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桀的王后妹喜 古代第一個“紅顏禍水”之美人

妺(mò)喜,生卒年不詳,亦作妺嬉、末喜、末嬉,有施氏之女,夏朝最後一位君主夏桀的王后。根據先秦時代記述女子名時所用的全稱和簡稱方式,妺喜應姓喜,即嬉(也作僖)。由於其名字的“妺”字與“妹妹”的“妹”字字形相似,且在《莊子》等作中也有以妺為妹的用法,因此常誤作"妹喜"。有詩稱讚妺喜的美麗:“有施妺喜,眉目清兮。粧霓綵衣,裊娜飛兮。晶瑩雨露,人之憐兮。”

夏桀的王后妹喜 古代第一個“紅顏禍水”之美人

現在的人們咒罵女人搬弄是非,挑撥離間的時候,常常用的一個詞語就是“紅顏禍水”。那麼中國歷史上真正導致王朝更替的“禍水”是“紅顏”嗎?我們可以從中國歷史第一個“紅顏禍水”施妹喜可以看究竟是還是不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紅顏禍水產生於夏代。他的名字叫施妹喜,是夏朝最後一個亡國之君夏桀的愛妃。由於她是歷史上第一個因為國君的寵愛而耽誤國家大事導致國家滅亡,所以,人們把她稱為中國歷史第一個導致亡國的“紅顏禍水”。縱讀歷史,發現施妹喜並沒有幹什麼壞事,只是自己的容顏美麗,使得皇帝特別喜愛罷了,要説她的缺點,就是有一個怪癖,希望聽綢緞撕裂時發出的聲音,於是夏桀專門命宮女在她身旁日夜撕裂綢緞。僅此一點,她就揹負了歷史的罵名。其實,相比於其他干涉朝政,使詐權術的女人如慈溪來説,她的那點過錯小的不值得一提。同樣,據説施妹喜最令夏桀寵愛的一點就是施妹喜美貌中帶着幾分英氣,拿今天的話來説,就是氣質好,與夏桀有緣分,這對一個女人來説,並沒有什麼過錯,畢竟“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悦己者容”。

其實,真正使得施妹喜揹負歷史罪名,成為歷史第一個“紅顏禍水”的是中國的禮教文化,是禮教文化與個性解放之間鬥爭所產生的結果。

第一,夏桀作為一個國君,除了公共性之外,還有一個就是私性,也就是個人的個性。在個性方面,筆者以為夏桀具有和其他男人一樣的“虐根性”,喜愛女人,也是“英雄難過美人關”,當然這樣的男人絕對是一個十足的性情中人,不然他怎麼放棄好好的江山不座,去愛美人呢?據記載,有一次,夏桀和她的結髮之妻自愛花園散步,看到蝴蝶成雙成對的翩翩起舞,心神激盪,便伸手去摟抱妻子。不想,妻子推開了夏桀的手,説“你是一國之君,要注意影響”之類的禮教話語。弄的夏桀很掃興,對此,他就對揭發妻子不理睬,專寵施妹喜。這樣來説,是男人愛女人的“虐根性”讓施妹喜揹負了歷史第一“紅顏禍水”的罪名。但是,由於禮教的虛偽,製造禮教的男人尋找原因開脱罪責,於是將罪責歸咎女人,不説自己色,還是女人勾引,使得這位女子成了替死鬼。

第二,同樣,夏桀的結髮妻子不能體諒男人,只是搬出一副呆板的禮教面孔教訓自家男人,不能抓住男人的內心世界,使得男人轉移愛情視線,導致施妹喜揹負罵名。如此看來,是夏桀的結髮之妻使得施妹喜揹負了歷史紅顏禍水的罵名。這可以説是爆發在女人之間的第一次戰爭。雖然看上去施妹喜贏了,但是她輸給了歷史,輸給了儒家文人,輸給了禮教文化,使得後人把她釘在了“紅顏禍水”的十字架。第三,夏朝的滅亡,是有其歷史的必然性,最為主要的就是夏朝這個體制僵化,税賦嚴重,酷刑苛刻,讓人民生活不堪。最為主要的是夏桀的暴行和酷刑,讓人民苦不堪言。這些,都不是施妹喜出主意讓夏桀這麼做的,因此夏朝的滅亡可以説與施妹喜沒有點關係。另外,夏朝的滅亡,也與新興事物和力量的崛起有幾大關係。新事物取代舊事物,是歷史發展的必然。這點,不會因為一個小女子而改變。因此,施妹喜揹負歷史罵名,其實是很冤的。鄧繼明在五言絕句《紅顏禍水》中這樣寫道:

紅顏非禍水,賤妾亦可惜。千憂惹是非,皆因塵俗起。可見,紅顏並不是真正的活水,活水來自內心,來自塵俗。可是在中國上下五千年文明的歷史裏,“紅顏禍水”讓所有閉月羞花,沉魚落雁的容貌在歷史興衰,王朝更迭面前承擔了過重的罪名,抹殺了那些紅顏所有的豔麗色彩,而唯只剩下禍害的名聲,警示着歷代帝王將相及其他的男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