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的心理養生 中老年有哪些心理表現

一、平常心

中老年人的心理養生 中老年有哪些心理表現

人的生命本輪已經走過了大半,無論過去有多少是與非、對與錯,都已經是無法改變了。“白髮漁樵江渚上,笑看秋月對與錯。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人生短短几十年都已經是歷史的瞬間,不管怎樣的沉浮變化都是過往,無從改變。一切的經歷都只是記憶深處的烙印。

在這大半生歲月過後,心中已經有了一份淡泊的寧靜。“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外界的變化已經影響不了內心的平靜。怎樣才能做到內心的平靜呢?保持平常心!

平常心,沒有無限膨脹的慾望,沒有愛恨憎惡,沒有執着。因為有了無限制的慾望所以內心就有了無限制的所求,才會永不滿足。

因為有了愛恨憎惡,所以內心才會總不平和。因為有了執着,內心才會有所求,渴望回報。人到中年已經是人生的壯年,是人生的鼎盛時期。同時中年也是人的生理。“多事之秋“階段。

1、從生理上説,中年人的體質狀況不如青年時期那樣健壯,多種生理機能緩慢地出現減退的現象。

2、中年期是心理負擔,心理壓力最重的時期。

3、中年時期對各種社會環境變化比較敏感。

4、過度的緊張和疲勞是中年人羣出現的特點。

生活中每一位人都是家庭當中的頂樑柱,上有老下有小。社會生活中,中年人是社會的主力軍,所有外界的波動和變化首當其衝先影響到中老年人。隨着時光的流逝,中年人將進入人生的最後一段旅程——老人。

人到老年,身心已經向老化方向發展。

老年人的心理有自己的特點:

1、心理老化與身體老化的速度不同

一般來説,老年人身體老化發展速度較快,而心理老化的速度比較慢。身體外觀的變化,例如白髮,皮膚上的皺紋和老人斑比較明顯了。心理老化在外觀上的變化,比較身體老化則相對不明顯。老年人的身體老化與心理老化有一定的關係。

2、老年人心理老化的個體差異比較大

3、老年人心理老化與個人的心理特點有着密切關係

一般來説,善於用腦,勤于思考的人,智力衰退的速度比較慢;而很少用腦的人,智力衰退速度比較快。心情開朗、意志堅定、發憤圖強的人,即使到了老年,往往還保持旺盛的創造力;心情抑鬱、意志薄弱、缺乏進取心的人,往往未老而先衰。

4、老年人心理老化受社會影響較大

隨着時間的流逝,步入老年更加需要一個平常心態。劇烈的情緒變化是器官發生疾病的主要原因。50%~80%的精神創傷,與情緒刺激有關,情緒變化使血壓升高,心臟病發作,腦血管病發作。長期抑鬱、焦慮使人衰老多病,甚至引起癌症。因此心情的狀態對中老年人的身體狀況十分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老年人生活樣樣都好,什麼都不缺,卻常常因為子女一句無心的話或者一個無意識的動作而“生悶氣”。有跟孩子搶電視看生氣的,有因孩子買了吃的不先讓自己吃而生氣的,有因孩子在單位得不到重用而生氣的或買東西不滿服務態度生氣的……多是些瑣碎小事情,可是往往都是這些小事情我們這些不知道經歷多少風雨的老年人愁眉不展。面對生活的重壓,需要有良好的心態和健康的體魄來承擔。良好的心態來源於擁有一顆平常心。

如何做到擁有一顆平常心呢?

