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長牙的症狀 寶寶牙齒的護理方法

嬰兒開始長牙啦!這個時候,媽媽就要多關注孩子的口腔問題了,要多留心孩子是否有不適症狀,做到及時緩解,幫寶寶度過長牙期,寶寶剛開始長牙的時候是會跟平時表現不一樣的,那麼寶寶長牙的症狀有哪些呢?寶寶長牙的過程是什麼呢?那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寶寶牙齒的護理吧!

寶寶長牙的症狀 寶寶牙齒的護理方法

目錄

1、寶寶長牙的特徵 2、寶寶長牙的順序

3、寶寶長牙期需注意什麼 4、寶寶長牙期間營養食譜

5、寶寶牙齒如何護理 6、寶寶牙齒護理誤區

7、寶寶牙齒好壞對以後的影響 8、寶寶長牙後注意事項

寶寶長牙的特徵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口健康、潔白而整齊的牙齒,而牙齒的萌出是第一步,也是極為關鍵的一步。在寶寶開始長第一顆牙齒的時候,寶媽們就要注意咯!寶寶長牙的特徵是什麼呢?讓我們瞭解一下吧!

1、咬東西

乳牙萌出時,小兒喜歡咬東西,如哺乳時咬奶頭或將手指放入口內等。這時可給寶寶一個能咬的玩具玩,以便刺激牙齦,使牙齒穿透齦黏膜順利萌出。

2、流口水

牙齒萌出時刺激三叉神經,引起唾液分泌量增加。由於小兒還沒有吞嚥大量唾液的習慣,口腔又淺,唾液往往流到口外,形成所謂的“生理性流涎”。這種現象一般隨年齡增長而自然消失。

3、發燒拉肚子

少數寶寶在長牙時會出現發燒和拉肚子等異常現象,家長應該帶寶寶去醫院檢查一下,對症下藥。

4、疼痛

你的寶寶可能表現出疼痛和不舒服的跡象。

5、暴躁

牙齒帶來的不適會讓寶寶脾氣暴躁和愛哭鬧,在出牙前一兩天尤其明顯。

6、臉頰發紅

你可能留意到寶寶的臉頰上出現了紅色的斑點。

7、牙齦腫脹

檢查一下他的嘴巴,看看牙齦上是否有點紅腫或腫脹。

8、睡不安穩

寶寶可能會在半夜醒來,並且看起來煩躁不安,儘管他之前一直睡得很安穩。

9、體温升高

出牙能使體温稍稍升高,所以寶寶可能會覺得比平時熱一點。

10、屁股疼痛

雖然我們還不清楚原因,但是有些父母已經注意到,寶寶出牙時更容易患上尿布疹,並且可能大便會過稀。

11、寶寶牙癢癢

因為牙齒萌出時對牙齦神經造成的刺激,寶寶的牙齦會有些不適,比如牙齦癢、牙齦疼痛等,甚至有些寶寶喜歡把東西放進嘴巴里面咬。為避免寶寶抓咬不衞生不安全的物品,媽媽們要為寶寶添置安全的磨牙工具。

12、寶寶哭鬧不止

出牙前的寶寶出現啼哭、煩躁不安等症狀時,一般只要讓寶寶咬磨牙棒,轉移其注意力,通常會安靜下來。

小方法緩解寶寶長牙期不適

每一個寶寶都會經歷長牙期,而長牙期都會遇到不適狀況,此時一般會出現流口水、牙齦發癢、腹瀉、煩躁以及發燒等狀況,讓父母十分擔心。父母如何護理才能減輕寶寶長牙期的不適症狀呢?以下小方法一起學習。

長牙期流口水是較為常見的現象,此時要及時為寶寶擦乾淨口水,可以用柔軟棉布輕輕擦拭,流口水的部位一般皮膚比較嬌嫩容易擦破皮膚導致感染,此外如果流口水部位有發紅現象時要塗抹藥膏減輕口水對皮膚的刺激性。

對於長牙期的牙齦癢問題,父母可以用紗布蘸涼水擦拭寶寶的牙齦,夏季可以用紗布包裹小冰塊冷敷牙齦可以緩解不適。還可以為寶寶買一些牙膠或磨牙棒等讓寶寶咬,緩解不適的同時也可以鍛鍊寶寶咀嚼能力。

長牙期還需要認真清潔寶寶口腔,否則大量細菌侵入寶寶身體容易導致生病、腹瀉等症狀。此時要在每天早晚及進食後用温水擦拭寶寶牙齒及牙齦,或者餵養後讓寶寶喝水,也可以起到清潔口腔的作用。

長牙期的寶寶容易出現啼哭、煩躁不安等症狀,此時可轉移寶寶的注意力,讓寶寶嘗試咬磨牙棒或幫助寶寶做臉部按摩,放鬆臉部肌肉也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

寶寶長牙期還會出現發燒症狀,此時只要體温未超過38℃並且精神、食慾都較好,一般讓寶寶多喝開水就好。

寶寶長牙的順序

寶寶長出第一顆牙的時候,你一定很興奮,寶寶長牙齒也是有一定的順序的,出牙是一種生理過程,一般無需小題大做,但有些情況,媽媽應有所瞭解和注意,以免心中無數,大驚小怪或疏忽大意,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顆牙期

其實在寶寶長出第一顆牙齒之前,媽媽可根據寶寶的發育情況,給予糊狀的食物,比如牛奶麥片和稀粥,這樣不但可以增加寶寶的營養,還能促進寶寶萌牙。

下面按照長牙不同的時期,根據寶寶的攝食習慣和成長髮育需要,跟大家分享一些寶寶長牙階段的注意事項。

2顆牙期

寶寶一般在4-8個月時,下頜的一對乳中切齒悄悄萌出,從此寶寶就脱離沒有牙齒的行列。這個時期的寶寶很喜歡將任何他拿得到的物品放到口中咀嚼,讓人很是哭笑不得,有時更會模仿大人的動作咀嚼筷子和湯匙。

媽媽在這個時期可以試着給予寶寶一些半固態的食物,比如馬鈴薯泥、蛋黃泥、麥片粥等等,讓寶寶體驗由水狀飲食到糊狀飲食的過度。稍有稠度的輔食,可以讓寶寶意識到他的食物開始有所變化,為日後添加固態食物讓寶寶鍛鍊用牙齒咀嚼打基礎。

4顆牙期

大概8~12 個月之時,寶寶的上頜又會長出兩顆牙齒甚至更多。此時寶寶的營養需求越發的高,在這個時期媽媽應該給予寶寶更多的選擇,比如肉泥、肉末、西紅柿、豆腐等等。

但是寶寶如果咀嚼能力不好,寶寶的消化功能又薄弱,塊狀的食物沒有經過牙齒的碾碎進入消化系統,營養物質是不容易被分解利用的。因此家長在這個時期,要有意識的用固態食物來引導寶寶練習咀嚼。

