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功夫的實戰能力究竟有多強?

國外曾作過一組測試,李小龍的出拳力度是 277千克,而空手道的出拳力度可以達到 370 千克,跆拳道的出拳力度是 416 千克,拳擊能產生的力度是453千克,從這個數據來看,似乎中國功夫在打擊力度上是最弱的了。

中國功夫的實戰能力究竟有多強?

據説很久以前,少林寺的和尚通過禪修和刻苦的鍛鍊,終於創出了流傳千古的中國功夫。天下功夫出少林,經過後人不斷的研修和演變,又發展出不同的流派,如今中國功夫在銀幕上更是了得,很多外國人覺得凡是穿功夫服的中國人都是武林高手,只要一揮手就能揚起千層浪,一跺腳整塊地皮都能飛起來,其不可思議的程度簡直可以與歐美的魔幻大片相媲美。您還記得當年李安導演的《卧虎藏龍》嗎?那是老外公認的最棒的中國功夫片,片中章子怡等人在林中和城牆下的打鬥被譽為史上最精彩的十場打鬥之一,同時這部影片也被老外賦予了另一個稱呼——“年度最佳魔幻片”。看到了嗎,在老外眼裏真正的中國功夫,與其説是一種武功、運動,倒不如説是魔法、特異功能更為恰當。

雖説有些誇張吧,但如今影視劇看到的中國功夫確實有些離譜,像甄子丹執導的《龍虎門》,據説裏面很多鏡頭都是真招實打的,但結果拍出來怎麼看怎麼像是假的,至於其他的一些電影就更離譜了,動不動就飛身上房,高來高去如履平地,舉手投足之間,強敵灰飛煙滅,這就是傳説中的功夫嗎?

那麼真正的中國功夫是什麼樣的呢?

其實中國功夫是一種中國文化的體現,它是百種文化底藴和實戰中的技巧結合在一起的一種演變。而電影本來就是一種藝術,它肯定會把一些東西誇大、誇張化,但是不代表説沒有這樣的現象或者説沒有電影中提到的某種功夫。電影更重要的是一種意境,簡單點説,一推掌就看見水中千層浪激起來,那是電影的誇張,但是真正功夫中的推掌還是有一定的威力的,雖然未必有那麼誇張,但推起一缸水還是沒問題的。

此外中國功夫中有一部分講究快,“指如疾風,勢如閃電”,這有點誇張,但出手快過眼鏡蛇的攻擊速度倒是有可能的,而且出手比眼鏡蛇快的人,其實也沒有什麼大不了。在非洲,土著抓蛇的時候,他們的手都比眼鏡蛇快,一下子就能抓住蛇的喉嚨。此外前陣子還有報道説,一個小女孩,空手就能把一塊鐵條給劈斷了,而手一點問題都沒有,您想想估計這個功伕力道要是練出來,也是蠻可怕的。

説到空手劈鐵條,不管是劈鐵條,還是開磚頭,在中華武術中練習手掌的功力都是相類似的,但您看準了可不是鐵板,要是鐵板一塊,那可是劈不斷的。就算是鐵條也得是相對薄一點的長條形的鐵條,要是太寬了也是劈不斷的。雖説經過鍛鍊的人,在這方面要比常人強,但您別忘了任何東西都是有極限的,不可能達到無限大的厚度還能去劈斷。而且常年地進行這樣專業的系統的訓練,還會導致手掌發生變化,最嚴重的有骨骼合攏現象出現,就是骨頭縫消失了,骨關節變為一體。

那麼常年練武的人,攻擊力到底有多大呢?國外作過一組測試,李小龍的出拳力度是277 千克,而空手道的出拳力度可以達到 370 千克,跆拳道的出拳力度是416 千克,拳擊能產生的力度是 453千克,這就相當於一個大鐵錘向下重擊的力度了。相比之下,從這個數據來看,似乎中國功夫在打擊力度上是最弱的了。

堂堂國術,竟然在世界各種搏擊術中是攻擊力最低的,這也太讓人難以接受了,但您先彆着急,咱們中國有句老話不知道您聽説過沒有,叫做“手是兩扇門,全憑腳打人”。通過這句話您就可以看出來,咱們中國功夫更多的是比較看重腿部的力度。當然就世界範圍來説,説到腿,很多人認為泰拳當中的腿法要更厲害些。

但是從技術體系上講,首先泰拳跟咱們的武術比較接近,再有一點是泰拳運動員的技術。他們的特點是功力比較強,所謂的功力,就是他們的腿、肘、膝硬度比較大,在這一方面,他們的特點是逼壓式的打法。前幾年説實話,咱們的散打選手還真打不過人家,人家的功力,人家壓迫式的打法,我們隊員是很難適應的,經常屬於被動挨打的地位,不過這幾年慢慢適應了,隊員的水平、功力也都有所提高,所以這幾年的對抗賽相對來説,好了一些,我們也可以利用自己的特點,如揉、抱、摔等技術的運用,給泰拳選手造成有效的打擊。

其實高手過招,除了力道之外,還更看重的是巧勁、寸勁,像中華武術當中,有很多的招式套路,往往就是利用這些寸勁來出奇取勝的,比如説常見的太極拳就是典型的四兩撥千斤,以巧勁取勝,還有一直被傳得神乎其神的點穴,也是靠有效的局部打擊,來克敵制勝的。

但是目前我們所瞭解到的中國功夫,很多還是在小説和影視劇的層面上,很少有人真正見過中國功夫的對決到底是個什麼樣子。拋開散打比賽不算,現今能找到的真正意義上的功夫對決,估計只有1954年在澳門的一場比賽了。

1954 年 1 月17日,香港兩個頂極的武林高手,太極派掌門人吳公儀與白鶴派掌門人陳剋夫,在澳門舉行了擂台比賽,真實的對打只持續了兩分鐘。“第一回合開始公儀用七星勢,快步跳躍,陳剋夫則採用白鶴拳對敵的雙手向前架式,互相對峙。陳先攻,用遊鬥之法,一觸即退,保持距離,不讓吳近身施展太極的長處。吳於稍探陳虛實後,便採用以靜制動,等對手一近,就擊其前臂麻穴,雙手輕如打棉花狀態。戰至不久,吳穿破陳的護手,擊中陳面,陳立即使出白鶴拳的‘豹子連環手’密集進攻,猛攻十多招,拳拳打近吳面部,逼吳至繩邊。吳閃身出繩間,瞬間以‘翻身撇身追’掛擊,陳鼻部中拳流血,吳連環追擊,雙方以中路架式對打。由於陳鼻流血不止,染滿白衣,評判主任何賢急忙鳴鐘。這個回合本來應是五分鐘,只打了兩分鐘就停。休息時何賢見陳血染徵袍,問他還繼續否?陳表示流鼻血並不要緊,休息後可繼續再戰。第二回合,陳仍採取急攻戰略,吳則減少走動幅度,以逸待勞,陳繞步走了半圈,即使出‘白鶴兜羅手’閃電擊中吳的腰部,但吳的太極最善於小圈子貼身短化,不單沒有受傷,反而借力抽空左手,右手使出‘肘底看槌’擊中陳的胸部,跟着重擊陳右前臂,致令陳右手失去戰鬥能力,不得不高腳踢吳。吳以陳此舉乃屬犯規,於是以牙還牙,用左分腳反擊。裁判見兩人似乎都動了真火,生怕再打下去會出事,有違慈善本意,即由評判主任按鍾叫停,此回合只打了一分鐘。經評判團緊急商量後,決定戰果為雙方不勝,不和,不敗而告終,結束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