1、心胸豁達

擁有一顆平常心的人大都心胸開闊,不易發怒,性格豪爽,為人熱情,樂於助人,辦事爽快輕鬆,説話詼諧風趣,同時又很善於工作。

擁有豁達的心胸,自然容易長期保持愉快的心情,從而有力的保護大腦機能,調節神經系統,促進內分泌系統、心血管系統、消化系統、免疫系統等的功能良好發揮,使機體達到最佳狀態。

只有如此,才能延緩臟器的衰老進程,減少疾病,延年益壽。母庸置疑,心胸狹窄、憂愁多者患病機會多,而心胸豁達、樂觀向上者患病機會少。

2、性情温和、情緒穩定

遇事不急躁很少發怒,很少與人爭吵,不過喜過憂。情緒比較容易平息,發怒後能較快平靜下來。遇到事情能夠很快冷靜下來。人到中年以後心理已經成熟,面對外界的任何刺激都能承受下來。比如當中老年遇到失業、破產、喪子等問題,能夠很快的平復情緒。

3、與人為善,以誠待人

“仁者壽”做事以人為上。俗話説得好:“忍一忍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生活中總是難免一些衝突爭執,退一步風平浪靜。

4、知足常樂

所謂知足就是階段所以的事物和狀態感到滿足。人的心態感到滿足會有一種來自內心的舒適感。這種感覺令人很平靜。滿足現狀餅不是停止奮鬥,而使對現在所擁有的一切有一份感恩的情懷。作為老年朋友,已經在社會上取得一定的成果,家庭生活也已經足夠穩定,那麼對現在生活的滿足就是一種快樂。每個人的一生都有很多值得去珍惜的小快樂。夫妻下午一起做飯吃飯,一家人在一起看電視,這都是被人忽略的甜蜜小幸福。當有時間回想的時候,會被這些小事情感動。

5、學會寬容

“寬容別人就是寬容自己。”把別人對自己的傷害和憤怒記在心裏,其實是對自己最大的傷害。不好的情緒放在心裏,容易導致身體上的疾病。心胸開闊,知足常樂,內心充滿平和之氣,這是一種平衡心態。有了這份平常心,就有了內庭信步看花開花落,看雲捲雲舒,超然物外的閒情雅緻。

二、自信心

自信,簡單地説就是相信自己的能力。自信不同於自負,自信是建立在對自身的客觀評價的基礎上的,而自負是主觀的認知誇大了客觀的事實而產生的感覺。自信是成功的根源和基石。

每個人在生活當中都會有很多次挫折體驗。心理學把個人在從事有目的的活動遇到的干擾和阻礙,致使目標不能夠達到的一種情緒狀態叫做挫折。人到中年,生活的角色在慢慢變化。心理學中所説的角色,是指中年、年齡、身份、社會、地位等一整套為社會所期望的社會行為模式,它反映出個體在社會生活中和各種人際關係中所處的位置。每個角色都按照其特定的地位和所處的情景,遵循社會對角色的期望來作為。人到中年一般都走上了工作單位的重要位置,工資逐漸增加,手中可以運用的權利也相對多一些,有權力就有義務。人到老年,從原有的工作崗位上退下來,即使他們從事工作也是社會從屬性質。離開自己熟悉的崗位,許多老年人產生一些不適應的不良反應。由於這些不良反應的出現,導致一些老人在退休的生活環境下對新角色排斥,不適應,從而使老人們對退休後的生活喪失了自信。

其缺乏自信的表現:

意志消沉,無精打采。具體表現為對外界事物沒有興趣。

由於離開熟悉的環境,感到孤獨寂寞。

性格發生變化,負面情緒增加。

在新的環境裏由於缺乏自信,很多的人都會產生了負面情緒。

因此,面對新的生活環境樹立自信心是十分重要的。只有樹立良好的自信心,才會適應未來美好的生活。

自信心是一個人生活的支撐力量,當一個人對自己失去信心的時候,任何事情都難以成功。相反,無論人處於何種境地,只要擁有東山再起的信心和不甘失敗的願望,一切都可以從頭再來,也總會創造奇蹟的機會。

作為中老年朋友,一生經歷的風風雨雨已經很多,也曾經輝煌或,成就一些事業,在一些方面他們是充滿自信,揮灑自如的。走過了青春歲月,當肩上的責任越老越多的時候,自信心卻在一點一點地流失。到了老年,更是缺少當你的意氣風發,自信心被深埋在心底。缺少了自信心,面對不斷變化的社會,難免有些心慌意亂,手足無措。現在很多中老年人一旦退休,就與社會脱節,總認為自己跟不上時代的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