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被欺負 是誰最在意

當孩子與小夥伴發生衝突,媽媽有過激的情緒反應時,媽媽啟動的並不一定是保護孩子的本能,而可能是進入了自己的人生劇本。

寶寶被欺負 是誰最在意

上週末和朋友吃飯時,青青剛被人表揚活潑、膽大、一看就是不會被欺負的孩子,第二天在淘氣堡裏玩時,她就被一個小她1歲的男孩給治住了。青青和幾個孩子在淘氣堡二樓的小房子裏玩,當我不經意間瞥到她時,發現情況好像不對,趕緊湊近一點看看怎麼回事。這才發現,她被一個小她1歲的男孩揪住了衣服。而青青就一直那麼怔怔地看着對方,毫無反應。看到這一幕,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有點眼淚想要掉下來的感覺,隨即立刻吼那個小男孩:“你幹什麼?你幹嘛揪她衣服?放手!”小男孩鬆手後,我抓着女兒的手問:“寶貝,沒事吧?”沒想到女兒卻以百倍於剛才的緊張,問我:“媽媽,你怎麼了?”回家的路上,我忍不住教育她:“別人拽你的衣服,你可以推開他。”“可我不想那樣做。”女兒的回答讓我一時語塞。難道我錯了?我不該那樣介入?我那麼衝動的反應究竟又是因為什麼?

面對孩子一般性的衝突,媽媽恰當的做法是保持觀察:密切關注孩子發出的信號,以及衝突是否升級到有一定的安全隱患?除了要在有安全隱患時温和拉開孩子,好媽媽還會觀察孩子是不是向自己發出了需求信號?比如希望媽媽幫忙,之後再根據孩子的需求介入。

上面的案例中,孩子並沒有發出求助信號,也沒有特別的應對問題,很明顯,是媽媽自己的反應過激了。

面對孩子間的衝突,媽媽單方面反應過激時,是怎麼回事?

媽媽需要回想一下,當看到自己的孩子“被欺負”時,背後的感受是什麼?無力?委屈?心疼?覺得可憐?

如果有這樣一個前提:大多數中國家庭中只有父母的意志,沒有孩子的意志,所以我們小時候大多體驗到的都是無助、委屈,那麼,一旦長大並且成為媽媽後,看到孩子“受欺負”,媽媽內在的小孩就會被激活,於是時空瞬間轉換,她看到的和聽到的很可能已經不在當下,而是立刻進入童年劇本,她有一種內在小我在無助、委屈中吶喊的感覺。現在,她已經有能力反擊了,於是不顧一切地衝了出去。由於深陷“劇本”,她根本無力留意到眼前這個孩子的需要。

當再次遇到孩子之間的衝突時,媽媽應該怎麼做?

1.分辨自己干預的衝動,是媽媽保護孩子的直覺,還是進入了自己的劇本。

“直覺”和“劇本”並不是很好區分。孩子在衝突中處於弱勢位置,媽媽很想去保護,有可能是接受到了“孩子需要我”的信號後的直覺,也可能是激活了童年劇本。其中一個分辨方法是:前者的感覺重心在腹部,雖然有強烈的直覺,但整個人的感受、感知能力仍然是開放的。而後者回到劇本的情況是,時空已經扭曲,我們根本沒在留意眼前、當下發生的事情,我們感覺到血液往上湧,所有能量都集中在頭部。

出於直覺,對危險情況的判斷,血不是往腦袋衝的,而是保持在軀幹。好比我們發現身邊有一隻野獸,我們的第一反應,是收緊身體肌肉,開始分泌腎上腺素。如果血往腦袋衝,人就暈了,還怎麼逃跑?

所以下次看到孩子發生衝突,感覺很焦慮時,試一試把注意力、重心放到軀幹上,看一看焦慮還在嗎?當我們的覺察力甦醒的時候,再去判斷一下:是孩子真的向我們發出的求助信號?還是,聲音來自我們自己?

2.不斷提醒自己回到當下。

只要做好單純的覺察,讓自己回到當下就好。不僅要覺察眼前的孩子需不需要我們,同時要對內在小我的無助感和各種情緒有覺察。當情緒升起時,也需要我們沒有評判地呵護它。

這是一項長期的練習,不光是在孩子和別人起衝突時,在與孩子有關、無關的各種事情上,覺察眼前自己和別人的需求是什麼。覺察有沒有血液往上湧動,如果有,就提示自己:你已經不在當下了,你進入了一個過去的劇本。

3.允許孩子做出自己的應對選擇。

有的人被拽着衣服,可能一個拳頭就揮過去,但有的人覺得不一定要打對方。尤其是一些得到愛比較多的孩子,在和小朋友交往時,他們通常是更寬容的那個,尤其是面對比自己小一些或者稍微病態一點的孩子時。

不管是被人推了一把,還是被搶玩具,假設排除孩子在家有隨意被攻擊、被打壓、被剝奪東西的情況,健康的孩子是可以找到很多種不回擊的、更靈活的應對方法的。比如,和對方商量,或者暫時不和對方玩了。

總之,這是孩子自己的體驗,他做出自己認為OK的、讓自己舒服的反應最重要。要做的只是,在一旁,他們需要我們時,我們提供恰當的援助。如果發現孩子求助困難,我們可以反省,以往哪些時候我們沒有收到或者否認了孩子的求助。試着重新告訴孩子,媽媽是願意迴應你的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