案入獄,辦案的一幫仕宦欲置蘇軾於死地而後快,但殺照樣不殺,神宗一時舉棋不定。癥結時刻,資深元老王安石上書説:“安有盛世而殺才士乎?”據説,蘇軾最後能保住腦袋就取決於王安石這一句話。須知,他們二人是政敵,若換他人,朝廷殺了我的政敵,正中下懷,我不落井下石,也就不錯了,何苦替他出頭,為他求情?可王安石到底是王安石,,這一代名相的帽子不是白給的。

照樣北宋,范仲淹搞慶曆變法,重要內容之一是反糜爛,挖出不少貪官,抄家查辦時家屬後代哭哭啼啼的,有些辦案的官員就手軟了,皇帝也躊躇了。到底還搞不搞了?范仲淹力排眾議,一句話擲地有聲:“一路哭不如一家哭!”堅定了搖動者的決心,鐵腕反貪,真抓了不少蛀蟲,吏治官風大為好轉,人心亦為之一振。

到了清初,康熙的十幾個成年兒子都盯着皇位不放,結黨營私,明爭冷戰,鬧得烏煙瘴氣。平心而論,他的兒子個個都有本事,定誰接班都有事理,康熙很糾結,這時,有大臣進言説:立儲看皇孫。康熙馬上如醍醐灌頂,毫不躊躇地選定了四阿哥胤禛,因為他最鍾愛也最看好的孫子弘曆,便是胤禛的兒子。或許就因為這一句話,造就了康、雍、乾盛世,也未可知。

清道光年,鴉片危害日趨激烈,朝中主張禁煙派與否決禁煙派吵成一團,相持不下,各講各理,道光皇帝也沒主意了。這時,林則徐的一句話讓他下了決心:“鴉片流毒天下,若猶泄泄視之,是使數十年後,中原幾無可以禦敵之兵,且無可以充餉之銀。”這可是要命的事,弄欠好祖宗留下的江山都沒了,忍不住道光不狠下決心禁煙,中國近代史就因此轉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