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叛逆 媽媽罪過大於爸爸

叛逆,是青春期的“常見病”。別以為叛逆多是被棍棒打出來的,過度的母愛也可能成為“催化劑”。

孩子叛逆 媽媽罪過大於爸爸

共青團鄭州市委12355青少年維權及心理諮詢中心,對鄭州市14所學校2000名中學生,進行了青少年社會適應性調查。調查報告指出:青春期叛逆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母親的過度干涉和保護。

七成受訪學生表示:媽媽干涉我做的每一件事

染燙頭髮、抽煙、着裝暴露……高中女生平平從乖乖女變成了叛逆女孩。青春期叛逆的她,為的是“發泄對媽媽過度干涉的不滿,證明自己長大成人了”。衣食住行都被媽媽一手包辦的她,感覺自己被剝奪了自我選擇的權利。

有時,母親的過度關愛,也可能變成孩子逆反的催化劑。

本次鄭州市青少年社會適應性調查中,關於“青春期逆反心理的誘因”的調查結果顯示,母親比父親更容易忽略孩子的成人感,誘發孩子的逆反心理。

71%的學生表示,母親干涉我做的每一件事。65%的學生表示,母親不允許我做一些其他孩子可以做的事,怕我出事。58%的學生表示,母親總是關注我晚上幹什麼。43%的學生認為,母親總是挑剔我的朋友、干涉我的交友。

共青團鄭州市委12355青少年維權及心理諮詢中心主任袁林方説,進入青春期後,孩子的成人感日益強烈,而母親仍不斷“包辦”孩子的生活,衣食住行事無鉅細。這就容易讓青春期的青少年產生逆反的心理,做出叛逆的行為,來表現自己的成人感。

“對子女教育上,母親更應學着放手,避免過度干涉和過度保護。”他建議母親們應該多在情感、温暖、理解上下工夫,減少對孩子的過度束縛。

六成學生難以適應新環境

某國中生因換了個班主任而成績下降,某大一新生無法適應大學生活而休學在家,某學生搬新家轉學後,天天鬧着不上學,等等。

袁林方説,社會適應性差,已經成為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一大困擾。

鄭州市青少年社會適應性調查報告顯示,60%的學生表示,不能很好地適應新環境。轉學、升學等環境變化會給他們帶來不同程度的負面影響。36%的學生認為自己在當眾丟面子後不能儘快走出陰影。

袁林方説,每年9月開學季,都是學生心理諮詢的高峯期,其中很大比例的諮詢都是新環境適應不良問題。培養青少年應對“變化”的能力,成為當務之急。他説,進入新環境,接觸新人羣,做許多之前沒有做過的事情,中學、大學的新生需要應對很多的新變化。他建議“新生”們趁着假期的時間,在家裏有意識地培養一下自己的適應能力,對自己將要面對的變化做好心理準備。在家裏刻意鍛鍊一下自己的自理能力,使自己能夠避免“新生適應不良症”,開學後順利適應新的學習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