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震撼的一次閲兵式 兵臨城下的紅場閲兵

閲兵是檢閲武裝力量的一種儀式,既可以展示國威、威脅敵人,又可以鼓舞軍隊和人民士氣。我國春秋時期就有“觀兵以威諸侯”的記載。18世紀西方國家漸漸形成一套約定俗成的閲兵儀式並作為國家典禮,多數國家在逢五逢十國慶時舉行閲兵。在和平年代,閲兵被賦予新的內容,即對來訪的國家元首表示歡迎和尊敬。在世界歷史上,前蘇聯是舉行閲兵儀式最多的國家。那麼,蘇聯歷史上最危險,也是最為驚心動魄的閲兵是哪一次?這次閲兵為何關乎蘇聯國家與民族的命運?本期軍史解密,李涵為您講述:兵臨莫斯科城下的紅場大閲兵。

世界上最震撼的一次閲兵式 兵臨城下的紅場閲兵

從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成功到1991年蘇聯解體,蘇聯在74年間舉行閲兵190多次,平均每年2.5次。1918年11月7日是俄國十月革命一週年,蘇維埃俄國在莫斯科霍登舉行第一次閲兵式,列寧檢閲了紅軍部隊。1923年5月1日,為了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蘇聯第一次在莫斯科紅場舉行閲兵式。此後蘇聯的閲兵式一般在紅場舉行。在紅場舉行的閲兵式中,最為驚心動魄的一次是1941年11月7日蘇德戰爭爆發後的紅場大閲兵。

1941年5月1日,蘇聯在紅場舉行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閲兵式,這是蘇聯在衞國戰爭爆發前最後一次閲兵。當時德國還沒有與蘇聯撕開臉皮,德國外交官與其他國家的外交官一起接受了莫斯科的邀請,在觀禮台上檢閲了閲兵式。

6月22日,納粹德國實施“巴巴羅薩”計劃,希特勒集中了優勢兵力在1800多公里的戰線上對蘇聯發動突然襲擊,蘇聯衞國戰爭爆發。蘇聯措手不及,損失十分慘重。蘇聯紅軍98個師中,28個師被殲滅,70個師的官兵和武器裝備損失過半。3個月後,納粹德國將戰場直接推到莫斯科城下。德軍機械化部隊距莫斯科最近的距離只有25公里,不超過20分鐘就能夠到達,德軍軍官憑高倍望遠鏡甚至可以看到克里姆林宮的塔尖。

隨後,希特勒制定“颱風”計劃,集中了70多個師180萬兵力,14000多門大炮與迫擊炮,1700輛坦克和1390架飛機,吹噓10天佔領莫斯科,在莫斯科度過寒冷的冬天。9月30日,人類戰爭史上最大規模的城市保衞戰——莫斯科保衞戰開始了。

蘇聯紅軍當時只有120萬人,飛機只有900多架,大炮和坦克也不多,與德軍兵力懸殊。在斯大林的領導下,莫斯科人民在3天之內組織了25個工人營、12萬人的民兵師和169個巷戰小組。莫斯科被德軍包圍得水泄不通,糧食發生了巨大困難。莫斯科城裏的軍民每人每天只能分到二三兩面包。就在如此艱難的情況下,45萬莫斯科男女老少齊上陣,在短短三四個月的時間裏完成了300多萬立方米的防禦工事,可謂軍民同仇敵愾,嚴陣以待。

再有一個多月就是十月革命24週年了,蘇聯幾乎每年都在這一天舉行盛大的閲兵式。但是,今年大軍壓境,兵臨城下,莫斯科人民個個繃緊了神經,無論軍隊和百姓,沒有人想過閲兵的事情。

