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的民俗文化

春節的民俗文化

放爆竹,春節放鞭炮,作為我國人民歡度春節的習俗,歷史悠久,可以給節日增添歡樂的氣氛。逛廟會,又稱“廟市”或“節場”。在寺廟附近聚會,是中華文化傳統的節日風俗。還有餃子,把各種吉祥、喜氣的東西包在餡裏,寄託人們對新的一年的美好期盼。

貼春聯表達了漢族勞動人民一種辟邪除災,迎祥納瑞的願望。它繼承了傳統習俗對祖先的尊敬。每逢春節的時候,大家貼春聯為了讓過年的氣氛更加濃烈,象徵着喜慶歡樂。貼春聯也可以驅邪保平安,抒發自己的美好願望。

放鞭炮是年文化中富有代表性的一種傳統形式,它寄託了人們對於新的一年的美好向往。放鞭炮有着辭舊迎新之説,寓意對新的一年的美好向往。人們常在過年的時候燒爆竹,而爆竹又有驅魔、辟邪、消災的寓意,以前的的傳説裏,“年”在人們的口中是一種惡魔,所以因為這種傳説的產生,就聽到了家家户户的爆竹聲,就是為了驅趕“年”這種怪物。

餃子的諧音“交子”,是新年與舊年相交的時刻。年夜飯有吃餃子的傳統,吃餃子是表達人們辭舊迎新之際祈求願望的特有方式。吃餃子是為了表達人們辭舊迎新的時候祈福求吉的方式。因為餃子成為了春節的吉祥物,因為它的形狀像金元寶,象徵着新年大發財,元寶滾滾來的意思,寄託了人們招財進寶的美好願望。餃子裏面的餡是人們把各種吉祥、喜氣的東西包在餡裏,寄予人們對新的一年的美好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