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戰的歷史背景分析 袁紹過於剛愎自用

官渡之戰簡介,官渡之戰,發生在東漢末年,那時天下大亂,羣雄如雨後春筍般,紛紛冒出,有名者可為其主,經過時間的演變,空間的轉換,形成三國鼎立態勢。

官渡之戰的歷史背景分析 袁紹過於剛愎自用

既然稱它為三國,那麼肯定是有三個國家的,那麼在三國中資格最老的是魏國,其次是孫吳,勢力最為薄弱者為蜀國。而在三國之前,就不可不提出一個人的名字,袁紹,他的實力不容小覷,可以算是天下勢力中的絕對強者,相對應來説,曹操才剛剛冒尖,實在是弱者中的弱者,其他的兩個國家這裏也就一筆帶過了。

但弱者不見得永遠為弱者,當他的發展的進程加快時,是很有可能超越強國,併吞強國,成為強國的,官渡之戰便是這樣的一場戰役。官渡的主要參與者為兩方,袁紹方以及曹操方,中間可能夾雜了零星的蜀國戰力的加入。

為何成為官渡之戰,是因為這場戰役發生的地點便在現河南省,古時候的官渡。這是一場持久戰,全程歷時差不多一年左右的時間,可謂是一場耗時耗力的戰爭。

袁紹那時是兵強馬壯,可謂是強中之強,曹操的勢力才剛完成搭建層面,從理論上分析,袁紹秒曹操,那是分分鐘的事情,但結果卻大跌眼鏡,曹操和下屬謀臣憑藉着機智的謀略,最終以兩萬人打敗了袁紹約十一萬人的大部隊。

從官渡之戰中,我們可以學習弱者怎樣扭轉局勢,從曹操的角色去分析看待問題。

官渡之戰背景

我們分析任何一場戰役,必定要分析它發生的大時代背景,起因經過發展及其結果。這樣的分析才能稱之為全面的分析。

我們將官渡之戰帶入,同樣的進行上述問題的一一分析,但側重點我們將放在大背景的重點分析。

官渡之戰發生的時間是東漢末年,那時漢室王朝衰敗至極點,董卓謀逆造反,被袁紹軍隊集結軍隊加以討伐,並最終將董卓殺死,另外方面,曹操帶着漢室皇帝佔據一方,打着恢復漢室的旗幟烽煙不斷。這廂袁紹軍與曹操軍勢力不斷擴張,佔據的領土已經相鄰咫尺,袁紹軍隊那時的力量已升至頂點,妄圖吞併曹操軍隊,成為一方的霸主。

而那廂,吳國內亂,孫策被刺客刺殺而亡,孫權繼位,正忙着處理自己國內之亂事,暫時沒有時間去參與,也沒有精力去參與到官渡之戰。蜀國實力弱,但卻不安於本分,趁着袁紹與曹操的戰爭,妄圖想分一杯羹,於是劉備繞道曹軍背後,想來次偷襲,結果卻以失敗告終,失敗不要緊,但是卻將關羽給曹操擄了去,可謂賠了夫人又折兵。

袁紹覺得自己一定能夠戰勝曹操,於是集結軍隊,備好兵器,聲勢浩蕩的就出發了,但此人太過剛愎自用,聽不進諫言,而曹操力弱,在選址和戰術上是避其鋒芒,選擇合適的戰術去完成這場戰鬥的。

袁紹的失敗,曹操的成功,可謂天時地利人和之傑作,缺一不可。

官渡之戰地點

官渡之戰,空前絕後,它在歷史上有着重要的政治作用,對後期的政治局勢發展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正是因為它的結局導致了曹操也就是魏國的一統北方,也間接為三國鼎立的形成起到了推波助瀾之功效,當然這場戰役勝利之祕訣也成為了後人乃至軍事學家們對其的不斷分析和總結,以期望找到制勝祕訣,能夠幫助自己的國家取得這樣的空前勝利。

官渡之戰,顯然此戰役發生的地點是在官渡,官渡放在現代地圖中來看,就是我國河南省鄭州片區,河南在整個中國來看是在中部,是南方與北方的一個交界之處。但在古代,它可能更加偏向於北方地帶,當時袁紹的勢力和曹操的勢力發展均是在北方,也就是説為了擴大勢力範圍,他們最終一定會出現互相廝殺的局面,只是一個時間早晚的問題而已。

那為什麼這場戰役發生的地點會是在官渡呢?首先我們來看看袁紹的勢力範圍,袁紹那時通過戰爭已經佔領了河北幽州、北京、山西太遠、山東青州等地,而曹操呢?他的劃地範圍又是如何呢?那時的他佔領地塊包括濟寧大部分地域、河南和青州部分區域。但從地域分佈來看,兩者之間是有部分挨着的領地的,那麼為了更進一步壯大自己的勢力,袁紹選擇了向南部發展,也就是説他選擇要吞併曹操軍隊,獨霸一方,這是兩者地域的交界就出現了一場空前的戰勝,史稱官渡之戰。

官渡之戰打了多少時間

官渡之戰的聞名,一則是因為此戰役具有劃時代的意義,開創了曹操獨霸一方的局面。二則,它具有很好的教案實例,讓人們明白弱者並不一定會輸,強者也無絕對勝利的可能性。三則,還因為這場戰爭耗時很長,傷亡巨大。

那麼這場戰勝到底耗時了多久,為何需要這麼久的時間才能決出勝負,如果以時間或者重要事件為劃分依據,它又可以被劃分成幾個重要階段呢?這些都是值得我們靜心研究的。

這場戰役開始在公元200年,經歷了大致約1年左右的時間,才最終以曹軍獲勝,袁軍慘敗為結局,這場戰役象徵着魏國的崛起,袁紹的徹底沒落。

如果硬要將此戰役做一個劃分階段的話,那麼我們以劉備的加入為一個轉折點。為了一統北方,袁紹覺得集結所有力量,攻擊曹操,這時他們進行了第一次的交鋒,曹操這個人很懂人心,且對袁紹的性格相當之瞭解,所以他沒有分散佈兵,而是集中在官渡作戰,官渡易守難攻,是一個很好的自然天塹。正當雙方打得難分難解時,劉備插上了一角,想從中牟取漁人之利,結果是賠了關羽又折兵,關羽被曹操所擄。再説第二次交鋒,因有關羽的加入,曹軍取得了一定的勝利。第三次交鋒,也是最後一次的交鋒,曹操的勝利源於謀臣荀攸,他的分析十分精準,幫助曹操徹底的打敗了袁紹,完成了這場具有歷史意義的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