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滬會戰蔣介石究竟損失了多少人力物力

淞滬會戰與南京保衞戰均爆發於1937年,淞滬會戰是高潮,南京之戰是尾聲,若非城破後日軍制造的南京大屠殺駭人聽聞,這場有如雞肋的戰役可能早就被湮沒於歷史雲煙中,被人淡漠遺忘了。

淞滬會戰蔣介石究竟損失了多少人力物力

1937年“七七事變”後,日本掀開全面侵華的序幕,雖然蔣介石鑑於國力孱弱的實際狀況,並頑固堅持“攘外必先安內”的方針,希望延緩對日決戰的進程,但日本卻不給蔣介石絲毫喘息之機,中日決戰如箭在弦!

當時,中日之間的國力對比,軍力差距是全方位的,蔣介石深知,僅憑中國一家之力應對日本進攻,打平都是奢望,唯有將中日爭端升格為國際問題,引發列強對日本的強力干涉,弱勢的中國才能逃過一劫,在這一大背景下,已被逼向牆角的蔣介石只能做魚死網破的殊死一搏,即選擇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與日本進行一場決戰,拉歐美列強乃至蘇聯攪入中日紛爭,令歐美大規模援助中國、武裝中國,如此,中國才有希望轉敗為勝。

出於這一目的,蔣介石將中日決戰之地選在上海,首先,上海雲集各國僑民,有很多國家的領事館,一旦中日決戰,戰火無情,難免要觸犯各國利益,歐美列強怎會無動於衷?其次,上海處於蔣介石控制的江浙核心地區,既是蔣介石政府的財賦重地,又是國民黨軍隊易於集結徵調之所。

1937年8月,“八·一三淞滬會戰”打響,蔣介石調集75萬人馬與日本海陸空30萬軍隊決戰上海,軍隊人數雖多於日本,但因兩國軍力的綜合實力差距過於懸殊,苦戰3個月後,最終,此次會戰以國民黨軍隊傷亡30萬精鋭、被迫撤退的慘重代價告終,而擁有全面優勢的日軍僅傷亡4萬餘人,蔣介石精心打造的數個德械師也慘遭重創。

慘烈的淞滬會戰令蔣介石几乎賠光了起家的老本,卻沒有達到令歐美列強援華的戰略目的,唯一的收穫是,經此一戰,蔣介石確立了自己領導抗戰的統帥地位。

淞滬會戰後,被打得支離破碎的國民黨軍隊退守南京一線,而日軍則趁勝追擊,劍指蔣介石政府的首都——南京。

南京雖是六朝古都,被譽為有“金陵王氣”,但定都此地的王朝卻多為短命王朝,南京三面環山北對長江,無險可守,不利戰守的地理劣勢是其致命軟肋。

蔣介石並非沒有預料到南京之戰的結局,但他當時還在做國聯調解之夢,期待日本能懸崖勒馬,他甚至還抱有這樣一種幻想:只要保衞南京的國民黨部隊能守上一到兩個月,國際形勢就有可能發生重大變化,包括蘇聯在內的聲援中國的國家就有可能出兵迫使日本收手。

但是,當時的英美正大搞綏靖政策,德日意同盟視國際公約如糞土,英美等國還妄想將日本這股禍水引向蘇聯,借中日戰爭大發戰爭財,蘇聯也明哲保身,不願衝在前頭。

因此,歐美國家雖明知日本對中國鯨吞蠶食,卻聽之任之,僅做口頭譴責,這些隔岸觀火的國家簽署的旨在遏制日本侵華的《九國公約》無異廢紙一張。

蔣介石希望軍隊能守一兩個月,實際上,淞滬之戰的虎頭蛇尾令國民黨軍隊元氣大傷,軍隊的戰鬥力、士氣直線下滑,蔣介石匆忙拼湊起15萬軍隊保衞首都南京,但這15萬人多為從淞滬之戰潰退下來的殘兵敗將,其中還有數萬毫無戰鬥經驗的新兵,這使得南京保衞戰未戰將先怯、未戰兵已慌,大敵當前,眾官兵不僅未眾志成城,反成驚弓之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