敵軍壓境之際,莫斯科市內重要黨政部門包括總參謀部的主要工作人員及外國大使館已經撤到外地,列寧遺體搬出紅場,準備遷往古比雪夫,各機關都在燒燬文件,做好最壞的打算。

1941年10月28日,蘇聯最高統帥部召開祕密軍事會議,參加會議的人有政治局委員和國防委員會成員,會議討論十月革命紀念日要不要閲兵的問題。莫斯科軍區司令阿爾捷米耶夫將軍和空軍司令日加列夫將軍奉命來到蘇聯最高統帥部,他們見到了斯大林和最高統帥部的其他成員。斯大林直截了當地問:“還有10天就是十月革命紀念日了,我們要不要在紅場上舉行閲兵式?”阿爾捷米耶夫和日加列夫面面相覷,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德軍兵臨城下,莫斯科朝不保夕,沒有人想到這個時候要閲兵。阿爾捷米耶夫遲疑地説:“這個時候閲兵合適嗎?”斯大林説:“合適。這時候舉行閲兵式對莫斯科人民,對全軍和全國人民都會起到巨大的作用。”斯大林不容分説,以鋼鐵般的意志做出了紀念十月革命24週年的決定。紀念活動由三塊組成,一是音樂會,二是紀念大會,三是閲兵。斯大林説:“不論發生什麼情況,我們都將不會中止閲兵!”斯大林要求閲兵在絕對保密的情況下進行籌備。

11月1日,斯大林召見蘇軍大將朱可夫,討論閲兵的安全問題。朱可夫説:“納粹上個月的作戰遭到嚴重損失,現在正在進行補充。但是如果我們閲兵,納粹必定會破壞,對紅軍威脅最大的是空中。”斯大林點點頭。為了預防德軍空襲,斯大林下令調動高炮部隊和空軍2個師保衞莫斯科。朱可夫向斯大林保證:“我們決不讓一架納粹德國轟炸機飛到紅場的上空!”為了保障紅場閲兵式順利進行,朱可夫下令11月6日和7日連續兩天對莫斯科周邊的德軍實施猛烈的炮火打擊。

閲兵前一天即11月6日中午,德軍企圖破壞莫斯科的節日氣氛,派遣轟炸機對莫斯科實施空襲,結果受到蘇聯空軍和高炮部隊的猛烈打擊,34架飛機被擊落。就在這一天,十月社會主義革命24週年慶祝大會在莫斯科地鐵馬雅可夫斯基車站站台上隆重舉行。站台上設置了臨時主席台,主席台的後面是已經停運的地鐵列車,會場上一排排扶手椅排列整齊。斯大林在會上指出,德軍後備快要枯竭,蘇聯後備才剛剛充分擴充起來,德國比蘇聯大為削弱。德國法西斯對蘇聯實行的閃電戰已經徹底破產,德國帝國主義及其軍隊必然滅亡。

莫斯科保衞戰期間,為了防止空襲,紅場進行了偽裝,穿上了“迷彩服”。斯大林指示,在閲兵這一天,所有偽裝包括列寧墓均要恢復原貌。

6日晚上23點,參加受閲部隊的指揮員才得到命令。他們被告知,莫斯科人民想看看開往前線的部隊。7日早晨5點,莫斯科羣眾代表接到觀看閲兵的邀請。

11月6日夜間,天空紛紛揚揚地飄起了鵝毛大雪。7日清晨,雪越下越大,把莫斯科染成銀裝素裹的世界。白雪落在受閲官兵的帽子和大衣上,落在大炮、坦克和裝甲車上,讓閲兵式平添了一分莊嚴肅穆的氣氛。大雪對於閲兵是不利的,但斯大林和朱可夫卻十分高興。這樣的天氣,希特勒即使想空襲也沒有門。

在電影電視上看到的紅場很大,檢閲台也很高大,其實都是鏡頭仰拍造成的效果。紅場不大,大約是天安門廣場的四分之一。列寧墓在莫斯科紅場西側,緊貼着克里姆林宮的外牆,高約五六米,由紅黑兩色花崗石建成,上面寫着“列寧”兩個字。列寧墓的頂部是檢閲平台,早期蘇聯領導人在這裏檢閲武裝部隊。後來閲兵時在列寧墓前方搭建臨時檢閲台,閲兵結束後拆除。列寧墓的兩側是灰色大理石砌成的觀禮台。

