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史古代科舉考試為何不是“一年一考”?

今天是2017年大學聯考的第二天,自1977年恢復大學聯考以來,一年一度的大學聯考大多都安排在夏天。在中國古代,最重要的考試無疑是科舉考試,古代的科舉考試為什麼不是"一年一考"而是每三年舉行一次?古代"大考"的考試時間為什麼一般都在春季或秋季?"春闈"、"秋闈"與古人信奉的"春者,出也,萬物之所出"、"秋者,物皆成象而聚"的觀念有什麼關聯?

野史古代科舉考試為何不是“一年一考”?

古代科舉考試為何不是"一年一考"?

《周禮》:"三年則大比,考其德行、道藝"

自隋大業二年(公元606年)出現"科舉"後,除了唐、五代和北宋前期,基本上每3年考一次,宋英宗趙曙在位時正式確立了三年開科一次。《宋會要輯稿·選舉一》記載,宋英宗在治平三年(公元1066年)十月六日,"詔禮部貢院,今後每三年一開科場。"

三年開科一次,古人稱"三年大比",這種考試製度一直沿襲至清末。"三年大比"制的確立,應該是受先秦時期相關做法的影響。據《史記·五帝本紀》記載,舜對自己任用的禹、后稷、皋陶等22名官員,首創"三歲一考功,三考絀陟"的考核辦法,每三年考核一次,根據三次考核成績決定升降,這是中國最早的"三年考"記載。

周代時,"三年考"已出現於學生考試中。據《周禮·地官》"鄉大夫"條:"三年則大比,考其德行、道藝,而興賢能者。"這段話的大概意思是,每隔3年舉行一次大考,對在校學生的思想品德和知識水平進行考查,從中選拔出品德優秀、才華出眾的人。

舜的"三歲一考功"和周的"三年則大比"是否屬實?歷史上一直有不同説法,但"三年大比"在科舉考試中長期流行則是不爭的事實。那麼,古代為什麼不像現代大學聯考一樣"一年一考"?根本原因是"三年考"已能滿足和適應各朝對人才的實際需求,"一年一考"反而效果不佳。如唐朝和之後的五代時期,每年的會試能及第的人數很少,有時只有三四人,後梁前期一兩年甚至無人應試。

當然,"三年大比"也會影響人才選拔的效率。為了彌補週期過長的缺憾,古代朝廷會通過"制舉"、"恩科"等特種考試來作調整,以突破"三年一考"的制約,給"等不及"的優秀學子提供機會。

古代"大考"一般安排在哪天?

《新唐書》:"十一月為選始,至春乃畢"

在科舉時代,除大考年限規定與現代大學聯考有所不同外,考試日期的安排上也有很大差別,科舉考試一般都安排在春季和秋季。據《新唐書·選舉志下》,隋朝科舉,"十一月為選始,至春乃畢。"從初考到終考,前後大約三至五個月。除了特殊科目以外,一般都嚴格遵守這一規定,誤期不補。

隋朝才子杜正玄就曾因主考官的原因耽誤了當年的科舉考試。據《北史·杜銓傳》,開皇十五年(公元595年),杜正玄應試隋朝最高級別"秀才科",初試成績優秀被錄取,複試卻因主考官、時任朝廷左僕射的楊素拖延,過了吏部規定的考試日期。杜正玄儘管複試成績依然優秀,最後仍被退回,只好次年再考。

古代科舉考試一般實行三級考試,如宋朝有州試(解試)、省試、殿試;明清時一般分為鄉試、會試和殿試三級。也有實行四級考試的,如與南宋對峙的金朝,便分為鄉試、府試、會試和殿試四級。但不論是三級考還是四級考,考試日期一般都不會安排在夏季。

在宋朝,相當於明清時鄉試的解試一般安排在秋八月,當月十五引試入場;省試,南宋孝宗時正月十五引試入場,淳熙十六年(公元1189年)改為二月七年級引試入場。殿試原則上安排在春三月,後為照顧四川等偏遠地區考生,先後推遲到四月或五月。金朝規定的科舉是四級考試:鄉試安排在春三月,府試安排在秋八月,會試放在次年,於正月二十日開考,殿試則於三月二十日進行。

元、明、清三朝考試時間已相對固定。元朝的鄉試安排在秋八月二十日開始,會試安排在次年的春二月七年級;之後是殿試,日期是三月初七。明朝鄉試一律定在子、午、卯、酉年的秋八月初九至十五日,故稱"秋闈",也稱"正科",與非常規的"恩科"相區別。會試安排在次年,即醜、辰、未、戌年的春二月初九日至十五日,又稱"春闈",因由禮部主持,故亦稱"禮闈"。殿試又稱廷試,明初規定在春三月七年級進行,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起,改在春三月十五日。清朝科舉考試日期安排與明朝基本相同,但執行起來更加嚴格、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