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齡前兒童 使兒童在模仿中學習

學齡前兒童指的是3—7歲的兒童。此期兒童大腦的重量繼續增加,到6—7歲時腦重量達1280克,基本接近成人。神經纖維繼續增長,分枝加多,長度加長,能更有利於神經聯繫。到6歲,神經髓鞘基本上發育完成,神經傳導也就更加迅速、準確。下面跟隨本站了解一下吧!

教育學齡前兒童 使兒童在模仿中學習

大腦各葉的分化到6歲末也漸趨成熟。大腦結構生理的日趨成熟,為兒童行為的發育打下了良好基礎。 隨着神經系統的發育,學齡前兒童的興奮和抑制功能在不斷增強,興 奮過程也比以前進一步增強。兒童每天醒着的時間,比以前相對增加。7歲兒童每天睡11個小時就足夠了,這使兒童有更充足的時間參加遊戲和學習實踐活動。 在實踐活動進一步複雜化以及在與成人交際的範圍日益擴大的基礎上,語言能力也迅速發展起來。

學齡前是完整的口頭語言發展的關鍵時期,也是連貫性語言逐步發展的時期。3歲左右兒童掌握詞彙約1000—1100個,4—5歲兒童的常用詞約2000—3000個,5—6歲則可掌握3000—4000個詞。3歲左右兒童語言的表達僅限於與其他兒童或成人對話`提問,而缺乏連貫性的敍述,不可能講述完整的故事。如能給予正確的教育,則兒童語言的連貫性會逐步發展,到5—6歲,已能講述完整的故事。語言連貫性的發展是兒童語言能力和邏輯性思維發展的重要環節。此期兒童雖然語言表達能力有了進一步的發展,能用語言表達各種印象,但其表達能力一般還是差的。

教育學齡前兒童 使兒童在模仿中學習 第2張

在學前期,兒童的情緒、情感雖有了進一步的發展,但由於皮層下中樞的活動仍佔優勢,故此期兒童的情緒易激動、不穩定,情感也具有易變性和富有衝動性,情感和情緒的受調節性差,成人有時不得不用轉移的方法消除他們的某種消極情緒。到學前晚期,隨着兒童內抑制和第二信號系統的發展,情緒的衝動性逐漸減少,自我調節情緒的能力逐漸增強,情感的穩定性和有意性才逐步增長起來,並能多少有意地控制自己情感的外部表現,甚至控制情感本身。

成人的不斷教育和要求以及兒童所參加的集體活動,都有利於兒童逐漸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減少衝動性。兒童情感的發展對兒童個性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應從小培養兒童良好感情,如教育兒童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學習、愛共物等,同時也注意克服一些不良情緒,如虛榮心、嫉妒心等。

學前期兒童性格最突出的特點是活潑好動、好奇心強、好提問題、易衝動、自制力差、易受暗示、模仿性強。故針對兒童以上的特點,應給予正確指導,使發展為勤奮好學、進取心強的良好性格,努力創造良好的環境,為兒童創設良好的榜樣,使兒童在模仿中學習。

教育學齡前兒童 使兒童在模仿中學習 第3張

怎樣教育學齡前兒童?

1、培養必需的生活習慣

幼兒生活作息制度與國小生的作息制度有很大區別。幼兒入園後先吃早餐,而國小生則不允許遲到,而且一入學就進入學習狀態。

2、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當幼兒轉變成國小生時,他的生活會有一個很大的變化,那就是學習將成為他主要的生活內容。這個時候,幼兒的求知慾非常旺盛,他們具有學習的激情,但這個時候,還是以啟發他的學習興趣為主,避免高強度高負荷的要求和重壓。

3、提高融入集體能力的必要性

個體成長的過程也是不斷被社會化的過程,從幼兒園跨入國小,意味着從一個社會環境進入了另一個更為廣闊的社會環境。更多的老師,更多的同學,更多的陌生人,如果沒有良好的禮儀行為表現,將不會被這個環境所接受,將會影響到對其他方面的適應。

教育學齡前兒童 使兒童在模仿中學習 第4張

4、培養性格

人的一生總會碰到挫折和失敗。家長應注意培養孩子堅韌的性格。正確引導孩子對待挫折與失敗,培養孩子的自信心,適當地給孩子鼓勵與讚揚,讓孩子的心裏充滿陽光。

5、培養興趣

培養孩子廣泛的興趣,注意孩子的愛好。不要以為玩樂就不能學習,落後於其他的孩子。為孩子提供各種興趣的選擇,並給予孩子必要的引導,孩子的業餘愛好廣泛,接觸的東西多了,自然就能夠學到很多書上都學不到的東西。

6、減輕壓力

家長的不要給孩子過大的壓力,讓孩子的身心承受超負荷的壓力,最終導致可能會導致孩子有心理障礙甚至疾病。家長們可以採取適合自己孩子的學習方法,慢慢進行引導,孩子的教育急不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