6~8顆牙期

寶寶在9~13個月時上頜的側門牙萌出,10~16個月時下頜的側門牙也將萌出。寶寶在這個時期開始慢慢地適應固體的食物,腸胃的消化機能也漸趨成熟。

媽媽在這個時期可以給予寶寶固體的食物,比如水蒸蛋,蔬菜之類的。

8~12顆牙期

大概在13~19 個月的時候,寶寶會萌生第一顆乳磨牙(大牙)。

有了乳磨牙之後,寶寶的咀嚼功力大大提升。在這個時期,寶寶會很有熱情地自己用勺子把食物送到嘴裏,即使吃得滿桌子都是,也是值得媽媽去鼓勵的,這對於寶寶以後的性格也有影響。

這個時期可以減少液狀食物的攝入,增加固體食物,比如軟飯、麪包、蔬菜、肉片等。

12~20顆牙期

在此後的第16到20個月期間,寶寶的20顆乳牙逐漸長齊,完成了乳牙系列的全部萌出過程,這個時期寶寶不但可以自己吞嚥食物,而且攝食的技巧也漸趨完美,媽媽可以給予普通稍偏軟的食物,如米飯、麪條、大豆等等。

寶寶長牙期需注意什麼

讓寶寶擁有一口好牙,就必須從0歲開始幫寶寶養成清潔口腔的好習慣。從寶寶出生後開始喝奶起,最好堅持每次喝完奶都給寶寶清潔口腔,以紗布清洗或給寶寶用清水漱口均可。即便未添加輔食的寶寶對清潔口腔十分抗拒,每天至少也要在晚上入睡前清潔一次。

出牙一般是不疼的,但有些寶寶會感到不舒服和煩躁。你可以用乾淨的手指或濕潤的紗布,放入孩子的口中磨擦牙齦,這樣會對他有所幫助;涼涼的出牙環也可以用來緩解孩子出牙時的牙齦不適。

嬰幼兒出牙的過程中,可能會有煩躁不安、睡眠不穩、口角流涎、咬物、吮手指、擦牙牀、搖頭晃腦等不適感。有時牙牀可能會有疼痛,引起低熱,致使小兒哭鬧不休。這時媽媽應該更細心,更體貼地照顧自己的孩子。多抱抱小兒,以母乳餵養,多哄哄、説些"乖乖"的話兒給小兒聽聽,給予更多的安慰。

咬自己的手,咬媽媽的乳頭,可以説,只要看見什麼東西,就拿來放到嘴裏啃咬一下。目的就是想借啃咬的施力,來減輕牙牀下長牙的壓力。此時,要避免讓小孩咬硬物引起牙齦出血,這時可用潔淨的手指輕輕按摩牙牀,會有減輕疼痛的作用。

出牙前2個月左右,大多數寶寶就會流口水,或把小手伸到口腔內抓撓。爸爸媽媽如果仔細查看寶寶的口腔,就可以看到局部牙齦發白或稍有充血紅腫,觸摸牙齦時有牙尖樣硬物感。流口水時,應給小兒戴上"頸圍",保護頸部,用柔軟的、吸濕性強的毛巾輕輕擦試口角、面頰、下巴等處,以免引起發紅、皺裂。

長牙期需注意事項

1.長乳牙

標誌着寶寶的又一個生長期的到來,是寶寶咀嚼食物的開端,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

2.流口水

出牙前2個月左右,大多數寶寶就會流口水,或把小手伸到口腔內抓撓。爸爸媽媽如果仔細查看寶寶的口腔,就可以看到局部牙齦發白或稍有充血紅腫,觸摸牙齦時有牙尖樣硬物感。

3.輕微的咳嗽

出牙過程會分泌出較多的唾液,過多的唾液會使寶寶出現反胃或咳嗽的現象。只要不是感冒或過敏,就不必擔心。

4.啃咬

寶寶出牙最大的特點,就是啃咬東西。咬自己的手,咬媽媽的乳頭,可以説,只要看見什麼東西,就拿來放到嘴裏啃咬一下。目的就是想借啃咬的施力,來減輕牙牀下長牙的壓力。

5.疼痛

疼痛和不舒服,是出牙過程中不可避免的。疼痛的原因,是因為牙牀發炎,而發炎是柔軟的牙牀纖維對付逼近的牙齒唯一的辦法,尤其是長第一顆牙及臼齒時最不舒服。

6.易怒

當齒尖愈來愈逼近牙牀頂端,發炎的情形愈嚴重,不斷的疼痛使寶寶變得易怒和煩躁。

7.拒絕進食

長牙的寶寶在餵奶時,常變得浮躁不定。因為很想把個東西塞進嘴巴而顯得急欲吸奶,而一旦開始吸奶又會因吸吮而使牙牀疼痛,於是就拒絕進食。

8.不眠

寶寶不只是在白天長牙,晚上也一樣在長。寶寶常會因牙不舒服而夜裏睡不踏實甚至煩躁。這種情形多發生在長第一顆牙及臼齒時。

9.牙牀出血

有時候,長牙會造成牙牀內出血,形成一個瘀青色的肉瘤。一般冷敷可以降低疼痛並加速內出血吸收消失。

10.拉耳朵、摩擦臉頰

出牙的寶寶,常常拉自己的耳朵,這是因為,牙牀的疼痛可能沿着神經傳到耳朵及顎部,尤其是長臼齒時,所以寶寶會出現抓耳朵或摸臉頰的舉動。

不過要注意的是,當寶寶耳朵受到感染時,也會有用力拉耳朵的現象。寶寶出現上述情況時,爸爸媽媽要有相應的解決辦法和措施。

寶寶長牙期間營養食譜

寶寶在長牙期間,對鈣、磷的需求很大,有了它們,孩子的乳牙才會更加堅固。爸爸媽媽可以讓孩子食用一些蝦仁、海帶、紫菜、蛋黃粉、牛奶和奶製品等食品,讓孩子補充礦物質鈣。那麼,在寶寶長牙期還有哪些營養需要補充?又有哪些飲食誤區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寶寶長牙期 離不開的三大營養素

1.補充適量的氟

適量的氟可以增加乳牙的堅硬度,不受腐蝕,不易發生齲齒。海魚食品中含有大量的氟元素,可以給寶寶適量補充。

2.補充適量的蛋白質

如果要想使寶寶牙齒整齊、牙周健康,就要給寶寶補充適量的蛋白質。蛋白質是細胞的主要結構成分,如果蛋白質攝入不足,會造成牙齒排列不齊、牙齒萌出時間延遲及牙周組織病變等現象,而且容易導致齲齒的發生。所以適當地補充蛋白質就顯得尤為重要。各種動物性食物、奶製品中所含的蛋白質屬優質蛋白質。植物性食物中以豆類所含的蛋白質量較多。這些食品中所含的蛋白質對牙齒的形成、發育、鈣化、萌出起着重要的作用。

3.維生素也是好幫手

維生素A能維持全身上皮細胞的完整性,少了它就會使上皮細胞過度角化,導致寶寶出牙延遲。缺乏維生素C可造成牙齒髮育不良、牙骨萎縮、牙齦容易水腫出血。維生素D可以增加腸道內鈣、磷的吸收並促使鈣、磷在牙胚上沉積鈣化,一旦缺乏時就會出牙延遲,牙齒小且牙距間隙大。媽媽應該在寶寶的食品中增加含維生素的食物,譬如可以通過多給寶寶食用新鮮蔬菜來補充維生素A以維護牙齦組織的健康;可以通過給寶寶食用新鮮的水果,如橘子、柚子、獼猴桃、新鮮大棗等補充牙釉質的形成需要的維生素C等。

