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解密:參加俄國“十月革命”的中國礦工

1915年,20歲的張川林因赤貧如洗,應徵到俄國做苦工。張川林來到烏克蘭哈爾科夫附近的一家煤礦當礦工。1917年冬的一天,礦上來了一個俄國人。他用通俗易懂的俄語,深入淺出地對中國礦工進行宣傳,他説天下工人是一家。此人原來是布爾什維克黨員,他動員工人蔘加布爾什維克,幫助俄國工人推翻克倫斯基資產階級臨時政府,為勞動人民爭取自由民主,大家一起過好日子。那時,大多數華工不懂俄語。年輕的張川林機靈,記性好,不但聽得懂,還能説幾句。他覺得這人説得有道理,第一個報名參加了布爾什維克,並且動員同胞參加。在他的鼓動下,幾乎全體工人都打起包裹跟着布爾什維克走了。他們被編入紅十三軍四十二師第一旅第三連,最年輕的張川林被推舉為連長。從此,張川林就帶着這一百幾十名兄弟,在烏克蘭境內輾轉作戰整整4年。

歷史解密:參加俄國“十月革命”的中國礦工

不久,張川林連隊開到波爾巴斯和敵人遭遇了。張川林騎着一匹大白馬,在戰場上指揮自己的連隊。他伏在馬身上,抱着馬脖子,在槍林彈雨中衝殺,突然,他感到一陣熱氣通過背部,接着身體失去平衡,一下子栽下馬,可一隻腳還絆在馬鐙上,幸虧大白馬發覺背上的人遭遇不幸,慢慢地停了下來,還不斷地望着主人。張川林知道槍彈穿過後背了,這時敵人從背後追來了,他掏出手槍對準自己前額準備自殺成仁,忽然又想咳嗽一下試一試,他咳嗽了幾聲,結果沒有感到內臟的疼痛,斷定自己還有救,立刻收起手槍,勉強使盡力氣爬上馬背,飛奔回團部。到團部時,鮮血竟流了一靴子。團長急派人送他上救護車。張川林不忘叮囑團長保留和飼養大白馬,到歸隊時再交給他。經過檢查,才知道子彈穿進了張川林的肩胛骨,子彈鑲嵌在右肩骨頭罅隙裏。那時醫療條件差,醫生只能醫好他背上的傷,子彈卻無法取出。張川林的右臂像灌了鉛一般沉重,疼痛難忍,他急着回前線。一天,他實在受不了了,遂咬緊牙齒,用左手使勁揉搓傷口,摸到子彈後,用盡全身力氣向外一擠,子彈就和膿血爛肉一起冒了出來。張川林滿頭佈滿黃豆般大的汗珠,差點昏死過去。傷員立刻喊來護士,護士含淚給他傷口裏塞入一包藥布。

張川林歸隊後不久,十三軍在敵我力量懸殊的情況下,步步後撤,一直退到傑巴爾茨沃。一天,偵察兵突然報告他:前面發現了一支敵人騎兵,眼看就殺來了。張川林遠遠望去,只見約有2000多個哥薩克騎兵漫山遍野地衝殺而來。張川林見情形緊急,就根據騎兵特點,命令戰士們迅速在山頭佈置好機槍,然後叫整個連隊所有的戰士一對對地、背靠背坐在地上,這樣馬刀不易砍到,並且還便於射擊敵人馬肚子和馬腿。這個辦法立刻被其他幾個連隊接受了,他們也模仿張川林連隊的辦法向哥薩克騎兵開了火。一場惡戰之後,敵人的騎兵被打退了,僅生俘的敵人就有100多名。

張川林始終記得入伍時首長講話:要節省每一粒子彈,愛護每一戈比的財產。在連隊,張川林也時刻用這句話教育戰士。戰士們對一切軍備、槍械十分愛惜,只要能用的東西,都隨身攜帶着。

