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國第一神炮手趙章成 曾一人操作三門火炮

趙章成原是西北軍的迫擊炮手,在舊軍隊,儘管他沒有文化,但在嚴格的舊式軍棍訓練下,結合自己的天賦和戰鬥經驗,練就了精湛的迫擊炮操作技術,射擊技術十分嫻熟,而且總結出許多土辦法。1931年參加紅軍,在軍史上寫下了特殊的一筆。

共和國第一神炮手趙章成 曾一人操作三門火炮

所傳説的每次射擊前要拜佛,其實這是誤傳,趙章成射擊前的姿勢是在為火炮賦予射向和用跳眼法測距。為火炮賦予射向,其姿勢為右臂前伸,肘部略微彎曲,手掌五指併攏拇指稍微彎曲掌心向左,指向目標方向。這是在觀察所指揮員向炮兵偵查兵指示目標,也是炮陣地指揮員向瞄準手指示射擊目標,統稱賦予射向。跳眼法測距這是炮兵使用的一種簡易測距方法。這種方法誤差很大,判斷兩點間隔是關鍵,只能用來大致估算距離。只有炮兵才懂得這個指揮手勢。當年紅軍很多人從未見過。而且這個姿勢有點像單掌拜佛,所以就以訛傳訛説趙章成信佛,射擊之前要拜佛。

時任國防部長的林彪對此曾大加讚賞。甚至以他的元帥身份公開提出練兵標準是“象趙章成同志那樣,使技術達到藝術的標準。”開國後吾軍迫擊炮裝備和使用的是越來越少了,趙老將軍的炮技除了在大比武時靈光一現外也就沒了用場,1964年大比武時60歲的趙將軍手操炮時還能彈無虛發。無怪乎楊成武在向毛主席彙報比武結果時曾專門提到,經過大比武,我們的迫擊炮手不用炮架、底盤、瞄準鏡也能發發命中,比趙章成還行了。主席聽了當時就開心的笑了。

開國少將趙章成為人憨厚隨和,與世無爭,在洛陽老城的老宅子日前還在,實在是應該以什麼名義保留下來!

安順場強渡戰鬥

運載工具只有一條小木船。第一船過河的就是“十八勇士”,領隊的是連長熊尚林(抗戰時陣亡),在機槍火力掩護下強行登上了對岸;第二船領隊的是營長孫繼先(建國後授中將軍銜,任濟南軍區副司令),當船到中游時中彈漏水,因敵火力

壓制造成船工慌亂,偏離方向,一時難以靠近對岸。這時第一批登岸的“十八勇士”被敵機槍火力壓制在灘頭,岌岌可危。指揮戰鬥的團長楊得志急令趙章成開炮支援。這時趙章成僅用左手托起沒有炮架的炮身,全憑自己的手和經驗技術來代替瞄準裝置,僅僅三發寶貴炮彈,不可能試射,不允許浪費。在這種困難的情況下,趙章成的三發炮彈,準確無誤地及時命中目標,摧毀了敵三個機槍火力點。趙章成的準確炮擊,使得“十八勇士”籍此機會奪佔了工事,為第二船支援部隊靠岸贏得了時間。同時,這三炮對沒有重武器裝備的川軍是極大的威攝,他們並不知紅軍只有三發炮彈。川軍士兵因懼怕炮擊而開始退逃,防禦徹底崩潰了。隨後楊得志率增援部隊乘第三船渡河,安順場強渡戰鬥以紅軍的最後勝利而告結束。

在某些作品中,將趙章成這重要的三炮誤記為是奪取瀘定橋的戰鬥。實際上,在瀘定橋戰鬥時,紅一方面軍全軍已再也找不出一發迫擊炮彈來了,趙章成英雄無用武之地。

安順場戰鬥,令趙章成的名字留在了軍史上。然而,這還不是他“神炮”的顛峯之作。最能體現趙章成“神炮”魅力的戰鬥發生在抗日戰爭的戰場上。遺憾的是,我一直沒能找到有關那次戰鬥的具體時間、地點、規模等詳細材料,只知道那時趙章成在一二九師

任職,是該師抗戰中期一次規模較大的攻擊戰鬥。在此我只能將有關趙章成的一些細節寫出,如有哪位網友知道那次戰鬥的具體情況,還望告之。

在那次戰鬥中,八路軍繳獲了三門迫擊炮和一批炮彈,但參戰部隊中竟然沒有一個人會操炮,而戰鬥又急需炮火支援。於是指揮部門急調本不在戰場的趙章成快馬趕來,並且專門選了六名戰士供他指揮。炮擊開始,六名從未摸過炮的戰士在趙章成的口令指揮下

為他的不同目標給炮彈改裝不同藥包,而趙章成則一個人同時操縱三門炮進行不間斷的射擊,直到三門炮的身管都打紅了。至於炮擊的效果,戰鬥結束後據俘虜供稱:當受到炮擊時,日軍指揮官根據炮火的準確和密度判斷,八路軍有一個迫擊炮排在進行齊射!

