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預言詩是真的嗎?

近期網上流傳着很多關於李白預言的詩歌,將這些詩歌每一句的第一個字連起來,就能得到一句預言詞,偏偏這些預言詞都跟最近發生的一些大事有關。於是,李白在千百年前就已經預言了今日會發生的一切的傳説被眾多人所接受。那麼,這些李白的預言詩是真是假呢?

李白的預言詩是真的嗎?

網上最近傳出的一些李白的詩歌,都成功的預言了現今所發生的一些事情,李白更是被眾多網友稱為“預言帝”,認為李白的詩歌就是預言詩。比如在2014年的3月,馬來西亞航空的一架飛機無故失聯。在馬航失聯後,網上就爆出了一首李白的預言詩,這首詩是這樣寫的:“馬騰駕祥雲,航行闊海郡。失於蓬萊閣,蹤跡無處尋。”將這首詩歌每一句的第一個字連起來讀就是“馬航失蹤”。像這樣的詩歌網上還有許多,幾乎一有大事發生,就會出現李白的藏頭預言詩。

其實,這些藏頭預言詩統統不是李白寫的,是由一款名為藏頭詩的生成器弄得。網上流傳的所謂預言詩都不是李白所慣有的風格,遣詞用句間見不到有任何文學造詣,根本比不上真正李白所寫的詩歌。這些預言詩從根本上來講就是偽造的,是假借李白之名所做的詩歌。千百年前的李白可沒有這樣的本事,去預言現今所發生的大事件。假如李白有預言的能力,他應該會最先預言一下自己的未來發展吧,而不是預言千百年後的今天。

李白家世怎麼樣

李白是一位家喻户曉的詩人,他生活在中國歷史上的唐朝,是一位極其具有浪漫主義的詩人。對於李白的詩作,幾乎沒有人不知道,像是最耳熟能詳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便是處於李白的《靜夜思》。那麼這樣著名的李白家世是怎麼樣的呢?

李白於701年出生在綿州昌隆縣,而李白的家人、家世方面的資料都不詳。但是在一些史料中稍微有提及一些李白的資料。在《新唐書》中説李白的先祖是興聖皇帝,興聖皇帝的九世孫便是李白。如果這個説法是真的的話,推算下來李白就與李唐諸王是同宗的,李世民就是李白的同輩族兄。而在其他的史料中,也有把李建成和李元吉説成是李白的先祖的。

雖然上述史料有李白家世的相關資料,但是誰也不能拍拍胸脯就説李白的先祖就是哪一個,畢竟年代久遠,加上並沒有關於李白家世的確切的記載,以上的史料也只能借鑑。

李白作為唐朝著名的詩人,在五歲的時候開始讀書,在十五歲的時候便已經作了多首詩作,也開始逐漸地接觸道家思想。在李白44歲的時候,結識了當時困守洛城的杜甫。結識杜甫的時候,李白已經名揚全國,但是李白並沒有因此而感覺高人一等,兩個人在洛陽城以平等的身份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一同飲酒作詩,共同切磋。

李白一生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在他五十七歲的時候還經歷了獄中生活,雖然被宋若思等人營救出來,但是在之後幾年的時間裏一直處在顛肺流離之中。762年,李白在金陵因病逝世。

李白名詩烏夜啼欣賞

“烏夜啼”是中國古代有名的樂府古題,有不少人以此為題創作了很多優秀的詩詞,其中中國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就曾經創作了這麼一首《烏夜啼》,李白別出心裁,雖然題材相仿,但是情景交融,言淺意深,別具特色,傳説當年賀知章對於這首詩就非常喜歡,還向唐玄宗推薦了李白。

這首詩共分六句,開頭兩句就描繪景物,渲染氣氛,李白描繪了一幅秋天傍晚烏鴉回巢叫聲不息的場景,黃昏時分,烏鴉們都將要休息了,這個時候烏鴉們都回到了自己的鳥巢之中,趁着還沒休息的這點時間唱唱歌什麼的。而烏鴉的叫聲是最令人感到心煩的,正常的人聽了心裏都不舒服何況是心中本來就愁苦不已的離人呢?而且就連烏鴉都只要要回巢,但是遠在前方的征夫合適才能回家,甚至能不能回家都是問題,這更加讓讀者感到沉悶。

之後的兩句講的是秦川的織錦女子,李白並沒有描寫這人長得怎麼樣,只是説她在獨自一人在閨房之中,透過迷茫的煙霧,低聲私語,這裏的重點不是她長得漂不漂亮,家裏有不有錢,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其中流露出來的一種迷茫的神色,喃喃自語的孤獨。

最後兩句李白將全詩昇華,織錦女停下了手中的活,想念起了遠方的丈夫,她一個人獨守空閨,孤獨寂寞,不禁淚如雨下,那麼這一切又是誰造成的呢?不禁讓讀者跟着深思。

李白做官資料介紹

在古代,幾乎所有的讀書人最大的夢想就是匡扶社稷,凡是讀書人都有着想要做官,想要從政治理天下的本能,李白也不例外,但是李白是不幸的,他的仕途是坎坷的,一直沒有得到過重用,也沒有機會展現自己的才華。

李白仕途不順

李白一生只做過幾年的官,最高也不過是翰林學士,而且還是一個“面子工程”,根本不參與朝政,只是唐玄宗在需要的時候出來作詩,歌功頌德的。所以説李白這個官當得根本不如意,換一個懶散沒志向的人或許會覺得這樣的職位很好,畢竟不用幹正事,還能經常吃喝玩樂,但是對於李白這麼一個有着遠大的政治理想的人來説,這樣的官做了還不如不做,於是沒幾年他就辭官不做了。

眾所周知,李白沒有參加過科舉,是通過“旁門左道”來當官的,大部分人覺得李白這是不屑於科舉,也有人覺得這是李白自知自己很難通過科舉,其實不然,真正的原因是他不能參加科舉。科舉制度雖然比起之前的不少制度優越了很多,但是還是有着種種的限制,參加科舉的人身世要清白,不能犯過罪,而且祖上要明確,也不能有罪犯,其次工商階級是不能參與科舉的,而李白的家室直到現在都沒有個定論,就連他自己都含糊不清閃爍其詞,而且他的父親應該是個商人,所以李白其實是沒有資格參與科舉的,因此李白只好另闢蹊徑,希望通過自己的才學打動達官顯貴來得到上頭的賞識,但是因為性格的緣故,最後李白也只是做了兩三年的翰林學士就結束了官場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