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原始宗教祭祀遺址 遼寧省發現紅山文化時期的建築羣遺址

最早的原始宗教祭祀遺址有多早?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隸屬於遼寧省朝陽市。位於北緯40°47′12″至41°33′53″,東經119°24′54″至120°23′24″之間,地處遼寧省西部朝陽市南部、大淩河上游的丘陵地區,東臨朝陽縣,西靠凌源市,南接建昌縣,北連建平縣,距離秦皇島130公里,是遼冀蒙三省交匯地帶,遼西走廊北通道要衝,環渤海經濟圈的重要組成部分。下面就跟本站一起具體看看最早的原始宗教祭祀遺址等相關內容。

最早的原始宗教祭祀遺址 遼寧省發現紅山文化時期的建築羣遺址

最早的原始宗教祭祀遺址簡介

遼寧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城所在地大城子鎮東南約4公里、大淩河西岸的東山嘴村,在1979年,省文物工作者在這裏發現了紅山文化時期的建築羣遺址東山嘴村的,東、西、北三面被一長弧形黃土山樑環抱,遺址恰恰在山樑正中一塊緩平突起的台地上。

遺址內的建築羣,中心部分有一個大型方形基址,是一座祭壇。四周有用石塊堆砌的牆。祭壇南、北兩翼還有牆或石堆。祭壇的前端有石圈形台址和多匪形石砌基址;活端已遭破壞,情況不明。

在遺址內出土了許多遺物,如陶器、石器、骨器等。其中與原始宗教關係較密切的是陶塑人像。這些人像都是泥質紅陶胎,形體有兩類。

最早的原始宗教祭祀遺址 遼寧省發現紅山文化時期的建築羣遺址 第2張

一類是小型孕婦塑像。直立,腹部凸起,臀部肥I大。如在石圈形台址東側黃土層中出土的一件孕婦塑像,通體打磨光滑,似塗有紅衣,體肥碩,腹部岡腹非常明顯,下肢稍彎曲。體殘高5釐米。

一類是大型人物坐像,出於石圈形台址東南側和西南側的黃土中。坐的姿態為盤膝正也式,右腿搭在左腿h,雙手交叉放在腹部。因為殘缺過甚,尚不清楚完整形象。

陶塑女像在世界各地從舊石器時代晚期到早期青鐗時代遺址中都有發現.作為當時人形象的再現和偶像崇拜物,是硏究原始社會物質文化的珍貴實物資料,尤其被當作判斷母系氏族社會的直接證據東山嘴陶塑人像羣的發現,可貴的是,由於這些人像是同具有某些祭祀活動的大型遺蹟聯繫在一起,其所處時代又正是原始氏族公社一個大變動時期,這就擴大了對人像,尤其是陶塑孕婦像的埋解範圍,不侷限於直接理解為母系氏族社會證據的傳統概念。因此,-些學者認為,東山嘴祭祀遺址是我國目前發現的最早的宗教遺存,距今已有五千多年了。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行政區劃

截至2013年,喀左縣下轄10個鎮:中三家鎮、公營子鎮、羊角溝鎮、十二德堡鎮、老爺廟鎮、南公營子鎮、白塔子鎮、平房子鎮、山嘴子鎮、六官營子鎮,9個鄉水泉鄉、卧虎溝鄉、甘招鄉、興隆莊鄉、尤杖子鄉、東哨鄉、草場鄉、坤都營子鄉、大營子鄉,3個街道:大城子街道、利州街道、南哨街道,1個農場:官大海農場,共190個行政村和8個社區。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人口民族

截至2012年末,喀左縣户籍總人口42.45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8.96萬人,佔喀左縣總人口的21.1%。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民族

截至2012年末,喀左縣域境內有蒙古族、漢族、滿族、回族等18個民族,少數民族中以蒙古族為多,共有9萬人,佔總人口的21%。

最早的原始宗教祭祀遺址 遼寧省發現紅山文化時期的建築羣遺址 第3張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地理環境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位於北緯40°47′12″至41°33′53″,東經119°24′54″至120°23′24″之間,地處遼寧省西部朝陽市南部、大淩河上游的丘陵地區,東臨朝陽縣,西靠凌源市,南接建昌縣,北連建平縣,是遼冀蒙三省交匯地帶,遼西走廊北通道要衝,環渤海經濟圈的重要組成部分,距離東北出海大通道、沿海開放城市秦皇島市130公里。南北長105公里,東西寬57.5公里,總面積2237.86平方公里(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