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為何選擇無能的奕詝繼位 而捨棄聰慧的奕訢

在滿清的皇帝中,咸豐帝奕詝大概算是無能的了。不僅無能,還悲催;不僅悲催,還荒淫。

道光為何選擇無能的奕詝繼位 而捨棄聰慧的奕訢

説他無能,是因為在他的皇帝生涯中,他沒有做出半點政績,真的是半點都沒有;説他悲催,是因為他在位期間,外憂內患,連綿不休,外有英法聯軍發動的鴉片戰爭,一直打進北京城,內有洪秀全發動的太平天國起義,讓滿清喪失了半壁江山;説他荒淫,是因為他迷戀美色,貪戀美酒,把身體搞得病怏怏的,依然不思悔改,最終因此命喪黃泉。

相比之下,他的六弟奕訢就強多了。奕訢不僅懂得跟洋人談判,還懂得聯合嫂子慈禧發動“辛酉政變”,奪得大權,而且在後來的洋務運動中,還擔當了領袖的角色。可以説,不管是從眼光,謀略,還是從做事的能力來看,奕訢都要甩咸豐八條街。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奕訢比奕詝強那麼多,為何他們的老爸道光皇帝要選擇無能的奕詝繼位呢?

在正史的記載中,當然是因為奕詝為嫡子,理所當然要繼位。可是熟悉清朝歷史的朋友都知道,清朝似乎不太講究這個,他們的規則是:立賢。掰開指頭數一數,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哪個是嫡子呢?都不是。

在野史的記載中,給出了兩個小故事,為上面的問題作出瞭解答。

第一個故事:每年春天,道光皇帝都會帶領着皇子們外出狩獵。大家知道,滿人比較看重騎馬射箭的功夫,入主中原後,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也沒有丟。所以,跟隨皇帝老爸外出狩獵,事實上是一個展示自己騎馬射箭功夫的好機會。

奕詝有個老謀深算的師傅。他知道奕詝在騎馬射箭上完全不是奕訢的對手,於是就提前告訴奕詝,一箭也不要發,一個獵物也不要捕獲。如果皇帝問起,就如此如此回答。

狩獵的當天,奕訢收穫頗豐,道光十分高興;然後他看到奕詝顆粒無收,不禁皺起了眉頭。他忍不住問奕詝:為何一無所獲呢?

奕詝按照事先準備好的答案,正氣凜然地説道,春天正是動物們受孕的季節,好多動物都懷着寶寶了,我實在不忍心殺死它們。

道光皇帝被這個答案驚着了,他驚呼,我靠,太仁義了,“此真帝者之言”。

而原本的勝利者奕訢,就成了兇殘的反面教材。

第二個故事:話説,道光皇帝病重時,把奕詝和奕訢這哥兒倆叫到病榻前,要考考它們治國安邦的真本事。

和上次狩獵一樣,奕詝的師傅知道他不是對手,就暗授機宜,讓他只需要如此如此,就可立於不敗之地。

在道光皇帝的牀前,面對道光拋出的一個個問題,聰慧的奕訢對答如流,讓道光十分滿意。可是,讓道光更滿意的,卻是奕詝。是因為奕詝的答案更高明嗎?當然不是。

事實上,奕詝一個問題都沒有回答,他只顧着在那裏不停地哭泣呢。

道光心想:我靠,我都病得這麼厲害了,奕訢的思路還那麼清晰,這是完全沒把我的病放在心裏啊。你再看奕詝,都悲傷得失態了,真是個大孝子啊。好,接班人就定奕詝了。

以上兩則故事,當然只是野史記載。但至少在兩個方面,它道出了真情:第一,道光皇帝確實是個糊塗蛋;第二,咸豐帝奕詝確實是個笨蛋。

於是,最終,糊塗蛋選擇了笨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