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殯時為何那麼多人抬棺材?並非因為棺材重

公元1820年(嘉慶二十五年),清朝嘉慶帝在河北承德避暑山莊駕崩。由於嘉慶帝死的太突然,大臣們急的手忙腳亂,除了沒有找到立儲祕旨外,最關鍵的是根本沒有為嘉慶帝準備棺材,這時候正是盛夏,天氣很熱,大臣們緊急找棺材安放皇帝遺體。找來找去,終於從故宮的內務府找到了楠木板材,緊急製作成棺材,然後運往承德。

出殯時為何那麼多人抬棺材?並非因為棺材重

經過7天的快馬加急,棺材運到了承德,嘉慶帝屍體最終得以安放進棺材裏面,然後才把裝屍體的棺材運回北京。嘉慶帝的棺材被稱為“大行皇帝梓宮”。沿途僱用了大量的抬棺槓夫。當時有32人抬棺,有80人抬棺,也有128人抬棺,看道路的寬窄而定。經過十多天的行程,“大行皇帝梓宮”被運回了故宮,放在乾清宮裏面。據説前後的抬棺槓夫人數達到了7920人,為何要動用這麼抬棺人呢?

第一個原因:古代封建社會的等級制度決定的。古代的喪葬制度規定老百姓死後,沒錢的人家可能就2個人抬,有錢人家可能就是8槓(8人抬)、16槓(16人抬),最多人數不能超過64人,只有皇帝的棺材才能用128槓(128人抬棺材),這樣才能體現出帝王的尊嚴。

第二個原因:古人很講究一個説法:棺材不能落地。如果棺材落地了,死者的靈魂就會落地,這樣很不吉利。包括現在很多地方出殯下葬的過程中,棺材如果中途停留都會用木凳子或是2個長條板凳支撐着,沒有直接放在地上的。而作為皇帝的棺材,就更不能落在地上了。再加上當時嘉慶帝死在承德,距離北京路途遙遠,中間棺材又不能落地,所以只好徵集大量的槓夫,一站接着一站待命,所以出現了將近8千人抬棺材的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