二、新手爸媽小課堂:寶寶長牙期的三大飲食誤區

乳牙剛冒出來的時候,寶寶可能會因牙齦發炎而感到不舒服,有的寶寶在此階段會特別容易哭鬧、不好帶;也有的寶寶開始長牙後會特別喜歡咬東西,此時父母要適時提供給他安全的齧齒玩具,以滿足他此時口腔的需要。另外,爸爸媽媽還要注意:在寶寶長牙期間,以下的飲食誤區可能會對“乳牙”不利哦。

1.忽視了泥糊狀食物的添加

有些母乳餵養的寶寶在8~9月之時還沒有吃泥糊狀食物的習慣,這一方面導致寶寶缺乏營養,另一方面會使寶寶因為缺乏咀嚼適應的刺激而導致咀嚼功能發育延緩,嚴重的會導致餵養困難,從而產生語言發育遲緩、認知能力低下、智商不健全的現象。所以我們鼓勵媽媽給4~6月份的寶寶添加泥糊狀的食物,首要的選擇是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強化的營養米粉,同時也要保證食物有不同的顏色、不同的味道、不同的質地,不但可以達到營養的目的,同時也刺激了寶寶的味覺、視覺和嗅覺。

2.血紅素鐵的攝入不足

有些家長認為寶寶咀嚼不動肉類,選擇給寶寶提供魚類食物,而魚類所含的鐵量不算太高,這樣就導致血紅素鐵的攝入不足。所以為了預防缺鐵性貧血,除了要鼓勵母乳餵養,6個月之後要添加肝泥肉泥來增加血紅素鐵的攝入,同時也要補充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

3.盲目給寶寶吃保健品

有些家長生怕平時攝入的食物滿足不了寶寶的生長髮育,胡亂給寶寶餵食營養品和所謂的補品。事實上有些補品營養價值不但不高,還含有激素,會引起寶寶的不正常發育。所以家長要根據寶寶的實際身體狀況和牙齒的發育狀況,給予寶寶平衡的膳食。

三、寶寶乳牙萌出的5大階段 美味食譜大推薦

1.當寶寶成長到4-8個月

寶寶一般在4-8個月時,下頜的一對乳中切齒悄悄萌出,從此寶寶就脱離沒有牙齒的行列。這個時期的寶寶很喜歡將任何他拿得到的物品放到口中咀嚼,讓人很是哭笑不得,有時更會模仿大人的動作咀嚼筷子和湯匙。

最佳食物狀態:半固態食物

推薦食物:馬鈴薯泥、蛋黃泥、麥片粥等。

半固態食物可以讓寶寶體驗由水狀飲食到糊狀飲食的過度。稍有稠度的輔食,可以讓寶寶意識到他的食物開始有所變化,為日後添加固態食物讓寶寶鍛鍊用牙齒咀嚼打基礎。

推薦食譜:牛奶馬鈴薯泥

材料:嬰兒配方奶水30毫升,馬鈴薯45克。

做法:將馬鈴薯洗淨,去皮,切小塊。把蒸熟後的馬鈴薯壓成泥備用。拌入奶水即完成。

2.當寶寶成長到8-12個月

大概8-12個月之時,寶寶的上頜又會長出兩顆牙齒甚至更多。此時寶寶的營養需求越發的高,在這個時期媽媽應該給予寶寶更多的選擇。

最佳食物狀態:固態食物

推薦食物:肉泥、肉末、西紅柿、豆腐等。

寶寶如果咀嚼能力不好,寶寶的消化功能又薄弱,塊狀的食物沒有經過牙齒的碾碎進入消化系統,營養物質是不容易被分解利用的。因此家長在這個時期,要有意識的用固態食物來引導寶寶練習咀嚼。

推薦食譜:鮮蝦肉泥

材料:鮮蝦肉(河蝦、海蝦均可)50克,香油1克。

做法:將鮮蝦肉洗淨,切碎,放入碗內,加水少許,上籠蒸熟。將熟的蝦肉加入適量香油、攪拌勻即成。

3.當寶寶成長到9-13個月

寶寶在9-13個月時上頜的側門牙萌出,10-16個月時下頜的側門牙也將萌出。寶寶在這個時期開始慢慢地適應固體的食物,腸胃的消化機能也漸趨成熟。

最佳食物狀態:固態食物

推薦食物:水蒸蛋,蔬菜等。

推薦食譜:豆腐蒸蛋

材料:雞蛋150克,豆腐200克,火腿50克,葱汁5克,薑汁5克,香油2克。

做法:豆腐洗淨後壓成泥蓉,放入碗中,磕入雞蛋攪散,再加入清水、葱薑汁攪勻。火腿剁成碎末,撒在豆腐雞蛋液上。將盛豆腐雞蛋液的碗放入蒸籠中,用中火蒸10分鐘取出,淋入香油即可。

4.當寶寶成長到13-19個月

大概在13-19個月的時候,寶寶會萌生第一顆乳磨牙(大牙)。

有了乳磨牙之後,寶寶的咀嚼功力大大提升。在這個時期,寶寶會很有熱情地自己用勺子把食物送到嘴裏,即使吃得滿桌子都是,也是值得媽媽去鼓勵的,這對於寶寶以後的性格也有影響。

最佳食物狀態:減少液狀食物的攝入,增加固體食物

推薦食物:軟飯、麪包、蔬菜、肉片等。

推薦食譜:土豆蘋果軟飯

材料:土豆,蘋果,咖喱粉少許。

做法:土豆和蘋果切塊煮熟,加少量咖喱粉熬成濃湯,撒在軟飯上即可。

5.當寶寶成長到16-20個月

在此後的第16-20個月期間,寶寶的20顆乳牙逐漸長齊,完成了乳牙系列的全部萌出過程,這個時期寶寶不但可以自己吞嚥食物,而且攝食的技巧也漸趨完美。

最佳食物狀態:普通稍偏軟的食物

推薦食物:米飯、麪條、大豆等。

推薦食譜:冬瓜肉末麪條

材料:冬瓜,熟肉末,麪條,適量高湯,熬熟的植物油。

做法:冬瓜洗淨去皮切塊,在沸水中煮熟後切成小塊備用。將麪條置於沸水中,煮至熟爛後取出,用勺攪成短麪條。將熟肉末、冬瓜塊及爛麪條,加入高湯大火煮開,小火燜煮至麪條爛熟後,加入少量植物油即可。

寶寶牙齒如何護理

當寶寶的牙齒沒有得到恰當的護理時,就會出現齲洞和蛀牙,繼而可能導致寶寶出現營養乃至語言發育的問題。不僅如此,此後長出的恆牙也會受到影響,很可能會導致恆牙長歪,可見,護理好小寶寶的牙齒不容小覷哦!

