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瀋戰役為何發生:遼瀋戰役的背景及作戰計劃

遼瀋戰役背景

遼瀋戰役為何發生:遼瀋戰役的背景及作戰計劃

1946年6月26日,國民黨軍隊向共產黨的中原解放區發起進攻,國共大規模內戰全面爆發。1948年7月初,國共雙方兵力的對比,已由戰爭爆發時的3.14:1,變為1.3:1。同年9月,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決定抓住有利時機,與國民黨進行戰略決戰,決戰方向首先指向形勢於己有利的東北。

1948年8月,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軍已控制了東北97%的土地和86%的人口。國民黨軍隊有4個兵團14個軍44個師(旅),加上地方保安團隊共約55萬人,但被分割、壓縮在瀋陽、長春、錦州三個互不相連的地區內。由於部分北寧鐵路為人民解放軍所控制,長春、瀋陽通向山海關內的陸上交通被切斷,補給全靠空運,物資供應匱乏。當時東北是全國唯一一個人民解放軍軍力超過國民黨軍隊的地區,因此中國共產黨中央軍委把決戰的第一個戰場選在東北。東北地區的重要性在於它既是中國重工業最發達的地區和最大的產糧區,又是侵華日軍最早侵佔的地區。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後,東北即成為國共兩黨兩軍爭奪的焦點。

戰前計劃

中國國民黨

蔣介石和東北“剿總”總司令衞立煌對東北戰局深感憂慮,處於欲守無力、欲撤難捨的狀態,故將主力收縮在瀋陽、長春、錦州三個孤立地區,採取集中兵力,重點守備,相繼打通北寧線的方針。作戰目標:放棄補給不易的長春及瀋陽,防止東北野戰軍進入山海關,安定關內局勢,伺機轉攻收復東北。

中共中央

中共中央從全國整個戰局出發,認為同國民黨軍進行戰略決戰的時機已經成熟,決定把戰略決戰首先放在東北戰場,並制定了主力南下北寧線(今京沈鐵路)攻克錦州,把國民黨軍關在東北,各個殲滅的作戰方針。

1948年,中國共產黨中央和毛澤東主席決定先摧毀東北國民黨反動軍隊。好處是,第一,東北野戰軍兵力大大優於敵人,打殲滅戰比較容易成功。第二,東北野戰軍若拿下東北,可以以東北工業支持其餘解放區部隊。第三,遼瀋戰役一旦勝利,東北野戰軍即可揮師入關,協助華北人民解放軍一同對抗華北國民黨部隊,組織平津戰役。於是,1948年9月,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命令東北野戰軍發起遼瀋戰役。由林彪,羅榮桓,劉亞樓組成總前委,林彪為書記,統一指揮遼瀋戰役。

面對日益有利的戰爭形勢,中共中央、中央軍委和毛澤東以敏鋭的洞察力,不失時機地作出打大殲滅戰,攻佔大城市,殲敵重兵集團的重大決策。1948年9月,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會議提出全黨的戰略任務是:建軍500萬,在大約5年的時間內(從1946年7月算起),殲敵正規軍500個旅(師)左右,從根本上打倒國民黨的反動統治。中央軍委決定把戰略決戰的首要目標選擇在條件最有利的東北戰場。

此時,在東北戰場上,東北“剿總”衞立煌集團有正規軍4個兵團14個軍44個師(旅),總兵力為55萬人,被分割在長春、瀋陽、錦州三個孤立地區。蔣介石深知東北情勢危急,但為支撐全國戰局,決定採取集中兵力,重點守備,確保瀋陽、錦州、長春,相機打通北寧鐵路的方針,企圖保住現有佔領區,一旦形勢發展不利,即經北寧鐵路從陸上或經營口、葫蘆島從海上撤退。其部署是:由“剿總”副總司令兼第1兵團司令官鄭洞國率2個軍6個師共10萬人防守長春,鉗制東北野戰軍主力向南機動;由“剿總”副總司令兼錦州指揮所主任範漢傑率第6兵團等部4個軍14個師共15萬人,防守義縣至山海關一線,以錦州、錦西為防守重點,維護東北與關內的陸上及海上的聯繫;東北“剿總”直接指揮第8、第9兵團等部7個軍另1個整編師共24個師(旅)計30萬人,防守瀋陽及其附近地區,作為防禦中樞,以確保瀋陽並支援錦州、長春方面之作戰。

東北人民解放軍在1948年3月冬季攻勢結束後,解放了東北97%以上的土地和86%以上的人口,東北解放區已連成一片。東北野戰軍已發展到12個步兵縱隊、1個炮兵縱隊、1個鐵道縱隊,共54個師70萬人,另有軍區武裝33萬人,總兵力已達103萬人。在全國五大戰場中,東北戰場的形勢最為有利,已經具備了同東北國民黨軍進行戰略決戰的條件。

中共中央軍委依據戰局的發展和東北戰場形勢,制定了遼瀋戰役的作戰方針:東北野戰軍主力南下北寧線,把衞立煌集團封閉在東北加以各個殲滅。為此,東北野戰軍司令員林彪、政治委員羅榮桓、參謀長劉亞樓於9月10日下達了北寧路作戰計劃:第一步以奔襲動作殲滅北寧路除山海關、錦州、錦西以外各點守軍,切斷關內外國民黨軍聯繫;第二步,集中兵力攻取錦州和打增援之敵。部署是:以7個縱隊另3個獨立師,殲滅義縣至昌黎一線守軍,爾後相機奪取錦州、錦西、山海關;以5個縱隊位於瀋陽西北和長春、瀋陽之間,阻止瀋陽國民黨軍向錦州或向長春增援,並隨時準備參加攻錦作戰和殲滅長春突圍之敵;以1個縱隊和6個獨立師、1個騎兵師等部圍困長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