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範添加劑 誰做守門員

一瓶飲料裏含有16種食品添加劑,這是記者自己觀察到的一個細節。這看似令人咋舌,但卻沒有一個權威部門來告訴我們,喝下這瓶添加劑大薈萃的飲料,會有什麼不良後果。這是食品添加劑面臨的尷尬,也是我們面對它時不知所措的境地。

防範添加劑 誰做守門員

在昨天本報刊登的這篇調查報道中,有一個細節令人印象深刻,一名在質檢部門工作的高級工程師,發覺自己家中的一袋榨菜過了一週後居然還沒有變味,從此“基本不吃榨菜了”。一個具有相關專業知識的人,尚且是通過“以身試劑”後才發覺了食品添加劑的可怕之處,那我們這些普通百姓呢?

這説明了什麼?顯而易見的一點是,在食品添加劑的問題上,相關知識極不普及。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感到,食品添加劑是個問題,但又説不出問題在哪裏?按照專業的説法,食品添加劑並不全是洪水猛獸,只有“非法添加劑”才是對人體有害的。那究竟哪些是“非法添加劑”呢?

國家也意識到了食品添加劑的“問題”,頒行了《食品添加劑生產監督管理規定》,並於上月開始實施,該規定要求食品外包裝上必須標註清楚所含的添加劑種類,這才讓我們看到了含有16種食品添加劑的飲料。但發現之後我們還是不知所措。因此,僅僅規定標註有哪些添加劑恐怕還是不夠的,所添加的這些東西到底有什麼作用或者危害,也必須要説明。

事實上,一個小小的飲料瓶,怕是印不下16種添加劑的化學作用。這就需要相關部門來給我們普及這些知識。但,很顯然,在食品健康領域,消費者明顯處於一種知識與信息的不對等地位。

專家也指出,如果不超標,食品添加劑是沒有問題的,但當連續攝入添加劑後,累計起來,難免不超標。因此,我們不得不追問,以前我們吃五穀雜糧,也沒這麼多添加劑,為何如今這麼多工業化產出的食品中,幾乎樣樣都含有食品添加劑呢?莫非沒有這些添加劑,食品就沒法生產了?

商家無利不起早,若不是有一些可謀的利潤,商家也不會爭先恐後生產“含劑食品”的,現在知道的食品添加劑的一個好處是,可以延長食品的保質期,那麼沒有添加劑的,在這一點上就失去了競爭優勢。那麼誰開了這樣一個頭呢?誰又該為這樣爭先恐後的“添劑”行為來把門呢?如果食品添加劑沒有一個可控的過程,一個可怕的後果就是,“劣幣驅逐良幣”,即那些沒有添加劑的食品可能失去競爭優勢,而被淘汰出市場;再進而,則全市場都有“劑”。

這是有教訓的:曾經的“合法”添加劑三聚氰胺,大家都添,而且越添越多,結果,出事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