一、給新生兒寶寶檢查口腔

寶寶出生後,就可以給他們檢查口腔了。有極個別的小寶寶在出生時就已經長有牙齒。你可以把乾淨的手指伸到寶寶的嘴裏輕輕地觸摸牙齦,感受一下寶寶是否已經有牙齒、牙齦線是否有突起或者有輕微發炎的現象。

定期檢查寶寶的出牙情況。每個寶寶長牙的速度都不一樣,有些寶寶的牙齒從牙齦萌出要長達數週,有些寶寶過一個週末就能長出兩顆牙齒來。每週檢查寶寶牙齦一次,這樣可以確保你能及時發現寶寶新長出來的牙齒,然後你就可以開始給寶寶刷牙喇。

二、長牙前護理

在寶寶乳牙萌出前就要開始給他進行日常的口腔衞生護理。用沾濕的柔軟紗布纏繞手指輕輕地擦拭寶寶的牙齦,這樣做可以趕走牙齦上的細菌。

從寶寶兩個月大開始,就可以至少每天給他清潔牙齦一次。如果你覺得有需要,也可以增加清潔的次數。但注意不要多度清潔,這會刺激到寶寶的牙齦,從而導致牙齦敏感或觸痛。

三、清潔第一顆乳牙

用乾淨的紗布纏繞指尖清潔寶寶的乳牙。在寶寶長牙初期,可以用紗布代替牙刷來清潔寶寶的乳牙。

每次清潔寶寶牙齒的時候別忘了拭擦舌苔,因為細菌會堆積在那裏。

四、開始使用牙刷

一旦寶寶長出幾顆牙後,就可以給寶寶選購柔軟的嬰兒牙刷喇。尤其是當臼齒長出後,就要把刷牙的工具從紗布轉變為牙刷。刷毛要非常柔軟,並且不要多於三排。1歲的寶寶也應該使用牙刷了。

剛開始刷牙時不要使用牙膏,用温水即可。這時給寶寶刷牙的目的是讓他們適應刷牙的工具,這個階段加上牙膏可能會讓寶寶不適應而拒絕用牙刷。

如果寶寶表現出對刷牙感興趣,那麼不妨請他協助你吧。你可以鼓勵寶寶,在你給他刷牙時讓他也拿着牙刷柄。當他適應後,就可以讓他自己刷牙了,當然你得在旁監督哦,當他自己刷完後你可以再幫他刷一次。

如果寶寶一開始拒絕用牙刷,你可以先每天給寶寶刷牙一次。待他慢慢接受後,再逐漸增加刷牙次數,直至能做到每次餐後刷牙。

告訴寶寶是怎樣刷牙的。我們的意識裏覺得刷牙的“標準動作”是前前後後上上下下,或者呈小圓圈狀運動是嗎?其實牙刷怎樣移動不要緊,最重要的是把牙齒上上下下里裏外外都徹底刷乾淨。

要注意的是,孩子們可能只會刷他們可以看到的門牙,往往會忽視了看不見的牙齒,這時你可以和他們做一個“尋找藏着的牙齒”的遊戲。還要記得清潔舌苔哦。

五、加入牙膏

先給寶寶使用天然的可吞嚥牙膏(通常配有指套牙刷),這對於不會吐出的寶寶而言更安全。這樣的清潔工具可以用到3歲。

待寶寶長大一點,可以給他們加少量的牙膏。

徵詢醫生的意見該如何給寶寶使用含氟牙膏。如果你決定使用含氟牙膏,要把牙膏的量減少,最開始只要小米粒大小即可,這樣可以避免寶寶攝入過量氟。

當寶寶3歲可以吐水之後使用含氟牙膏的量可變為豌豆大小。

如果寶寶還沒有學會抿着嘴和吐水的動作,在刷牙後記得讓他喝水。這可以稀釋寶寶吞嚥了的牙膏,尤其是含氟牙膏。讓寶寶在刷牙時嘴巴稍稍往下,也有助於流出牙膏殘夜。

六、鼓勵寶寶自己刷牙

當寶寶已經具備自己刷牙的能力,就要開始引導他自己刷牙了。但要儘量控制刷牙的時間,時間過長會導致寶寶厭煩或失去興趣。孩子刷牙的時間2分鐘為宜。

給寶寶選一支他喜愛的卡通人物牙刷能很好地鼓勵他刷牙哦。

編一些可愛的歌謠、和寶寶做刷牙遊戲、給他數數刷過的牙齒、讓寶寶對着鏡子刷牙,這些都能增加寶寶刷牙的樂趣。

你和寶寶同時刷牙,並且告訴寶寶你正在做什麼,讓他也跟着你做。

在寶寶還沒有學會漱口和吐水之前,刷牙後要記得給寶寶喝水。要多給寶寶示範吐水的動作。

教育寶寶一些需要掌握的口腔護理知識。比如説讓他們學會保持牙刷的清潔。

建議,除了用清水沖洗牙刷上殘留的牙膏液和微小食物渣子外,在存放牙刷時應該讓刷頭向上讓其自然風乾。寶寶都喜歡玩水,所以讓他們沖洗牙刷似乎是不難辦到的。

每當寶寶努力學習刷牙時,你要給予他們一些特別的獎勵。

比如説給他們讀一本他們愛看的書,玩他們喜愛的玩具或者參加一個他們喜歡的活動。獎勵可以多種多樣,看看哪個最能激勵到你的小寶寶。

七、給寶寶使用牙線

當寶寶長出兩顆挨着的牙齒時,你就可以給他使用牙線了。建議,在不容易被牙刷清潔的地方要使用牙線,像門牙這種比較好清理的位置,用牙刷就可以了。

八、帶寶寶看第一次牙醫

在寶寶一歲的時候安排他看第一次牙醫。這是牙醫瞭解寶寶口腔情況和檢查他們是否存在牙齒畸形的好時機。

如果你擔心寶寶存在口腔問題或需要諮詢寶寶口腔護理的問題,可以在寶寶1歲前就帶他去看牙醫了。

九、當自己當寶寶的第一個牙醫

隨時留意寶寶可能出現的口腔情況。尤其要留心嬰幼兒齲齒,一開始也許只是上頜的門牙受到影響,但慢慢會蔓延到第一臼齒。

寶寶牙齒護理誤區

1、孕期營養對寶寶的牙齒髮育根本沒關係

在社區或者廣場,只要寶媽們或者奶奶們在一起,就會討論自家孩子的狀況,比如,“你家孩子這麼高啦,我家孩子怎麼長這麼慢呢?”“你家孩子肯定很能吃,看這麼壯實!”表面上看似誇獎對方,實際上也帶着一股子醋味或者是對自己孩子的不滿意。這樣的場景大家都不陌生吧。

同樣,對待孩子的牙齒問題上,家長們也沒閒着。猛的看到一個孩子滿口乳牙黑黑的、短短的, 一方肯定會説:“哎呀,寶貝這口牙是怎麼回事啊?吃糖吃的吧!有沒有去看醫生檢查呀?”孩子的家長聽到之後,除了緊張,還有一臉的尷尬、無奈,再看看人家孩子的牙都好好的,心裏的不平衡悄然升起。

