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四公子之一張伯駒生平簡介與結局如何?

張伯駒(1898—1982),字家騏,號叢碧,別號遊春主人、好好先生,河南項城人。

民國四公子之一張伯駒生平簡介與結局如何?

1898年(光緒二十四年)3月14日生於官宦世家,系張錦芳之子,袁世凱的表侄,過繼其伯父張鎮芳。張伯駒先生一生醉心於古代文物,致力於收藏字畫名跡,從30歲開始收藏中國古代書畫,當初僅為愛好,曾買下中國傳世最古墨跡——西晉陸機《平復帖》、傳世最古畫跡隋展子虔《遊春圖》、唐代大詩人李白的《上陽台貼》等等,經他手蓄藏的中國曆代頂級書畫名跡見諸其著作《叢碧書畫錄》者便有118件之多,被稱為“天下第一藏”。張伯駒先生從小就接受中國傳統文化的薰陶,他看的書多得難以勝數。

紮實的文學功底,造就了他多才多藝的文化底藴。由於他天資超逸,便利用一切閒暇時間,寫下了大量古體詩詞和音韻、戲曲論著,主要著作有《叢碧詞》、《春遊詞》、《秦遊詞》、《霧中詞》、《無名詞》、《續斷詞》和《氍毹紀夢詩》、《氍毹紀夢詩注》、《洪憲紀事詩注》及《亂彈音韻輯要》、《叢碧書畫錄》、《素月樓聯語》等。另外,張伯駒對中國書法藝術的研究,造詣頗深,著有《中國書法》一書;他本人亦擅長書法,其書法源學王羲之《十七帖》,融真、草、隸、篆、於一爐,晚年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用筆飄逸,如春蠶吐絲,被人稱為“鳥羽體”。為繼承和發展中國古典藝術,建國初期,張伯駒創辦北京古琴研究會、京劇基本藝術研究社、中國書法研究社、詩詞研究社,直至臨終前,還對中國韻文學會籌備事宜念念不忘。曾任故宮博物院專門委員、國家文物局鑑定委員會委員,吉林省博物館副研究員、副館長,中央文史館館員,任燕京大學國文系中國藝術史名譽導師,北京中國畫研究會名譽會長,中國書法家協會名譽理事。張伯駒一生捐獻的國寶,在當時便有人估計已高達億元之巨,但隨着人類文明的進步,又何止這個數目,他的大儒景行、菩薩慈行、高道善行是中國文化藝術史上一座無法逾越的豐碑。

張伯駒先生的父親張鎮芳,字馨庵,河南項城秣陵鎮閻樓村人。他是光緒三十年進士,袁世凱哥哥的內弟,歷任天津道、長蘆鹽運使、直隸按察使、河南提法使等職。是清末民初非常活躍的人物。張伯駒先生自幼天性聰慧,7歲入私塾,9歲能寫詩,享有“神童”之譽。曾與袁世凱的幾個兒子同在英國人辦的一所書院讀書。畢業後,張伯駒進入袁世凱的陸軍混成模範團騎兵科受訓,並由此進入軍界。後曾在曹錕、吳佩孚、張作霖部任提調參議等職(皆名譽職)。因不滿軍閥混戰,1927年起投身金融界。歷任鹽業銀行總管理處稽核,南京鹽業銀行經理、常務董事。秦隴實業銀行經理等職。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一度去西安,後致力於寫詩填詞。抗戰勝利後,曾任國民黨第11戰區司令長官部參議、河北省政府顧問、華北文法學院國文系教授,故宮博物院專門委員,北平美術分會理事長等職。

1947年6月在北平參加中國民主同盟,任民盟北平臨時委員會委員,參加北大學生會助學運動、反迫害、反飢餓運動、抗議槍殺東北學生等愛國民主運動。北平解放後,曾任燕京大學國文系中國藝術史名譽導師、北京中國書法研究社副社長、北京京劇基本藝術研究社副主任理事、北京棋藝研究社理事兼總幹事、北京中國畫研究會理事、北京古琴研究會理事、文化部文物局文物鑑定委員會委員、公私合營銀行聯合會董事、第1屆北京市政協委員、中國民主同盟總部財務委員會委員、文教委員會委員、聯絡委員會委員。1956年加入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1958年劃為右派分子(1980年平反)。1962年起任吉林省博物館副研究員、副館長。“文化大革命”中遭到迫害和誣陷,1972年,周恩來得悉後,指示聘任他為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

晚年還擔任過北京中山書畫社社長、北京中國畫研究會名譽會長、中國書法家協會名譽理事、京華藝術學會名譽會長、北京戲曲研究所研究員、北京崑曲研習社顧問、民盟中央文教委員等職。1982年正月,參加宴會歸來的張伯駒突患感冒,被送進北大醫院,因所謂“級別不夠”不能住雙人或單人病房,張伯駒和七八位病人擠在一個病房,不時有重病號抬進來,死的人被拉出去,心緒不安的老人便要回家,2月26日,等到女兒終於拿到同意調換醫院的“批令”時,張伯駒卻不幸離開人世,享年84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