可想而知,趙章成一個人手下的三門迫擊炮,發射的速度、準確度和火力密度已經達到何等高超的水平!在後來的歲月中,很少讚揚部屬的林彪,曾對趙章成有一句極為中肯和貼切的評語:“要象趙章成同志那樣,使技術達到了藝術的標準。”

邯鄲戰役趣聞

在邯鄲戰役雙方交戰時,紀萬明就用這種改造過的迫擊炮將一發炮彈從日軍碉堡的機槍眼裏打進去了。更奇怪的是,炮彈像鐵塊兒一樣落地,沒有爆炸。結果這枚沒有爆炸的迫擊炮彈,被日軍拿回去研究,小日本的兵器專家百思不得其解,實在想不通八路軍是如何將迫擊炮彈從碉堡的射擊孔中打進來的。

神奇的三炮

第三次反圍剿結束時,我軍不但有迫擊炮,還有三七平射炮,紅1軍團將兩個炮兵連和一個工兵連組成

了炮工營,趙章成擔任營長。在黃陂戰役中,趙章成指揮炮1連參戰,當時霧大看不清目標,趙章成從敵人自動步槍聲判斷敵指揮機關在大龍坪,立即調正炮口,朝大龍坪猛轟,打跨了敵指揮機關。第二天戰鬥未結束,紅1軍團部附近突然出現大羣敵人,當時紅1軍團部只有電台人員和炮2連,趙章成急忙帶着20多名精幹的戰士迎擊敵人,沒想到這些敵人誤認為趙章成他們是自己人,500多人糊里糊塗當了俘虜。在長征途中,趙章成的迫擊炮顯示了威力。烏江戰鬥,楊得志團第一次強渡和夜間偷渡都告失敗,第二次晝間強渡,趙章成指揮炮兵營進行火力支援。趙章成僅經過簡單的目測和一發試射,第二發就準確擊中目標,摧毀了對部隊威脅很大的敵火力點。接着,他又以準確的炮擊打在敵反擊部隊的衝鋒隊形中,敵方反衝鋒隨之潰散,紅一方面軍渡過了天險烏江。趙章成名聲大振是在強渡大渡河。當時劉伯承、聶榮臻指揮楊得志團,以17勇士強渡大渡河,雙方展開炮戰,17勇士登岸後,沒有可依託的陣地,完全暴露在敵人密集的火力之中,楊得志急令炮兵火力援助。當時只剩下三發炮彈了,趙章成捲起衣袖,平直伸出手臂,樹起拇指,一連串唱出方向、標高、距離等數字。第一炮在反撲的敵人堆裏爆炸,第二炮命中了敵押陣的指揮官,當敵人準備再次衝擊時,第三炮把敵人的隊形又炸亂了,這時17勇士佔領了有利地形,第二船勇士也登了岸,守敵棄陣而逃。趙章成這三炮,在決定戰鬥勝負的關鍵時刻,起到了力挽狂瀾的作用,這神奇的三炮,永遠載入了我軍炮兵史冊。[3]林彪曾對趙章成有一句評語:“要象趙章成同志那樣,使技術達到了藝術的標準。”

大比武運動

六十年代的“大比武”運動中,趙章成又一次成為軍內的新聞人物。“大比武”的重要內容,就是以樹立技術尖子來帶動加強全軍的軍事技術訓練。説到迫擊炮的操作技術,誰能比得過戰火中成名的“神炮將軍”?已過花甲之年的趙章成,在“大比武”運動中以炮兵副司令的身份,下到基層連隊,與戰士們同吃同住,言傳身教,傳授他爐火純青已趨化境的迫擊炮技術。當時,<<解放軍報>>和<<解放軍文藝>>對趙章成的教學活動都作了長篇報導,八一電影製片廠將他的教學拍成了詳細的軍教片在全軍放映。在影片中有一組鏡頭,趙章成挺身而立,左手託着沒有炮架的迫擊炮身管,右手接過旁邊遞來的炮彈,一發接一發地不停射擊,靶標被一個個地擊毀。。一個看上去憨厚慈祥的老人,完全和他的炮融為一體,是那樣的氣定神閒,威風凜厲。當看這影片時,我不由地想起別的影片中那些美國的、英國的、德國的、日本的、蘇聯的迫擊炮射擊場面,那一個個炮手單腿跪地,每射一發就要低下頭去甚至卧倒一次,不知我的感覺對不對:這些士兵之中,永遠不會產生另一個趙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