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抗日第一猛林少貓被抹黑 附和親日洗腦教育

1902年的5月30日,與簡大獅、柯鐵虎並稱“抗日三猛”的林少貓在台南後壁村被日軍圍剿、射殺。在林少貓就義112週年紀念日,青年團體抗獨史陣線來到台北圓山忠烈祠,向這位烈士牌位獻花致敬。

台灣抗日第一猛林少貓被抹黑 附和親日洗腦教育

抗獨史陣線發起人之一、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生林明正30日與部分團體成員共同參與這一向烈士致敬的活動。他指出,對於這樣一位領導閩南人、客家人與少數民族三大族羣共同抗日的重要領袖,今天的台灣學生無法切實瞭解其事蹟;當局理應在教科書中加強台灣抗日史,並改變台灣至今仍沒有一座專屬台灣抗日紀念館的局面。

當天《中國時報》刊登了林明正撰寫的紀念文章《台灣抗日第一猛林少貓》,詳細回顧這位英傑的故事。林明正告訴中新社記者,1895年清廷割台後,台灣恆春人林少貓率眾堅持抗日達7年之久,極大困擾了日本的殖民統治;日本人《台灣憲兵隊史》一書,也不能不肯定林少貓“神出鬼沒、號令嚴明、膽大無比、長於計略”;他的犧牲則象徵台灣當年大規模武裝抗日的結束,此後轉入政治鬥爭路線。

林明正説,現行高中歷史教科書對林少貓與日本人英勇周旋的事蹟語焉不詳,反而有他“歸順”殖民者而後“復叛”的陳述。這樣的記載,附和了李登輝主政以來台灣教科書、主流媒體鋪天蓋地的親日洗腦教育,甚至誤導年輕一代將日本殖民建設視為“恩澤”。

抗獨史陣線發起人、新黨青年委員會召集人王炳忠受訪時表示,“台獨”分子不願認同自己是中國人,但台灣400年來社會發展明明就是以中國的風土民情、典章制度為主體;因此,他們只好從50年的日本殖民時期做文章,用少數皇民化階層的觀點,意圖壟斷對台灣歷史的話語權。

抗獨史陣線今年初成立以來,已與台灣大學中華復興社合作,在台大校園舉辦多場台灣抗日史講座,致力於啟發青年借鑑歷史經驗、思考台灣命運。不過,這樣的努力仍顯勢單力孤;譬如,今年是甲午戰爭120週年,對於如此深刻影響台灣命運的歷史事件,至今唯有銘傳大學舉辦研討活動。

王炳忠提出,位於北京盧溝橋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正加緊籌建台灣同胞抗日戰爭專題展廳,擬於明年建成開放;上世紀90年代台灣當局一度有意將見證台灣光復歷史的台北中山堂改為第一座專屬的台灣抗日紀念館,這一規劃卻在李登輝與“台獨”勢力裏應外合之下延宕至今。反而是紀念日本殖民者的八田與一紀念館先行在台南建成並時常舉辦相關活動。

抗獨史陣線敦促,台灣教育主管部門應拿出具體作為,建立台灣抗日紀念館並每年舉辦紀念活動,才能真正有效端正當今媚日風氣,讓台灣下一代有主體性的民族觀念。

據瞭解,抗獨史陣線主要由一羣關心時事的青年、高校學生、高中生共同組成,支持台灣當局修正教科書課綱,主張史觀問題上應撥亂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