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用水江湖又起波瀾 礦泉水第一股益力重回視野

深圳華強北,被譽為“中國電子第一街”,是亞洲規模最大的電子產品集散地。如今霓虹燈閃耀下的水泥森林,很難讓人想象這裏曾催生我國礦泉水業的龍頭企業——益力。

所有故事都要從華強北的甘泉路講起。

飲用水江湖又起波瀾 礦泉水第一股益力重回視野

巧借東風搶佔先機

在上世紀80年代初,深圳地質勘探隊在華強北區域(即當時的深圳圖書館,現深圳少年圖書館)正常作業時無意中發現一處貯存量很大的水源,經化驗得出此為優質天然礦泉水。1986年,在市政府主導下成立的深圳市礦泉水廠開啟大規模生產。兩年後該廠更名為“益力”,主要將生產出的珍貴礦泉水向港澳地區出口。

那個年代,國家還沒有飲用礦泉水行業的細分標準,當時參照的是蘇聯標準。隨着國家食品安全標準的出台和完善,1985年,國家對礦泉水行業也開始出台標準體系,即GB8537,當時益力就是參與制定這一標準的企業。

益力牢牢佔據着一代中青年的記憶,特別是華南區域的很多消費者,喝的第一瓶礦泉水便是“益力”。不誇張地説,益力滋養了兩代深圳人。

益力的發展是深圳乃至中國改革開放發展的一個典型縮影,是借國內市場發展的東風成長起來的。據資料記載,益力在90年代初就在A股上市,是當時國內唯一一家在A股上市的礦泉水企業,年產量達7.8萬噸,連續數年位於行業十強。

飲用水江湖又起波瀾 礦泉水第一股益力重回視野 第2張

外資助力產銷龍頭

90年代後期,國有體制企業發展遇到瓶頸,益力在同樣困境中被一家世界500強外資企業收購。外資給益力注入雄厚資金,也帶來更先進、更高標準的生產和質量檢測體系技術,同時培養了各平台專業技術和管理人才,給益力帶來階段性的快速發展。當時益力產能豐富,渠道健康,線上線下覆蓋60多個城市區域。

2003年,益力被國家質量技術監督總局評為“中國名牌產品”。

數據顯示,截至2006年,益力礦泉水一直保持全國天然礦泉水產銷量第一的地位。

據媒體公開報道,為擴大市場,益力目光鎖定位於廣東惠州的一股珍稀優質自湧泉——龍門嘉泉。從2002年到2010年,益力花了8年的時間,投資了數百萬元進行水源研究。最終,益力於2010年起投資5億元在此水源建成了當時全亞洲最大的礦泉水生產基地。

飲用水江湖又起波瀾 礦泉水第一股益力重回視野 第3張

峯迴路轉迴歸國手

隨着越來越多水企崛起,行業格局不斷髮生巨大轉變。在這過程中,固然有其優勢之處的外資企業逐漸暴露一些自身侷限性。當市場環境快速變化時,外資系統過於龐大,無法及時應變,在外界競爭日趨激烈的情況下經營策略調整不到位,持續丟失大量市場份額。另一方面,因外資旗下的品牌眾多,產品線也很寬,在對益力資源分配、品牌發展等方面都不夠重視。因此,益力也逐漸顯出頹勢。

2020年7月,一名從益力成長起來的資深職業經理人——周煉城,經過多輪談判溝通,順利從外資手裏接回益力,使這家在外“漂泊”了22年的“深圳之子”重回民族手中。

現擔任益力集團總經理的周煉城在一次媒體採訪中透露收購動機:“除有深厚的益力情懷,我更深知益力有不可多得的好品牌、好水源和好產品,我決心竭盡全力帶領團隊,採用更適合益力發展的新銷售模式再現輝煌,持續將最好的水帶給消費者。”

據媒體報道,周煉城將一批始終堅持工匠精神的優秀“老益力人”全數召回大本營,火熱開幹。益力在發展歷程裏,雖然股東幾經變化,但大部分核心技術人員沒有改變。目前生產技術團隊中20至30年工齡的員工佔比高達30%,這些有豐富專業經驗的技術人員是益力長久積累的寶貴財富。

飲用水江湖又起波瀾 礦泉水第一股益力重回視野 第4張

要安全水更要健康水

早期部分消費者對瓶裝水有個認知誤區,以為瓶裝水就是礦泉水。另一方面,飲用水市場在高速膨脹期泥沙俱下,各種概念性產品(如離子水,大分子水,富氧水等)熙熙攘攘充斥着貨架。

近年伴隨消費升級,飲用水行業不斷釋放出“健康水將取代安全水成為主流”的信號。健康水在水質安全的基礎上,更強調水中的營養,富含有益礦物質和微量元素。水企的頭部品牌逐漸推出礦泉水系列作為高端產品,礦泉水將會成為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首選。

益力,40年來專注礦泉水產品,讓追求生活品質的消費者在享受天然清冽口感的同時,收穫健康體魄。

飲用水江湖又起波瀾 礦泉水第一股益力重回視野 第5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