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演義裏挺牛的華雄:他究竟是死於何人之手?

三國演義中,華雄的出場頗為熱鬧。當諸侯起兵的消息傳到董卓帳下,呂布是第一個挺身而出的人,可是這時候卻有一個陰沉的聲音在後面唸了一句成語:

在演義裏挺牛的華雄:他究竟是死於何人之手?

“割雞焉用牛刀?”

這話是有出處的,出處便是那儒家的大聖人孔子。話説孔子曾來到一個叫做武城的小地方,聽到了絃歌之聲,原來正是孔子的弟子言偃治理着那個地方。孔子就笑了,説殺個雞還用得着牛刀嗎?

這此處,説這句聖人之語的人卻不是什麼儒家弟子,而是西北大漢華雄,他的意思卻也簡單,呂布你是咱西北第一大將,豈有一開場就出去的道理?且放寬心在家裏頭坐着,待俺出去與那些關東的書呆子們會上一會。

華雄敢説這個話,自然就有他的自信。接下來第一個與他過招的就是十八諸侯之一鮑信的弟弟鮑忠,帶着三千人來搶關。但結果卻是一照面就被華雄手起刀落、斬於馬下。

第二個過招的,那就是江東之虎孫堅了。孫堅的手下,此時已有程普、黃蓋、韓當、祖茂四大將。華雄的副將胡軫出來應戰,沒一會就被程普給挑了。

看起來孫家軍能耐不小,這時華雄便來一出夜襲,恰好孫堅自家後方出亂子,那沒腦子的袁術居然給他斷糧,結果江東兵團就亂了,混戰中孫堅只能把自家佩戴的紅色頭巾給部將祖茂,引開華雄的追殺,結果是祖茂戰死,孫堅的部隊也吃了大虧。

第三個過招的,那就是袁術的手下俞涉了,沒三個回合便被華雄給斬了。

第四個,則是冀州刺史韓馥的手下潘鳳,提着大斧出去,沒一會來份報告説又被華雄給砍了。

連吃四場敗仗,這華雄的戲份不可謂不重,可他畢竟只是個陪襯,這時關雲長便上場了,曹操遞給他熱酒一杯,雲長説一句台詞:

“酒且斟下,某去便來。”

飛身上馬,只聽得喊聲大振,他便回來了,丟下華雄的人頭,舉起酒杯,那酒還尚且温着呢!

這一段演義寫得極是精彩,可背後的真實史實又如何呢?

首先第一點,演義説華雄的副將胡軫被程普給挑了。胡軫是誰?官拜東郡太守、實際的軍職是大都護,手下都有誰呢?頭一個便是呂布,第二個則是華雄。也就是説,胡軫實際上是呂布、華雄二人的上司。而且,胡都護也沒陣亡在與孫堅的戰事中,他一直活到了192年,那時節華雄早就死了,董卓也死了,是王允與李傕在長安城下對陣,胡軫和當時的另一員名將徐榮一起出去對付李傕,結果是徐榮戰死,胡軫卻反水,與李傕合兵反攻長安。

所以,胡軫不可能死在汜水關下。

第二點,演義又説華雄斬了鮑忠等一番武將,自然這就純屬演義小説“三分虛構”的部分了,不管是鮑忠,還是俞涉潘鳳,都子虛烏有。唯一真實存在的便是祖茂,但史實中,與祖茂對敵的是董卓兵團,卻不是華雄,而且單從文字看,祖茂似乎也並未在這場戰役中犧牲。

所以,華雄其實並沒有什麼出色的戰績。

第三,那就是關羽了。此時的關雲長,正和劉備在公孫瓚那邊廝混,而公孫瓚壓根就沒來洛陽前線。

實際上,一切只是戲份而已。唯一的真實之處,那就是華雄死了,和演義恰好正相反,他沒有打敗孫堅,反而是被孫堅打敗了。而為什麼華雄會死呢?不是因為曹操的温酒,而是因為董卓軍團的司令官胡軫(演義中是華雄的副將,一上場就被殺)和大將呂布關係既不和睦,軍中內亂之際,孫堅發動了一場突襲,結果胡軫和呂布都跑了,華雄卻倒黴了。

呵呵,原來劇情是相反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