2、孩子乳牙不齊或者長得不好,孩子會自卑的

其實牙齒好壞本身並不會給孩子帶來多大的影響,因為孩子對於牙齒好壞的觀念主要是來源於外界的評價和反饋,我們看看身邊的孩子即使牙齒缺了幾顆仍然張着大嘴樂開懷的樣子就知道了。倒是家長對孩子牙齒的擔心以及家長之間的比較和嘲笑、周圍人對孩子時不時的指指點點對孩子心理的影響才更大。

從心理角度來説,孩子是通過母親的鏡像作用來了解自己的狀態的,孩子在鏡子中看到的東西,取決於母親臉上的反應,如果母親的臉反應的是孩子真實的狀況,那麼孩子就能從母親反應的狀態中準確瞭解自己,如果孩子看到的只是母親自己的表情、情緒,那麼他就會根據母親的反應對自己形成錯誤的認知。

從而我們知道,當孩子從母親的臉上看到的是她的擔心和焦慮的時候,孩子會覺得自己是不好的,不完美的、不受歡迎的,於是也會產生焦慮、不自信、甚至是自卑、迴避人羣等行為和表現。相反,當孩子從母親的臉上看到的是沒有任何評價、不安、而是非常自然的狀態,孩子就會非常安心,也就不會受到外界負面的影響。

即使外界的議論和比較、嘲笑等言語,只要家長能保持良好的心態,接納孩子的任何狀態,給孩子一個安全、自由的成長氛圍,孩子就不會留下心理的陰影,這就是父母真正的愛。

所以,孩子乳牙長的不好,真的不是問題,也不會對孩子造成心理影響,關鍵在於:爸媽們,您們的焦慮擔心和比較心是否處理好了呢?

3、沒長牙時要天天用紗布清潔口腔

沒長牙時的寶寶屬於新生兒.新生寶寶的口腔不需特別清洗,因為寶寶還沒長牙,唾液可起到天然的口腔清洗作用。生活中很多家長會用紗布蘸水給寶寶擦拭口腔黏膜,以為這種護理方式可以達到清潔口腔的目的。殊不知新生兒的口腔黏膜非常細嫩,稍不留意,紗布就會損傷寶寶稚嫩的口腔黏膜,而且是肉眼看不到的損傷。細菌、黴菌隨着侵入繁殖,會引起黴菌性口腔炎。

給新生兒清潔口腔,媽媽可以用棉籤蘸上淡鹽水。具體操作如下:先讓嬰兒側卧位,用小毛巾或圍嘴袋圍在小兒的頜下,以防止護理時沾濕衣服;同時準備好衞生的棉籤、淡鹽水和温開水,家長用肥皂和流動水洗淨雙手。待準備好一切再開始護理。護理時,先用棉籤蘸上淡鹽水或温開水,擦小兒口腔內的兩頰部、齒齦外面,再擦齒齦內面及舌部。

擦洗時應注意使用的物品要保持清潔衞生,已消毒的物品不被弄髒污染。擦洗一個部位要更換一個棉籤,同時棉籤上不要蘸過多的液體,以防止小兒將液體吸入呼吸道造成危險。待寶寶長牙以後,也只需清潔寶寶的牙齒即可。

家長需要給寶寶在清潔口腔的同時還需勤喂温開水,這樣不僅可去除口內的奶渣,避免因口腔中細菌的發酵產生異味,也有利於體內循環,防止便祕的發生。

4、孩子長牙了就要多補鈣

我們説的乳牙長得好不好,是跟母親在懷孕四五個月左右的時候營養的攝入有關,這個時期對胎兒牙齒髮育非常重要。而補鈣是後天補鈣,是對恆牙的幫助,所以説乳牙萌出階段,正常範圍內攝入的鈣足夠了,不需要額外補充。

5、讓孩子躺着喝奶挺好的

讓孩子躺着喝奶對牙齒危害很大。很多爸爸媽媽會很奇怪,喝奶不是對牙齒有好處嗎?讓寶寶自己拿着奶瓶乖乖的躺着喝奶,喝着喝着可能就睡着了,簡單省事,孩子好帶,大人輕鬆…..但是,當孩子“奶睡”的時候,最後一口奶並沒有吞嚥,整個口腔浸泡在牛奶中長達一夜的時間。

有一些寶寶喝的奶瓶裏面裝的還是含糖量很高的配方奶。口腔內的致齲菌利用奶液裏的糖產酸,經過一整夜的時間,牙面會被腐蝕,使得牙齒的無機物產生脱礦,從而造成奶瓶齲的發生。嬰幼兒齲病的治療難度很大,多半由於寶寶低齡,難以配合,採取哪種方式進行治療,給爸爸媽媽和醫生們很大的困擾。

除了給牙齒清潔帶來困難,增加了乳牙患齲病的風險之外,孩子躺着喝奶還有可能造成咬合關係的異常。孩子在躺着喝奶的時候,家長常常會為了鍛鍊孩子握持能力而漸漸的讓孩子自己舉着奶瓶。由於考慮到高温消毒的安全問題,很多家長改用了份量比較沉的玻璃奶瓶,奶瓶的重量加上奶瓶裏的牛奶,使得孩子往往在舉着奶瓶的過程中把握不好角度,使得奶瓶更貼近鼻子,寶寶往往習慣性的下頜前伸,從而造成一些孩子前牙反合。這種錯頜畸形在乳牙期可以進行矯治。沒有能夠及時矯正的孩子頜骨發育會受影響。而這種影響本來是可以避免的。

6、乳牙不需要刷

很多父母都有這樣的疑問“乳牙也需要刷嗎”,“乳牙可以不管,等將來換牙就好了”。其實這些觀點是錯誤的。乳牙不僅是嬰兒期、幼兒期和學齡期咀嚼器官的主要組成部分,而且對兒童的生長髮育、正常恆牙列的形成等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父母從孩子長第一顆牙開始就要刷牙了,而且要長一顆刷一顆牙!剛剛萌出的乳牙,其表面的硬組織發育還不完善,礦化程度較低,此時幼兒的食物多是又軟又黏的,這給致齲細菌的大量生長、繁殖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容易使牙齒患齲病。為了預防乳牙患齲,父母除了嚴格控制兒童的含糖飲食,還應每天為孩子清除牙齒上的菌斑、軟垢,保持口腔清潔。

每次吃過奶或吃過飯後都要喝點白開水,沖刷一下口腔中殘留的奶或事物殘渣,等孩子一歲多,父母就可以買兒童專用的牙刷給寶寶刷牙了。

乳牙列時期是兒童開始發音和學習語言的主要時期,正常的乳牙列有助於兒童正確發音,若兒童時期乳牙齲壞,尤其是上頜門牙的大面積齲損或過早喪失,則發音學習語言都會受到影響。乳牙在兒童顏面美觀方面也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一個滿口乳牙齲壞的孩子是不願張口説笑的,心理健康也會受到影響。

