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達爾效應高几什麼時候學

丁達爾效應高几什麼時候學

丁達爾效應在高一化學書上學習的。丁達爾效應(Tyndalleffect),也叫“丁達爾現象”,或者“丁鐸爾現象”、“丁澤爾效應”、廷得耳效應。1869年,丁達爾發現,若令一束匯聚的光通過溶膠,則從側面(即與光束垂直的方向)可以看到一個發光的圓錐體,這就是丁達爾效應。

當一束光線透過膠體,從垂直入射光方向可以觀察到膠體裏出現的一條光亮的“通路”,丁達爾效應的出現從而也寓意着光可被看見。攝影界也叫它“耶穌光”,一般出現在清晨、日落時分或者雨後雲層較多的時候,大氣中有霧氣或灰塵,剛好太陽投射在上面,被分割成一條條,有時一大片,顯得特別壯觀。

丁達爾效應就是粒子對光散射(光波偏離原來方向而發散傳播)作用的結果,如黑夜中看到的探照燈的光束、晴天時天空中的藍色,都是粒子對光的散射作用。根據散射光強的規律和溶膠粒子的特點,只有溶膠具有較強的光散射現象,故丁達爾現象常被認為是膠體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