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三大戰役 赤壁之戰最有名

東漢末年三大戰役是哪三個戰役?三國(220年-280年)是上承東漢下啟西晉的一段歷史時期,分為曹魏、蜀漢、東吳三個政權。赤壁之戰時,曹操被孫劉聯軍擊敗,奠定了三國鼎立的雛型。下面就跟本站一起具體看看東漢末年三大戰役等相關內容。

東漢末年三大戰役

3.官渡之戰

東漢末年三大戰役 赤壁之戰最有名

東漢末年,轟轟烈烈的黃巾起義雖然被鎮壓下去了,但它卻沉重地打擊了漢朝地主階級的統治,使早已腐朽不堪的東漢政權分崩離析,名存實亡。在鎮壓黃巾起義的過程中,各地州郡大吏獨攬軍政大權,地主豪強也紛紛組織“部曲”(私人武裝),佔據地盤,形成大大小小的割據勢力,轉入爭權奪利、互相兼併的長期戰爭,造成中原地區“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的悽慘景象。當時的割據勢力:主要有河北的袁紹、河內的張楊、兗豫的曹操、徐州的呂布、揚州的袁術、江東的孫策、荊州的劉表、幽州的公孫瓚、南陽的張繡等。形成羣雄並起的局面,在這些割據勢力的連年征戰中,袁紹、曹操兩大集團逐步壯大起來。建安五年,曹操試圖一舉殲滅袁紹的勢力,於是便率軍利用聲東擊西之計進攻官渡,大獲全勝。當時,各路豪強都各自傭兵佔據各自的地方,形成地方割裂的局面,袁紹就擁有冀、青、幽、並四州,仗着自己軍隊優良,糧草充足,意圖吞掉僅據兗、豫二州的曹操,一月,袁紹帶領10萬兵力南下討伐曹操。在這之前,曹操怕前後受敵,就已經當下立斷擊潰了劉備的勢力,然後駐紮到了易守難攻的官渡,四月,曹操用了一計聲東擊西斬殺了袁紹的將領顏良,遂取得勝利。至此,官渡之戰的勝利為曹操打下了一統北方的基礎,袁紹從此一蹶不振,不足為提,官渡之戰也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例子。

2.赤壁之戰

東漢末年三大戰役 赤壁之戰最有名 第2張

赤壁之戰是指東漢末年既建安十三年,曹操與劉備孫權聯合的軍隊在長江赤壁(現位於湖北省赤壁市西北)附近發生的戰爭。和官渡之戰一樣也是中國歷史上以弱勝強、以少勝多的著名戰爭之一,也是東漢末年三大戰役中最為出名的一場戰役,同時它還是中國歷史上首次在長江流域發生的大規模江河戰爭,意味着中國軍事政治中心的新篇章——不再只侷限於黃河流域了。其中最為出名的就是火燒赤壁了,劉備孫權以火攻大敗曹軍,曹操折返回北方,劉備孫權各自分得荊州的一部分,至此,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基礎。

1.夷陵之戰

東漢末年三大戰役 赤壁之戰最有名 第3張

夷陵之戰,又稱彝陵之戰、猇亭之戰(猇亭[Xiāotíng],古地名,在今湖北宜都北),是三國時期蜀漢昭烈帝劉備對東吳發動的大規模戰役,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一次著名的積極防禦的成功戰例,也是三國“三大戰役”的最後一場。章武元年(221年)七月,也就是劉備稱帝三個月後,劉為了給關羽報仇,揮兵攻打東吳孫權,氣勢強勁。孫權求和不成後,決定一面向曹魏稱臣,避免兩線作戰,一面任命陸遜為總指揮率軍應戰。陸遜與劉備相持七八個月後,最終於夷陵一帶打敗蜀漢軍。夷陵之戰的慘敗,是蜀漢繼關羽失荊州後又一次實力大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