因此,重視和保護乳牙甚為重要,特別在乳牙萌出後就應該加以保護,使孩子們都有一口健康、漂亮的牙齒。

7、乳牙長的不好也沒事

很多家長認為乳牙反正也是要換掉的,好不好都沒關係,殊不知乳牙的情況會影響到恆牙乃至骨骼的發育異常 ,比如兒童乳牙期間是牙齒排列反合(俗稱地包天)就會影響孩子上頜骨的發育不全或下頜骨發育不對稱,導致顏面部不美觀或咀嚼功能異常 嚴重者甚至需要手術治療。

有一些寶寶因為乳牙有很嚴重的蟲牙,導致成人牙長出來的就是帶着蟲牙長出來的,這是因為成人牙的牙胚是長在乳牙胚的下面,隨着寶寶年齡的增長,成人牙的牙胚和乳牙牙胚離得越來越近,細菌就會沿着壞的嚴重的乳牙的牙根接觸到成人牙的牙胚,使得寶寶的成人牙在沒長出來之前就被細菌侵蝕了。所以寶寶發現長蟲牙就要及時的進行治療,不要等到嚴重時才發現治療的重要,那時已經追悔莫及了。

還有寶寶因為個別牙齒不好牙齒過早的被拔出或脱落,這樣脱落的牙齒旁邊的牙齒很容易向沒有牙的位置傾倒,這樣等寶寶換牙時,成人牙沒有位置就只能在旁邊找個位置出來,結果就是導致了孩子的牙齒不整齊,沒有在一條弧線上,牙齒如果不整齊會影響孩子的面型發育,這樣就需要做正畸治療才能恢復孩子正常的牙齒排列,才不會影響面型的正常發育。

8、安撫奶嘴對牙齒髮育沒影響

對於讓寶寶使用安撫奶嘴的影響,一直存在不確定的聲音。有的家長喜歡給寶寶使用安撫奶嘴,有的擔心影響以後的成長與發展,覺得不應該使用。

如何將它的利與弊進行比較看看呢

一、嬰兒使用安撫奶嘴的益處

1、安撫奶嘴能夠有助於寶寶入睡。因為嬰兒吮吸的反射性心理促進化學物質的生成,如對抗壓力、幫助睡眠。因此,讓寶寶吮吸安撫奶嘴能夠幫助他們進入睡眠,以及在夜間醒來後繼續入睡。這是嬰兒自我安撫的一種方式,直到他們成長到有足夠的能力以別的方式調節自我情緒。

2、當寶寶開始長牙及在之前的時間裏,吮吸安撫奶嘴可以幫助小傢伙對抗乳牙萌出過程中的不適。

3、對於早產兒,使用安撫奶嘴更利於餵養,因為這可以鍛鍊寶寶的吮吸能力。

4、嬰兒剛出生時會吮吸自己的拇指、手指,甚至拳頭。使用安撫奶嘴可以阻止他們繼續“吃手”-用安撫奶嘴代替寶寶習慣性的將手放嘴裏。

二、嬰兒使用安撫奶嘴的弊端

1、如果向寶寶過早引入安撫奶嘴的概念,會阻礙寶寶接受母乳餵養,並且會妨礙媽媽建立良好的餵養習慣。在某些情況下,可能還會導致嬰兒的餵養問題。為此,專家建議父母們在嬰兒出生後6周,再讓他們使用安撫奶嘴。

2、當安撫奶嘴使用超過12個月的時間,可能會影響學習説話、發音、吐字的機會。

3、隨着寶寶漸漸長大,安撫奶嘴的戒斷也會很困難。這無疑也是父母們需要權衡的一個方面。

4、安撫奶嘴給牙齒帶來的常見問題,比如:上牙在下牙的後面,而不是前面,這叫做反咬合,也就是所謂的“地包天”。上門牙伸出到下門牙的前面,這叫做深覆合,也就是所謂的“天包地”。上下門牙不能咬合,也就是所謂的“開合”。

這些錯頜畸形都需要在恆牙早期甚至乳牙期就開始矯治,否則會對孩子的咬合咀嚼效率以及頜骨發育造成很大的影響。

綜合來看,安撫奶嘴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會起到安撫的作用,但是使用時間過長,還是會給孩子的頜骨發育以及語言發育帶來一些阻礙。

9、齙牙是需要矯正的

齙牙要看是恆牙,還是乳牙,如果是乳牙一般不去動。只要在門診那邊囑咐家長改掉相關的不良習慣就可以了。如果是恆牙產生的齙牙,換牙之後產生的齙牙就要到12歲左右,所有的恆牙都換齊了,再進行定期矯正治療。

10、乳牙排列有縫恆牙會整齊

這個間隙要看怎麼形成的,正常的乳牙在萌齊20顆乳牙的時候,上下牙列是沒有間隙的,牙齒排列非常緊密,間隙隨着上下頜骨生長形成間隙,我們叫生理間隙,這個是正常的。

如果他是由於一些外傷,由於一些不良習慣造成的間隙,對以後恆牙長出來並沒有太大的幫助。不過牙列如果發育得足夠的話,對以後恆牙的萌出是有好處的,恆牙比乳牙相對體積都要寬大一些,要是乳牙牙列沒有任何縫隙,可以説恆牙牙列長出來會有一些擁擠。

11、乳牙不退就要拔嗎

乳牙是孩子在嬰兒期開始萌出的牙,一般生後6~8個月乳牙開始萌出,一歲有6~8顆乳牙,共20顆,通常2歲半之前出齊。

另一副是恆牙,在孩子6歲左右長出,替換乳牙,陪伴我們一生。可是有時候我們的繼承恆牙已經萌出,而乳牙未能按時脱落,該怎麼辦呢?其實這種情況叫做乳牙滯留,應該及時拔除滯留的乳牙。

乳牙滯留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繼承恆牙萌出方向異常,使乳牙牙根未吸收或不完全吸收;還有當繼承恆牙先天缺失、埋伏阻生以及異位萌出,都不能促使乳牙脱落;還有一些全身因素,如佝僂病、侏儒症以及某些遺傳因素等都可是乳牙滯留。

乳牙滯留最常見的表現是在孩子換牙期,下前牙滯留,後繼恆牙於舌側萌出,呈“雙排牙”現象。那麼乳牙滯留有什麼危害呢?首先滯留的乳牙佔據了恆牙萌出的正常位置,恆牙可能會異位萌出,影響牙列正常咬合關係。其次滯留的乳牙或殘根可導致菌斑堆積,食物嵌塞,會影響口腔衞生,使鄰牙增加患齲病的機會。

當恆牙異位萌出,乳牙尚未脱落,應及時拔除滯留的乳牙,解除恆牙萌出的障礙。下頜滯留乳牙應儘早拔除,長在後面的恆牙會自行調整到正常位置。

在換牙期間,鬆動牙齒可能會造成孩子的不適,家長要告誡孩子不要用手拽、晃動牙齒,避免感染。家長可以給孩子易於咀嚼的食物,應加強口腔衞生,定期帶孩子到醫院檢查,以利於孩子換牙。

