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溝橋事變 七七事變次日的中國各方勢力的反應

盧溝橋事變:正在焦急之際,7月8日,即整軍會議的第三天,重慶的大街小巷上忽然響起了一片同樣的聲音:“號外,號外!7月7日盧溝橋事變,日軍藉口演習中一名軍士失蹤,侵入宛平縣城,我盧溝橋守軍吉星文部當即奮起抗戰。抗戰爆發了!抗戰爆發了!”

盧溝橋事變 七七事變次日的中國各方勢力的反應

報童稚嫩的叫賣聲立刻震動了整個山城。《號外》雖比巴掌大一點點,卻承載着一個石破天驚的新聞!這消息不亞於一顆重磅炸彈,落在了僵持整整兩天的川康整軍會議上,形成了強烈的衝擊波。參加整軍會議的將領們本來“各懷鬼胎”,這時卻被這消息震驚激怒,在外侮面前,一切新仇舊怨都已變得不值一提,與會者同仇敵愾,紛紛高吼:“我們願率所部,參加對日作戰!”

面對這一羣激動的將領,會議無需繼續,匆匆通過了整軍決議,何應欽宣佈散會。正是因為盧溝橋事變突然爆發,救亡抗日成為火燒眉毛的緊急大事,各方縱有天大私心,也沒有任何藉口去討價還價了。於是何應欽順利地宣佈了整軍會議決議,實現了川軍的國家化,這對抗戰起了重要作用。7月8日這一天,何應欽收到蔣介石的電報,要他徑直飛返南京,主持研討對事變的應變措施和準備對日作戰。

西安事變後,蔣介石通過新任陝西行營主任顧祝同,要楊虎城“不應提出任何條件”,立即“辭職出洋”,“一提條件,則無復可言矣”;威逼楊虎城致電國民政府主席林森,辭去西安綏靖公署主任及十七路軍總指揮職務。蔣介石即以中央軍委會委員長名義覆電“照準”,並催促楊虎城立即至上海辦理出國手續。

1937年6月29日,楊虎城不得不離開上海,告別祖國,遠去他鄉。一行出國6人,夫人謝葆貞和次子楊拯中,參謀樊雨農、祕書亢心裁和那位外交部派來的、底細不清的譯員王麟閣。豪華的郵船上每晚都有舞會,但楊虎城卻無心去跳舞。他常獨自來到甲板—邊,思考中日問題。

7月8日,結識的一位愛國華僑突然匆匆找來,急切地説:“楊將軍,我剛剛從廣播中聽到,日本兵又在北平郊外盧溝橋鬧事,守軍還了槍。”“守軍還了槍”!楊虎城又驚又喜,趕緊奔回艙裏。參謀和祕書都已睡了,他喚醒他們起來收聽廣播。果然,他們收聽到了。可惜消息太短。還槍的結果如何,全無下文。擠進來的翻譯王麟閣就講:“恐伯是局部事件,偶然走火。”

不等他的話説完,楊虎城已經迅速作出了他的論斷:“恐怕不是這樣。對,西安事變的影響,在盧溝橋見到效果了。還有,周恩來是和我同機飛到上海來的,他轉到南京,一定是談判很成功。正因為談判很成功,日本帝國主義分子搶先一着動手了。好,國共的二次合作只能成功,不會失敗了。”他説着,想着,是越想越得意,突然朝自己猛擊數掌,自責道,“為啥你還出國?前後只差7天。7天,你就把戰事等上了。7天,你就可以請纓帶兵到盧溝橋畔了,7天,你就可以表明誰是真心抗日,誰是軟骨頭了。遲鈍,可怕的遲鈍!”

楊虎城又給了自己幾掌,而且越打越狠,驚得幾個人又攔又勸:“究竟盧溝橋響槍能起多大的變化,楊將軍,你還是等等看。”楊虎城搖頭:“不能再等再看了。”他作出決定,立即拍一份電報給宋子文,詢問盧溝橋響槍的經過。

隔了兩天,宋子文由上海拍來一份電文,盧溝橋戰事已停。隔了一天,宋子文又來一份電報:“盧溝橋戰事停而復作。敵由關外調來大隊。我方已準備作戰。”怎麼又是三句話。楊虎城一聲長歎:“抗戰是逼出來了,不打也得打了。可這樣打能打主動?能打勝利嗎?”他焦灼得氣悶,獨自到甲板上去透透氣。

在甲板上轉了幾轉,楊虎城回來了。他拿定了主意:“代我擬一份電文給宋子文。我準備到了舊金山立即回國。我想他會幫忙的。”幾個人都驚住了。這麼精明透頂的楊將軍這會竟會忘記他是被逼出國、變相放逐的。但楊虎城渾身都在燃燒,他想到的是今天抗戰的烈火已經點起,人家作為軍人在盧溝橋抗日,自己身為軍人卻將去國外,於是口授電文,要求在電文中加上“作為軍人,虎城應死疆場,豈能漂流海外”的字句,他是不顧一切,決心回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