7日上午8點,閲兵式比過去傳統的閲兵時間提前兩個小時舉行。往年閲兵式,站在觀禮台上的主要是外交官,但這時候外交官都從莫斯科撤退了,一些新聞媒體的記者站在觀禮台上。

莫斯科軍區司令阿爾捷米耶夫中將擔任閲兵檢閲總指揮,布瓊尼元帥檢閲部隊。布瓊尼騎着馬奔馳在白雪覆蓋的紅場,接受了阿爾捷米耶夫的報告。巡視完畢後,斯大林發表了著名的演講。

在紛飛的大雪中,無論是檢閲台上的斯大林及蘇共中央領導人還是參加閲兵的官兵、在紅場兩側肅立的蘇聯人民,人人身披雪花,一臉嚴肅地聆聽斯大林的講話。斯大林説:“紅軍和紅海軍戰士、指揮員和政治工作人員、男女游擊隊員同志們!全世界都注視着你們,把你們看作是能夠消滅德國侵略者匪軍的力量。處在德國侵略者壓迫下的歐洲被奴役的各國人民都注視着你們,把你們看作是他們的解放者。”“偉大的解放使命已經落在你們的肩上。你們將不辜負這個使命!你們進行的戰爭是解放的戰爭、正義的戰爭。”“德國侵略者想對蘇聯各族人民進行殲滅戰。好吧,既然德國人想進行殲滅戰,他們就一定得到殲滅戰。今後我們的任務……就是把侵入我們祖國領土的所有德國人——佔領者一個不剩地殲滅掉!”

斯大林在講話中列舉了俄羅斯歷史上許多優秀的政治家、軍事家、藝術家、科學家和作家的名字,意在譴責法西斯進行的戰爭是反文明、反人類的不義之戰。斯大林講話以後,受閲部隊和廣場羣眾羣情激奮,全場唱起雄壯的《國際歌》。

分列式在雄壯的軍樂聲中進行。參加閲兵分列式的官兵有28467名。部隊來自莫斯科軍事政治學校的學員、炮兵學校學員、莫斯科第二步兵師的一個團、伏龍芝第三三二師的一個團、捷爾任斯基師的步騎兵和坦克部隊、莫斯科海軍步兵營、莫斯科軍區和莫斯科防區軍事委員會特種營、原赤衞軍戰士營、兩個普及訓練營、莫斯科防區兩個炮兵團、防空軍混成高炮團、統帥部預備隊兩個坦克營等。除此之外,還有從前線調來的幾個步兵營與民兵團。

全副武裝的炮兵方隊、步兵方隊、民兵方隊、騎兵方隊、坦克方隊依次通過紅場。炮兵學校的學員方隊走在閲兵隊伍的最前面。步兵方隊後面是莫斯科民兵團。莫斯科民兵團的着裝五顏六色、個頭參差不齊,武器更是五花八門。他們面容瘦削、鬍子拉喳,揹着行囊,荷槍實彈,排着很不整齊的隊伍,邁着十分零亂的步伐,東張西望地從檢閲台前經過。這些昨天還在戰場上浴血奮戰的真正的戰士,直到最後一刻才知道他們到莫斯科來做什麼。

民兵方隊的後面是騎兵,馬蹄踏着石板路,發出清脆的聲音。騎兵後面是炮兵,早就應當退役的庫圖佐夫時代的大炮在紅場上轟隆隆地駛過,因為戰爭的需要,它們不得不返老還童,重新煥發青春。炮兵部隊後面是兩個坦克旅大約200輛T-34坦克。T-34坦克誕生於1940年,它的主炮口徑有76.2毫米,在1000米射程內可以擊穿69毫米的鋼板,另配7.62毫米機關槍兩挺,比德國40—50毫米口徑的坦克厲害得多。這些坦克在慶典前一天從火車站卸載,參加檢閲後,坦克將從紅場直接駛上陣地。