12、乳牙不好沒關係,早晚要換掉的

兒童齲齒患病率越來越高,我國5歲兒童乳牙患齲率高達66%,齲均為3.5,也即2/3的孩子均勻有3.5顆蛀牙,可仍然有很多家長都認為“乳牙遲早要換掉,壞了也沒關係,不用治療”。但事實並非如此,一但發現孩子長了齲齒,一定要及時處理,絕不能有“乳牙遲早要換,壞了也不必治”的錯誤觀念。

齲齒如果沒有及時治療,會造成嚴重的後果。齲齒最直接的影響就是會影響孩子吃東西。乳牙齲壞容易影響孩子的咀嚼功能發育,因為齲齒會引起疼痛,孩子就只能只吃軟的食物,容易造成營養不良,還可能讓孩子養成挑食的習慣。齲齒還會影響新牙的生長,造成牙齒不齊。

如果孩子齲齒嚴重,容易被小朋友嘲笑“爛牙”,還可能對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影響。最好的口腔保健、牙齒護理、齲齒預防,理應從寶寶出生後開始!不要因為寶寶還沒長牙就忽略了寶寶的口腔護理。在乳牙萌出前,媽媽應每天用紗布蘸清水或淡鹽水輕擦寶寶牙牀,長出乳牙後也要用同樣的方法清理寶寶的小牙,早晚各一次,亦可購買專門的指套刷,蘸清水或淡鹽水為寶寶清理牙齒。

在這期間,應避免寶寶含奶瓶睡覺,因為入睡時,奶瓶內的液體會成為口腔內致齲細菌的極佳培養基;另外,奶瓶液體中的碳水化合物會被細菌分解產酸,侵蝕牙齒,形成齲齒。當孩子可以進食米飯時,家長應注意不能讓孩子養成把飯含在口中、邊吃飯邊玩的習慣。因為米飯中同樣含有糖分,長時間滯留在口腔中也會產酸發酵,產生蛀牙。

現在的牙科治療較以前有很大的改觀,在兒童蛀牙的治療過程中,首先基本能保證孩子沒有疼痛的感覺,尤其是在專業的口腔醫院、擁有兒童口腔醫師資格和懂得幼兒心理的牙醫那裏,孩子的治牙過程會很順利。

而如果蛀牙早期不積極治療,而等到孩子牙齒基本全爛光了才來治,這時大多要進行較複雜的根管治療(俗稱抽牙神經治療),更有的因無法保留而只能拔除,孩子的痛苦必然會增加。所以,口腔科的每一位專家都希望家長重視孩子的口腔問題,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和口腔衞生習慣,每3~6個月帶孩子到專科醫院去定期檢查,進行必要的預防,及早的齲病治療。

寶寶牙齒好壞對以後的影響

童乳牙如果早期不注意,不光對他年齡小的時候整個成長會有影響,另外會對他恆牙有影響,對整個的面形發育,心理髮育都會造成很大的影響。首先乳牙階段沒有一副健康的牙齒,兒童的飲食問題會無法得到一個非常完善的狀態,會影響他的全身發育。比如説會有一些不好嚼的東西,對他的消化系統,對他的成長包括身高都會造成影響。

乳牙不好會造成兒童的疼痛,疼痛影響孩子的睡眠,而且乳牙會影響兒童心理髮育,比如門牙,孩子門牙這個位置很多都是提前萌發,因為這個是最早生長出來的。它壞了以後,兒童在笑的時候,或者跟別人談話的時候,首先暴露的就是前面這幾顆牙齒,如果沒有了,或者變成了爛根,別的小朋友會笑話他。長大了之後可能這麼一點點小細節對整個兒童心理髮育影響非常大。

當乳齒因為齲蝕、病變、疼痛,無法正常咀嚼時,就容易使小朋友養成偏食的習慣,不喜歡吃肉或蔬菜等纖維較多的食物,如此一來,就會造成營養不良。

乳門齒若太早齲蝕斷折,尤其是在三歲之前,對發音就容易造成影響。另外,還有一個較易被疏易的問題就是美觀因素,小朋友會因為乳門變成灰黑甚至折斷,而變得不太開口説話或不喜歡笑,覺得自己的牙齒不好看,而喪失自信心。

除了以上的功能外,乳齒尚有引導顎骨及恆齒生長的功能,有正常咬合的乳齒列,顎骨的生長才有正確的方向。乳門齒太早喪失,容易造成過度閉合,下顎骨較為前突,產生恆門齒前交叉咬合,而乳齒因齲蝕或其它原因太早喪失,如果沒有任何保護的措施,可能造成恆齒的萌發空間喪失,使得恆齒排列不整齊,有些齒列矯正的問題,便是因為乳齒沒有妥善照顧,任其敗壞腐蝕,等到了解其嚴重時,大錯已經鑄成,必須花一大筆矯正費用,甚至得用假牙來修復了。

一般新生兒在喝完乳品後,因為還沒有長牙齒,所以可先用温濕的紗布輕輕擦試牙牀,讓小寶貝先習慣擦試的感覺;等到牙齒萌生後,在每天餵食後睡覺之前,也要重複這些動作,每顆牙齒都要擦試乾淨。滿週歲後,便要帶小寶貝做牙科例行檢查,請專業的牙科醫師檢查,並指導更正確的口腔衞生知識。

此時可以開始訓練小朋友用手拿杯子喝牛乳,逐漸把奶瓶餵食戒除,以免上顎骨突出,造成暴牙或開咬。等孩子大些,便可以開始教他們正確使用牙刷,此時使用牙膏與否,視小朋友對牙膏的接受度及是否會漱口而定。牙膏是刷牙時的輔助品,把牙齒刷乾淨才是重點,沒有使用牙膏刷牙就刷不乾淨的觀念是錯誤的。

一、影響面容美觀。

二、牙齒不齊容易導致刷牙刷不乾淨,所以容易長齲齒和牙石,影響牙齒和牙周健康。

三、因為上下咬合關係不好,會影響吃飯,咀嚼功能下降,加重胃腸負擔,從而影響身體健康。

四、有些少年兒童因為牙齒長得不好看,受到別人嘲笑,因而變得自卑,影響心理健康。

五、影響發音。

為減少孩子牙齒畸形出現,家長應留心觀察孩子口腔習慣,如發現孩子有咬鉛筆、吮指、咬脣、咬舌等不良習慣,要及時糾正。早期採取一些簡單治療,可用很短時間阻斷畸形的發生和發展,牙齒通過正畸治療不僅能讓孩子擁有迷人的笑容,而且可以防止牙齦萎縮、牙齒鬆動等疾病的發生。暑假是孩子矯正牙齒的好時機。

寶寶長牙後注意事項

時間過得很快很快,不知不覺一顆小牙齒偷偷的在小寶寶的嘴巴上冒了出來。但是,就在一顆顆小牙陸續報到的同時,危害寶寶小牙齒的因素也都冒了出來。那麼,寶寶長牙後注意事項有哪些呢?

