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生活糜爛的高僧為何成為最尊貴的活佛

倉央嘉措出生於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西藏南部門隅納拉山下宇鬆地區烏堅林村的一户農奴家庭。家中世代信奉寧瑪派佛教。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被當時的西藏攝政王第巴·桑結嘉措認定為五世達賴的轉世靈童,同年在桑結嘉措的主持下在布達拉宮舉行了坐牀典禮。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被廢,據傳在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的押解途中圓寂。

私生活糜爛的高僧為何成為最尊貴的活佛

倉央嘉措3歲的時候就開始在巴桑寺里正式學習佛法,五歲開始學習文字,第一天就熟練的掌握了三十個字母,並能上下加字,逐一拼讀。7歲時學習佛法,8歲時開始學習《吐古拉》、《詩鏡註釋》等。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倉央嘉措被選定為五世達賴的“轉世靈童”,此時倉央嘉措已14歲。時年九月,自藏南迎到拉薩,途經浪卡子縣時,以五世班禪羅桑益喜(1663—1737年)為師,剃髮受沙彌戒,取法名羅桑仁欽倉央嘉措。同年十月二十五日,於拉薩布達拉宮舉行坐牀典禮,成為六世達賴喇嘛。

在布達拉宮,倉央嘉措受到嚴格監督學經修道,他常走出庭院散心,而那些年老的經師則亦步亦趨地跟隨着他,懇求他繼續學經,生怕被第巴責罵。倉央嘉措出身紅教家庭,紅教教規並不禁止僧侶娶妻生子,而黃教則嚴禁僧侶接近女色,更不能結婚成家。對於種種清規戒律繁文縟節,倉央嘉措難以適應。

倉央嘉措雖有達賴喇嘛之名,卻並無實權。第巴獨掌大權已久,達賴喇嘛只能作為傀儡存在。生活上遭到禁錮,政治上受人擺佈,倉央嘉措內心抑鬱,索性縱情聲色,這既出於他對自由與愛情的嚮往,也是他對強加的戒律和權謀的故意反叛。就像他那首著名的詩歌寫的:“住進布達拉宮,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薩街頭,我是世間最美的情郎。”據傳説記載,他一到晚上就化名達桑旺波,以貴族公子的身份,流連於拉薩街頭的酒家、民居,再後來,竟“身穿綢緞便裝,手戴戒指,頭蓄長髮,醉心於歌舞遊宴,夜宿於宮外女子之家。”

相傳倉央嘉措在入選達賴前,在家鄉有一位美貌聰明的意中人,他們終日相伴,耕作放牧,青梅竹馬,恩愛至深。倉央嘉措進入布達拉宮後,他厭倦深宮內單調而刻板的黃教領袖生活,時時懷念着民間多彩的習俗,思戀着美麗的情人。他便經常微服夜出,與情人相會,追求浪漫的愛情生活。有一天下大雪,清早起來,鐵棒喇嘛發現雪地上有人外出的腳印,便順着腳印尋覓,最後腳印進拉了倉央嘉措的寢宮。隨後鐵棒喇嘛用嚴刑處置了倉央嘉措的貼身喇嘛,還派人把他的情人處死(也有説法只是將情人驅逐出拉薩放逐到遠方),採取嚴厲措施,把倉央嘉措關閉起來。關於類似的浪漫傳説還很多,但都以悲劇而告終。

或許在佛門僧人眼中,他是一位私生活糜爛的喇嘛,但是在民眾的心裏他卻是一位灑脱、慈悲、深情、無爭,尊貴的活佛。他是活佛,以自己的方式驗證着佛法的精深,以自己的生命實踐着佛學的真義;他不僅沒有以教規來約束自己的思想言行,反而根據自己獨立的思想意志,寫下了許多纏綿的“情歌”。倉央嘉措雖已遠去,但他的情歌,直到今天還在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