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息肉診斷方法有“三”

記得那還是在前幾日,北京迎來了2015年的第一場雪,冷空氣侵襲而來讓人不禁感到一股寒氣。匆匆忙忙趕着去北京天倫不孕不育醫院坐診,第一位病人名字叫芊芊,一看名字就是一個秀氣的姑娘。果不其然,人如其名,隨着掛號系統的叫號聲她推開了我的門,冰冷的雪把她的臉凍的“面如桃花”。原本以為是一個很樂觀地女孩,卻沒想到她一展愁容地問我:“醫生,我的B超檢查説我有子宮內膜息肉,可是我沒有什麼異常表現,我想要懷孕這該怎麼辦呢?會不會影響我懷孕?是不是需要做手術啊……”

子宮內膜息肉診斷方法有“三”

不僅是芊芊,這樣的病人在門診中並不少見,由於時間經歷有限,特此今天用文字的形式來對子宮內膜息肉相關知識進行編寫。

子宮內膜息肉在人羣中調查的發生率為7、8-34、9%,年齡越大者,發生率越高,絕經後患者較絕經前更多見。研究顯示,35歲以下女性發生率約為3%,35歲後上升至23%。

子宮內膜息肉是婦科的一種常見病。多數是通過B超發現,可單個,也可以是多個,位於宮腔內,呈高回聲病灶,其周圍環繞弱強回聲暈,有些息肉內可見囊腔,彩色多普勒可顯示典型的單一供應子宮內膜息肉血管的血流信號,是子宮局部內膜過度生長,由子宮內膜腺體,間質和血管組成,直徑從數毫米到數釐米,本質上不是腫瘤。快來月經時子宮內膜厚,容易誤診,如果這個時期B超發現的較小的“息肉”,其實是增厚的子宮內膜,最好在月經剛乾淨時複查一下B超,常常就看不到了。

子宮內膜息肉形成病因目前不明

醫科大學附屬復興醫院宮腔鏡中心專家、北京天倫不孕不育醫院特聘專家劉玉環主任指出:子宮內膜息肉形成病因目前不明,但和子宮內膜慢性炎症及局部高雌激素環境有關。其發展的高危因素包括子宮內膜慢性炎症、高血壓、肥胖、糖尿病和他莫昔芬的使用。

子宮內膜息肉診斷方法有“三”

(1)B超檢查:B超是發現子宮內膜息肉的最有效方法。B超見到子宮內膜增厚,子宮內膜不均質,有時見到宮腔內不均質中等回聲,通常提示息肉的存在;

(2)宮腔鏡檢查:宮腔鏡是診斷子宮內膜息肉的金標準,宮腔鏡下見到贅生物突入宮腔內,大小數目不一,多位於宮體部,藉助細長蒂附着於子宮腔內壁;

(3)病理檢查:病理檢查是子宮內膜息肉的確診方法。

子宮內膜息肉惡變的概率較小

絕大多數的子宮內膜息肉是良性的,少數會惡病。有研究者通過十幾年的跟蹤研究發現,95%以上的子宮內膜息肉為良性病變,大約1、3%為癌前病變,3、5%會發生惡變。與發生惡變相關的因素包括年齡大、絕經晚、有臨牀症狀。除了上述因素外,多發息肉、子宮內膜異位症、肥胖、糖尿病、高血壓也會增加子宮內膜息肉惡變的概率。

子宮內膜息肉對妊娠的影響取決於大小與部位

(1)直徑在<1、5cm的息肉對妊娠無明顯影響,但有增加流產率的報道;

(2)直徑在<2cm的息肉不會降低種植率和妊娠率,但可能增加流產率;

(3)宮角部位的內膜息肉對妊娠的影響最大。

作為醫科大學附屬復興醫院宮腔鏡中心專家、不孕不育醫院特聘專家,有着多年的臨牀經驗,認為子宮內膜息肉問題並不是很嚴重,一般以宮腔鏡手術為主,術後一個月禁止同房並,術後一個月複查,複查沒有復發的情況下要儘快懷孕。子宮內膜息肉本身疾病不嚴重,就是複發性高,因此如果在複查沒有異常的情況下要儘快懷孕,避免導致發生息肉的誘因,做好日常保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