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警惕寶寶交友的六個誤區

人只要一出生,都有渴望跟外界互動溝通的意願,所以社會性發展不能談什麼時候開始,而是與生俱來,然後我們如何去促進它。因為一個孩子的社交能力是跟環境息息相關的,也就是他與生具有這個本能,可是這本能可不可以發展出一個比較好的一個新的技能,是非常需要後天環境的提供。

要警惕寶寶交友的六個誤區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性格,每個孩子也有屬於他自己的社交圈子和交往方式。孩子的交往潛力很大,就看您怎麼培養!

重新認識孩子的交往能力

誤區一:朋友越多越好

沒有朋友固然不是良好的交往狀態,但如果孩子有很多朋友,但友誼卻不能持久,您也要反省孩子是不是在交往上出了問題。能夠維繫較長時間的友誼,即使您的孩子只有一個朋友,您也不必太擔心。

誤區二:孩子大聲説話,能給人開朗的感覺,這就是“會交際”

大聲嚷嚷並不比用温和的口吻説話更有説服力。在孩子的交往中,能不能維繫友誼才是問題的關鍵。

誤區三:孩子還小,禮貌不周全沒關係

講禮貌的習慣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從小培養起來的。您的孩子越早擁有禮貌的態度,他就越容易被別人接受。

誤區四:認識新朋友才是“交際”

認識新朋友固然可以提高孩子的交往能力,孩子大部分的時間是和家人在一起的,和家人的和諧相處也可以看出孩子的交往能力。

誤區五:孩子應該和“聰明”的孩子交往

這些父母認為“聰明”就是學習好,他們希望孩子結交“聰明”的小朋友。他們在無意中也給孩子灌輸了這樣的思想,“聰明”就是學習好,不值得和那些在學習上比自己弱的人交往,也不值得對別人付出同情心。

誤區六:父母代替孩子交往

一些父母在孩子交往問題上表現得比較好面子,有時會擔心孩子不會交往不好,就索性代替孩子交往。

例如,有個媽媽虛榮心很重,每當她帶着孩子見到熟人,孩子還沒有説話,媽媽就先開了口:“我們家孩子膽子比較小,內向,羞怯。”其實,媽媽就是擔心孩子説話笨嘴笨舌,説得不得體而讓她沒面子。這樣一來,孩子本來想要説的話也不敢講出口了。

當父母代替孩子交往的時候,實際上是在保全自己所謂的“尊嚴”和“面子”。這樣做,父母雖然保全了“面子”,孩子卻損失了可貴的交往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