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和珅倒台的原因 為何在乾隆駕崩後立即倒台!

慶四年正月,太上皇乾隆駕崩;正月十三,嘉慶帝宣佈和珅的二十條大罪,下旨抄家!和珅為何在乾隆駕崩後立即倒台?

揭祕和珅倒台的原因 為何在乾隆駕崩後立即倒台!

和珅步步高昇之路——乾隆四十年(二十五歲),直(值)乾清門,擢御前侍衞,兼副都統。

次年(二十六歲),遂授户部侍郎,命為軍機大臣,兼內務府大臣,駸駸鄉用。又兼步軍統領,充崇文門税務監督,總理行營事務。

四十一年(二十六歲)正月,授户部侍郎。三月,在軍機大臣上行走。四月,授總管內務府大臣。八月,調鑲藍旗滿洲副都統。十一月,任國史館副總裁,賞戴一品朝冠。十二月,總管內務府三旗官兵事務,賜紫禁城騎馬。

四十二年(二十七歲)六月,轉户部左侍郎,並署吏部右侍郎。十一月,兼任步軍統領。

《和珅年表》

世界上,任何兩個人,包括夫妻、父子、君臣、親友等等,之所以能夠一拍即合,互相關愛,親密無間,或者聯手合作,配合默契,形同一人,肯定都有其雙方面的主客觀原因。凡是有這種特殊親密關係的人,都是“不正常”的。不然,就是“正常”的,也就是“普通”的、不遠不近的關係了。兩方面只要缺少一方面的因素,這種親密的關係就不可能形成;如果中途失去一方面的某些因素,已經形成的緊密關係,也會逐漸鬆懈,進而消失,甚至反目成仇。

縱觀乾隆皇帝與和珅之間的關係,這種關係無疑屬於不正常。要解開他們兩人之間這種“不正常”關係之謎,就應該從他們雙方的主客觀因素入手。

首先確定一點:開始階段,和珅的態度是“主動迎合”,有展示自己、表現自己的因素。乾隆的態度是興之所至,“偶然垂顧”,事先並沒有想到要在侍衞中間尋找、物色、提拔一名大臣。因此開始階段,一個比較主動,抱有希望;一個只是隨意應付,甚至僅僅只是為了打發空閒的時間。

現在咱們來看看乾隆皇帝與和珅兩人各自的優缺點。這些優缺點,對自己來説,就是主觀因素;對對方來説,就是客觀因素。他們兩個人能不能緊密地結合、親密地合作,就取決於雙方的主客觀因素。

乾隆和康熙,都是中國歷史上做皇帝時間最長的人:在位六十多年(康熙在位六十一年,乾隆在位整整六十年,但是“禪位”後又當了三年有實權的太上皇)。在清代,他們又都是“開拓疆土”最為成功的人。乾隆比他爺爺更勝一籌的是:他不但推崇、發揚尚武精神,而且推崇、提倡文化修養。他不但精通漢文化,還精通蒙文、藏文甚至懂得維吾爾文;他會作詩,會寫正草隸篆四種字體,還特別善於欣賞、鑑定歷代書畫……可以説:他的確是一個文武全才的皇帝。

儘管他喜歡女色,貪圖享受,但是他不像明代的君主那樣,因為愛好女色而荒廢朝政,寵信奸佞,甚至把朝政放手讓陰險毒辣的流氓惡棍太監去管理。也可以這樣説:有清一代,所有的皇帝,都不像明代後期的皇帝那樣不把社稷江山放在心上。明代有三十年不理朝政的皇帝;清代的皇帝大都比較“勤政”,就連熱衷於聲色犬馬的咸豐皇帝,在他已經病得吐血的時候,也還是關心朝政的:自己沒有力氣和精神了,就讓懿貴妃、也就是後來的慈禧太后“替”他“幫”他看本章,用指甲劃出痕跡,然後再由皇帝來看、來作決定。——對一個病人來説,能做到這樣,也算是頗不容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