一、瞭解長牙

應對所有事情首要注意的就是時間,要在寶寶乳牙長出來之前好好的準備。在寶寶長牙期間好好的注意。寶寶:第一顆乳牙冒出來的時間通常在寶寶6個月大到1歲之間。在你高興的同時,也意味着你的擔心要開始了。

因為寶寶全部20顆乳牙長齊的時間在寶寶2-3歲之間。但是寶寶的牙齒也牙齦是十分的脆弱,想要清潔可不能像大人一樣,用一隻牙刷使勁的刷,要保護小寶寶的小牙齒,可要有細心的步驟。

二、知道長牙症狀

俗語有云:“七坐八爬九發牙”,父母親常用此來評估寶寶的發展或發育是否有問題。家長常會擔心:“我的寶寶長牙時牙齦為什麼會紅腫呢?為什麼長了兩顆牙不整齊呢?是否因為缺乏鈣質的原因嗎?”諸如此類的問題常會困擾父母親。那麼寶寶長牙會有什麼症狀呢?

長牙是身體成長的自然現象,從理論上講並不會有任何其他病症。不過,長牙的過程就像種子從土壤裏面冒出來,必須突破一些障礙。

也就是説,在牙齒努力鑽出牙齦的時候,牙齦周圍難免會有類似傷口的地方,以至有不適的感覺。如果這個時候口腔清潔度不夠,那麼牙齦發炎的機率就會很高,而且還可能導致發燒。

多數寶寶在長牙時,長牙處會有紅、腫、熱、痛的局部反應,此外,長牙時牙牀易感覺不舒服,口水也會比較多,有些寶寶甚至會有輕微發燒、腹瀉或者牙牀有血腫,每個寶寶出現的症狀不同,有的寶寶在長牙時甚至不會有感覺。

三、清楚長牙順序

雖然每個寶寶的乳牙發育時間不會完全相同,但是總體來説,20顆乳牙的萌發順序還是有跡可循的。寶寶平均長牙年齡為出生後6到8個月,大概是從下面或上面門牙開始長,接着長側門牙,之後會跳過犬齒,先長第一乳臼齒,再長犬齒,而後再長第二乳臼齒。

以長牙時間來説,前面幾顆門牙長牙時間的間隔短,但後面比較大顆的牙齒,就需要較長的時間了;第一乳臼齒到第二乳臼齒,甚至需花上1年才會長完,而乳齒全部萌出完全大約是2歲半到3歲之間。

不過有些小朋友一出生就有牙了,此時的牙稱之為出生牙,傳統認為出生牙不吉利是毫無根據的;出生牙是正常的乳牙,只不過太早長牙,由於牙根還沒發育完全,牙齒會搖晃,容易被不小心吸進去,或造成餵母乳困難,多半會提早拔掉,但基本上説出生牙是不常見的現象不過家長不需太擔心。

四、注意長牙期的營養

我們先來説説礦物質鈣、磷,缺少他們,小乳牙就會長不大,堅硬度差,容易折斷;而適量的氟可以增加乳牙的堅硬度,不受腐蝕,不易發生齲齒。蛋白質是細胞的主要結構成分,如果蛋白質攝入不足,會造成牙齒排列不齊、牙齒萌出時間延遲及牙周組織病變等現象,而且容易導致齲齒的發生。

維生素A能維持全身上皮細胞的完整性,少了它就會使得上皮細胞過度角化,導致小寶寶出牙延遲,當維生素A缺乏影響牙釉質細胞發育時,就會使牙齒的顏色變成白堊色。而缺乏維生素C可造成牙齒髮育不良,牙骨萎縮,牙齦容易水腫“出血”。

維生素D的作用是增加腸道內鈣、磷的吸收並促使鈣、磷在牙胚上沉積鈣化,一旦缺乏時就會出牙延遲,牙齒小且牙距間隙稀。所以,媽媽們,要好好注意為寶寶的牙齒加道菜,添加需要的營養。

五、搭配好長牙期的飲食

寶寶的小牙齒長出來以後,就意味着寶寶要開始增加食物的種類了,寶寶終於開始吃輔食了。但是,很多的媽媽就產生的疑問,寶寶開始吃輔食了,要開始斷奶了嗎?又喝奶又吃輔食,如果以後寶寶不肯斷奶怎麼辦?餵母乳期間寶寶長牙了,接下來應該怎麼哺餵?需要戒掉母乳嗎?

其實,這個問題因人而異。現在很多寶寶都堅持喝母乳到1-2歲,而且還是媽媽親自哺餵,這些寶寶並非沒有長牙,但是寶寶本身就會用含乳的方式來吸吮,所以不至於傷害到媽媽的乳頭。當然,如果寶寶長牙後經常咬傷媽媽的乳頭,那就建議將母乳擠到奶瓶中來哺餵。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媽媽覺得母乳和牛奶是流質食物,所以誤以為喝完後不需要潔牙,其實,只要進食,那就必須清潔牙齒,如果奶垢得不到清除,一樣會囤積在牙齒表面和縫隙中,傷害到寶寶的牙齒健康。

六、警惕奶瓶性齲齒

奶瓶性齲齒是幼兒常見的口腔疾病之一。父母常任由幼兒吸吮奶瓶而進入夢鄉,放縱牙齒泡在乳汁、尤其是加糖的牛奶中,如此不良習慣久而久之,使整排牙齒髮生嚴重的齲齒,還會造成齒列不整。

要預防奶瓶性齲齒,每次喂完奶都要用白開水給寶寶漱口,或直接幫寶寶刷牙並清潔口腔。另外,切記不要讓寶寶含着奶瓶睡覺。

七、注意對牙齒的日常保護

很多寶寶喜歡啃手指甲或者咬衣角、袖口、被角及吮吸奶嘴等,在咬這些物體的時候一般總固定在牙齒的某一個部位,所以容易在上下牙之間造成局部間隙,時間久了,就容易形成牙齒局部的小開合畸形。

而且要注意不要讓寶寶經常磨牙,當寶寶正在長牙的時候,雖然家長已經能夠看到長出來的牙齒,但其實牙根還未長好,因為牙根至少需要2-3年的時間才能完全穩固,就像蓋房子的地基還未打好一樣。因此,如果此時寶寶經常咬太硬的東西,就可能使牙齒受傷或神經受損等,甚至牙齒的排列也會受到影響,比如長出暴牙等。

要讓寶寶擁有一口好牙,就必須從0歲開始幫寶寶養成清潔口腔的好習慣。從寶寶出生後開始喝奶起,最好堅持每次喝完奶都給寶寶清潔口腔,以紗布清洗或給寶寶用清水漱口均可。即便未添加輔食的寶寶對清潔口腔十分抗拒,每天至少也要在晚上入睡前清潔一次。

結語:長牙是每個寶寶都會經過的一段時間,寶寶快要長牙的時候,寶寶的牙齦會相當難受,出現很癢的情況,甚至會不知不覺的去咬一些東西,如果寶媽維護不當的話,寶寶的牙齦就可能會受傷,等寶寶牙齒長全時又會擔心牙齒不好,要想寶寶擁有一口健康的牙齒,媽媽們就要在寶寶長出第一顆牙齒時,就要懂得保護寶寶的牙齒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