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歲老人憶抗戰 幹部為躲避日偽軍住在墳裏!

在我們生活的京華大地上,曾經湧現出大批愛國主義民族英雄,他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做出了巨大貢獻,值得我們永遠銘記。

93歲老人憶抗戰 幹部為躲避日偽軍住在墳裏!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福禍避趨之。”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就是要彰顯“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民族英雄風貌。本報與北京市委黨史研究室共同推出系列報道“京華英雄”,每週一期,熱血閲讀,英氣傳承。

今年93歲高齡的姜國亭,回想起親歷的抗戰歲月至今難忘。1940年,19歲的他是村裏第一個入黨的。第二年,憑着出眾的才華和踏實的幹勁兒,被提為中共昌延縣第六區區委書記。在他記憶中,那時抗日戰爭正進入最艱難的階段,他們每天和日偽軍打交道,在延慶川上演了一幕幕敵後抗戰的精彩好戲。

墳裏住人窯中避險

在延慶川地的村莊,日偽軍經常用夜間包圍、拂曉前逐村逐户搜查等手段,抓捕區、村幹部。在抗戰最艱苦的階段,姜國亭和同志們枕戈待旦,隨時隨地準備戰鬥。冬春季節,沒有青紗帳的掩護,他們就在一些羣眾基礎好的村莊,發動羣眾,利用村外邊的土坎、村內的碾子、炕洞等挖洞,與敵人進行隱蔽的周旋。

為了隱蔽他們有時候還住在墳裏。在團山村,有的隱蔽洞就挖在墳地裏。先找一個適當的地方挖坑,從坑邊挖出一個出入的孔,坑裏鋪上草,上面用木頭和秫秸封頂,再掩上土堆成墳丘,中間用秫秸稈做一個通氣孔,上插白紙幡偽裝成墳頭,供人出入的孔口則蓋上一塊石板。晚上,姜國亭和區、村幹部們進“墳”休息、開會,第二天早晨村裏放好崗哨,確定安全後再通知“墳”里人回村。這樣度過了無數個夜晚。

獨山腳下的盆窯村,全村40餘户人家、200多口人齊心抗日,縣區幹部常到該村住。村裏挖了許多隱蔽洞,燒陶用的盆窯成為天然、巧妙的藏身之處

1942年春天的一天,姜國亭同縣政府祕書張子豐正在村邊小河溝裏洗衣服,村支部書記郭存田跑來説,永寧偽滿洲軍從團山向盆窯方向進攻,快要進村了。郭存田着急地説:“快回家進洞吧!”郭存田家中的隱蔽洞挖在碾盤底下,出口通往燒盆的窯內,用盆蓋着。他們往南跑,敵人往北來,他們前腳進洞藏好,敵人後腳也進了村。無巧不成書,一個營的偽滿洲軍要在村裏駐下吃飯,村支書家也駐上了,姜國亭和張子豐清清楚楚地聽到東北口音的説話聲和馱運東西的騾馬聲。他們耐心地在洞裏等啊等,直到聽見郭存田在喊:“出來吃飯吧,敵人走了。”二人才鬆口氣。

喬裝打扮智擒特務

1943年夏天,舊縣和白草窪兩個敵偽據點的部隊換防。兩據點中間有個三裏莊村,是抗日堡壘村,村中建立了抗日兩面政權(形式上支應敵人、實際為抗日服務)。一天,村裏來了兩個特務,他們利用偽軍換防的機會,到三裏莊村讓人給米糧屯、大柏老等村送條子要錢,還威脅説否則就向敵人説這些村的壞話。之後,他們就在偽甲長家中坐等。

消息傳到了住在村裏的區委,姜國亭算定了他們在吃飯的時候,帶領區幹部和村裏的民兵,化裝成偽甲公所的要錢糧的人,手拿算盤、鬥、口袋等,進入了偽甲長家。一進門,正巧撞上偽甲長的兒媳在外屋炒菜,她一見姜國亭一行人,一下也沒認出來,驚呼了一聲“娘唉”。幸虧聲音小,特務沒聽見。姜國亭打了個不要聲張的手勢,大搖大擺地進了屋。進屋一看,特務正在喝酒喝得不亦樂乎,見姜國亭他們進去,抬眼看到是偽甲公所的人的打扮,便沒有理會,繼續吆五喝六、推杯換盞。他們沒想到的是,來人一聲“不許動”,便三個人抓一個,將他們摁在了飯桌上,抓走了。

宣傳教育瓦解敵偽

在抗日戰爭中,爭取瓦解敵偽軍也是一項重要工作。昌延六區幹部對各村日偽人員情況摸得很透,如誰表現如何,家庭情況怎樣,如何進行爭取工作等,都進行分析,然後通過各種關係進行爭取瓦解。

偽舊縣大鄉長蘇某是舊縣村人,是姜國亭長久以來教育爭取的對象。1943年冬的一個夜晚,姜國亭帶着幹部隨平北十團三個連隊駐在舊縣村,對該據點偽軍展開政治攻勢。全副武裝的十團部隊圍着據點正步行軍,並高喊着“一、二、三、四”的口令,唱着《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等歌曲,睡夢中的偽軍都驚醒了。隊伍走了一會兒,原地停下來,把小炮、機槍架上,對偽軍和偽大鄉長進行宣傳教育,説明反法西斯戰爭的大好形勢和中共對偽軍政人員的政策,並告誡他們不許欺壓老百姓,給自己留後路。土圍子上的偽軍都在夜色中靜靜聽着,後來,姜國亭和幹部們輪流喊話,要偽大鄉長出來,看我們的部隊能不能打下這個據點,想清楚他應該怎麼辦。蘇某本來對政策早有了解,又久聞十團威名,只好聽從命令出城,但又怕開城門後軍隊衝進去,最後坐在大筐裏讓人從城牆上送了下來。經過説服教育,他答應不欺壓百姓,儘自己力量去應付日本人。後來的實踐證明這次政治攻勢是起了作用的。

寫信勸降拔除據點

六區還曾創下利用説服教育“攻”下一個日偽據點的戰績。白草窪據點在村後山頭上,設有一大兩小三座炮樓,圍牆高聳,駐有60多名偽警,其地形條件很不利於攻打。區委從多方設法拔除這個據點。

1944年年初,十團和縣大隊進駐白草窪村,通過平北軍分區參議員張華亭與偽軍的舊關係,寫信勸服這夥偽警察投降;並説明他們願意當八路軍的可以當,願意回家的就回家。基於區委長期政治攻勢奠定的思想基礎,懾於十團已近逼據點的威力,偽軍表示願意投降,並請張華亭到據點面談具體事宜。經過商談,偽軍在炮樓上亂放了一陣槍,扔了一陣手榴彈,把炮樓點着了,製造了八路軍攻打的假象,就下山來繳了武器。其中有少數幾個趁亂溜回了縣城。

十團首長和縣委負責同志對投降的偽軍進行了教育,請他們吃了一頓大米飯和白菜燉肉,就按照他們各自的意願放回家了。白草窪據點就這樣拔除了。

通過與羣眾的魚水關係,通過在實踐中積累的鬥爭智慧,姜國亭帶領區村幹部堅持了對敵鬥爭,在川地站住了腳,並渡過了敵後抗戰的困難時期,最終和全國人民一起迎來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