張川林治軍嚴肅,深得百姓擁護。他們連軍紀比較好,經常義務幫老鄉乾重活,發現誰對百姓態度粗暴,或者要吃要喝,就給予嚴格處分。所以,張川林連隊無論經過烏克蘭城市還是鄉村,到處都受到老百姓歡迎。有時,他們為了避免打擾老百姓,就露營,而老鄉堅持請他們入屋安歇,並且還拿出自己精心保藏的食物招待他們。如果他們想要買什麼,只要老鄉家裏有或者能夠找到的,都樂意賣給他們。

1919年夏秋之間,在張川林的生活中增添了難忘的一頁:團長給張川林頒發了一枚獎章。在頒獎的時,團長表揚張川林把隊伍帶得很好,戰士們非常愛護武器和部隊財產,從連隊成立以來,沒有申請過補發任何軍需物品,連他們的飯鍋都是補過好幾次繼續使用的。最後團長深表感激地説:“中國戰士真拿我們蘇聯人民的日子當自己的日子過。”

1919年末,張川林帶着連隊去打弗蘭格爾的同黨——馬赫諾無政府主義者匪幫。馬赫諾是俄國無政府主義史和蘇俄內戰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很早就因參加政治活動而被判刑,後來徹底接受了巴枯寧和克魯泡特金的無政府主義理論。蘇俄內戰時期,馬赫諾領導烏克蘭起義軍同南俄白軍作過不妥協的鬥爭,又因與布爾什維克政見不同而爆發衝突。馬赫諾匪軍裝備的300輛機輪車,具有極大的機動性,變化神速,風馳電掣,使步兵、炮兵甚至騎兵都黯然失色。

在一次敵我懸殊的戰鬥中,張川林和一些同志不幸落到敵人手裏。他們被剝光了衣服丟在冰天雪地裏。好不容易才死裏逃生歸隊。1920年夏秋之間,張川林和夥伴們徹底消滅了馬赫諾匪幫。

紅十三軍在斯塔爾科和諾維科,轉入反攻追擊弗蘭格爾,一直把他趕到克里木半島。弗蘭格爾盤踞島上,大批地設下用帶刺的鐵絲編成的絆馬索阻擋紅軍騎兵。紅軍部隊在幾次進攻失敗後,想出一個辦法:製造了大批長嘴剪刀,發給每個戰士。張川林的連隊就參加了這場激烈的戰役,戰士們冒着槍林彈雨,手拿長嘴剪刀向前挺進,邊戰邊衝,見到絆馬索就剪斷,弗蘭格爾的最後法寶被降伏了。接着,紅軍騎兵山呼海嘯般衝入克里木半島。敵軍防線——彼列科普工事陣地冰消瓦解了,弗蘭格爾的軍隊被粉碎了,殘餘匪軍狼狽地乘船順着黑海跑,克里木半島解放了。

1920年末,見到紅色政權日益鞏固,白匪軍叛亂被平息,帝國主義干涉軍相繼撤退。張川林和一些中國戰士在此年光榮復員。

復員後的中國紅軍戰士們,都得到了有保障的生活和工作,他們享受到了蘇聯政府的親切關懷。張川林領到了紅色游擊隊隊員證,拿着它可以在蘇聯全國各地優先乘車,無論在配給糧食和其他方面,處處受優待。在波爾塔瓦,張川林還領到一棟住宅,蘇聯政府委託他經營"紅色游擊隊"食堂,給他派了100多員工,這食堂的規模很大,另外還附設了洗衣房和商店。張川林和當地的蘇聯居民結成親密的朋友。

1932年,離開家鄉17年的張川林,離開蘇聯,通過日軍層層封鎖,回到祖國。他滿懷回家和家人團聚的熱情和希望,回到了東北。誰知家鄉已被日軍佔領。張川林用自己在蘇聯積攢下的3000多大洋,買了1支槍和300多發子彈,和一位姓耿的同志帶領一夥老鄉上山打游擊,與侵略者誓死鬥爭。新中國成立後,張川林過上了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