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教你夫妻關係和睦之道

家和萬事興,和睦的夫妻關係是一個人一生中最大的追求了,因此,夫妻雙方都應該時常提醒自己“禍從口出”,只要別太口不擇言,只要時刻留意尊重對方,通常都可以有比較好的夫妻關係。

傳統文化教你夫妻關係和睦之道

不要常常都是講理,夫妻要講情

在漢朝有個讀書人叫宋弘,當時漢光武帝(皇帝)他姐姐的先生去世了,皇帝想給他的姐姐找個好對象,就問姐姐,你覺得朝中哪個大臣,你看了覺得最好?我去幫你做媒。結果湖陽公主就説,宋弘最有德行。皇帝就去幫她説媒。談的過程當中,宋弘知道皇帝是叫他娶他的姐姐,宋弘就跟他提到,“貧賤之交不可忘”,一個人在窮困的時候,那時候朋友不棄我們,盡心盡力幫助我們的朋友,我們發達以後絕對不能忘了這些朋友;“糟糠之妻不下堂”,糟糠就是指原配,原配(自己的夫人)也是胼手胝足跟我過了這麼多年的苦日子,總不能現在富貴逼人,可以變成皇親國戚,而把這份情義給忘記,所以糟糠之妻不下堂,絕對不能辜負我的太太。宋弘這股正氣,讓滿朝文武不敢娶小老婆,人人都以他為榜樣。這是夫妻相處不忘初心。

再來,夫妻相處不要常常都是講理,講道理會氣死你。夫妻要講情,講情就互相疼愛,要懂得多欣賞對方的優點,多看對方的付出,那種言語就非常柔軟,讓人舒服。夫妻白頭偕老的一句真言,“只看對方的優點,不看對方的缺點”。我有次在珠海,提到這句夫妻白頭偕老的真言,講完的時候,台下有個女士她就很激動,在下面舉起她的手,然後説道:“我的先生沒有優點。”我就帶着非常崇敬她的眼神,把麥克風拿到她的面前,我説這位女士,我實在太佩服你了,你的先生統統沒有優點,你還敢嫁給他,真是佛家講的“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你看人都是健忘的,在談朋友的時候,“只羨鴛鴦不羨仙”,看的都是優點,想的都是他還有什麼需要,我可以幫他的,我可以付出的。你看談戀愛的時候,一下班趕快去找哪一家最好吃的餐館,趕快約他來吃飯;看他現在最需要看哪本書,趕快去買書給他看,都是付出、都是欣賞對方的優點,相處起來一定和樂。結果結婚了,那結婚證書一蓋上章,好!終於到手了,心態一變,本來是我能為對方做什麼,這章一蓋下去變成什麼?他應該替我做什麼。儒家核心仁愛,“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們希不希望對方都一直“你應該替我做什麼”,對方都是這個態度,那我們壓力很大。一做不好就挑三揀四,那家庭氣氛特別壓抑。我們不希望另外一半這麼對我們,不希望別人這麼對我們,我們也不能這樣去對人,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精神。

多欣賞,不要去挑剔

我們希望別人多欣賞我們,我們就不要去挑剔別人。所以在夫妻相處當中有很多忌諱的,比方説不能批評、不能罵對方的父母、對方的家人,那是骨肉,那是手足,你一批評,很難受的,內心都會很不平,這叫“愛屋及烏”。我們很不喜歡另外一半在背後講我們的不是,講給親朋好友聽,那我們多沒有面子,我們自己不希望另外一半是這樣對我們,我們也不要這樣去對另外一半。我們用心去感受看看,今天假如是我們的另外一半,把我們的不好講給別人聽,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我們的毛病,結果我們是最後知道的,內心好不好受?一知道,太太、先生居然在外面給我講成這樣,那可能都覺得不共戴天,都覺得很生氣。可是假如另外一半的不好不講,講他的好,哪怕是不多,你都講他的好,不講他的不好。等到他的好,傳到最後,傳到他的耳裏,“居然我太太説我這麼好”,人自己會衡量、自己會想,“我才這麼一點好,我太太不挑剔、不批評我,還肯定我”,人的良心、善心就被喚醒,人總有志氣,“我太太都這麼瞧得起我,那我要更努力”。太太更不能在孩子面前數落先生,這又是大忌。當一個男人連孩子都瞧不起他,那他就很容易自甘墮落。他不好你不講,他的好給孩子講,孩子看到他的眼神,都是對他的尊敬、對他的信任,能把男人的志氣,透過孩子的信任眼神把他喚醒。所以一句話所產生對對方,甚至於對整個家庭氛圍的影響,“差之毫釐,失之千里”,雖然只是一句話。再推廣開來,不止夫妻之間,包含公公婆婆跟媳婦之間都要講好的。有句北方的俚語講,“婆婆揹着鼓,到處説媳婦;媳婦揹着鑼,到處説阿婆”,鏘,那聲音比婆婆還大。你看都去揚對方的惡,“家醜不可外揚”,揚出去以後,鄰居、親朋好友都瞧不起我們這一家人。我們剛剛提到的“己所不欲”,我們要講的話,我們要講的行為,假如我們不希望對方這麼對我們,我們就不應該這樣去對他。我們能有這樣的心境,都能夠設身處地為對方着想,這時我們只看對方的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