受閲人數最多的部隊是隸屬於蘇聯內務部的“捷爾任斯基師”。捷爾任斯基是一名職業革命家,出生于波蘭,一生中被俘6次。1917年,他協助列寧發動了十月革命,革命後擔任全俄肅反委員會主席,簡稱“契卡”,即後來的克格勃的前身。“契卡”有逮捕、審訊和處決的權力,從1917年到1921年,“契卡”消滅了25萬蘇維埃政權的敵人,包括沙皇一家。

捷爾任斯基領導“契卡”粉碎了西方國家安插在蘇維埃的情報網。1926年捷爾任斯基突發心臟病去世。因為捷爾任斯基功勛卓著,他去世後,許多學校、部隊、軍艦以他命名。“捷爾任斯基師”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一支“特種師”,負責莫斯科城區的內衞,裝備精良。

參加閲兵的人都揹着行囊,扛着步槍、機槍,所有大炮和坦克都炮彈上膛。蘇聯紅軍參加閲兵的部隊踩着雪花從紅場走過,接受斯大林的檢閲,隨後就從紅場直接開赴各自的戰場。

紅場閲兵式進行的時候,莫斯科近郊機場上有550架飛機嚴陣以待,高射炮手進入一級戰鬥準備。

11月7日的紅場閲兵是蘇聯歷史上、世界歷史上最不像樣的一次閲兵,但也是世界歷史上最了不起的一次閲兵,一次真正的閲兵,是蘇聯軍民創造的“一個冬天裏的奇蹟”。

一個蘇聯歷史學家這樣説:“德軍已兵臨莫斯科城下,可莫斯科依然鎮定自若,甚至舉行了一年一度的十月革命閲兵,這無疑是莫斯科充滿勇敢與智慧的表現。”英國《新聞紀事報》報道説:“莫斯科組織了一年一度的傳統閲兵,這是英勇和無畏的榜樣。”紅場閲兵不是一般的軍事閲兵,而是政治閲兵。紅場閲兵讓“斯大林已經撤離莫斯科”、“希特勒攻克莫斯科”的謠言不攻自破,顯示了莫斯科人民頑強的鬥志。

紅場閲兵通過無線電傳到全蘇聯和全世界,當閲兵的音樂在全世界迴盪的時候,希特勒在收音機裏聽到了閲兵進行曲和官兵堅定的腳步聲。當希特勒知道這是現場直播的閲兵式後大發雷霆,他立即要通空軍轟炸機聯隊司令的電話,氣急敗壞地罵道:“你這頭笨驢,俄國人在我們的鼻子底下舉行閲兵式,你睡得像個死豬。我給你一個小時時間來彌補你的罪過。你親自帶領出動!回來向我報告!”空軍第十二轟炸機聯隊司令不敢怠慢,立即親自帶領飛機起飛。可是希特勒沒有能夠等到他的報告,他的飛機和其他25架轟炸機在接近莫斯科前被擊落,其餘的轟炸機嚇得掉頭就走。

11月15日,德軍向莫斯科再次發動進攻。可是,上帝阻止了德國法西斯的進攻。27日,莫斯科的氣温急劇下降,達到零下四十度。嚴寒的氣候給德軍帶來了可怕的噩夢。數百德軍官兵活活凍死,數千人凍傷致殘,飛機和坦克不能發動,槍支拉不開槍栓。12月4日,氣温再跌至零下52度,德軍被迫停止了一切軍事行動。

1942年1月5日,斯大林下達反攻命令,蘇聯紅軍110萬人出擊,威力巨大的“喀秋莎”火箭炮投入戰場,德軍從莫斯科退卻。蘇軍取得了莫斯科保衞戰的徹底勝利。

1945年6月24日,紅場舉行閲兵式,慶祝蘇聯衞國戰爭勝利。走在閲兵隊伍最前面的旗手高舉着蘇軍攻入柏林後插在德意志帝國大廈上的紅旗,隨後是200多個蘇聯士兵拖着在戰場繳獲的200多面納粹德國的軍旗,將它們一一拋在列寧墓前面。這一年,蘇聯決定將5月9日定為蘇聯衞國戰爭勝利紀念日,並決定將原來在五一舉行的閲兵改在衞國戰爭勝利日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