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新人應該如何度過心理斷乳期

職場新人應該如何度過心理斷乳期

職場新人應該如何度過心理斷乳期

職場新人應該如何度過心理斷乳期

又逢畢業季節。新大學畢業生走上社會時,部分已畢業一兩年的職場新人卻仍未從心理上真正“畢業”:懷念大學時代美好生活,對職業前景焦躁不安……面對從學生到“社會人”的角色轉換,心理學家和社會學家希望“新鮮人”積極調整心態,儘快度過畢業後的心理斷乳期。

在市級機關工作的小陸,去年畢業於本市某知名高校,一年中她幾乎每個月都要回一趟母校。畢業初期,懷着對公務員工作的嚮往,小陸幹勁十足。可是她漸漸發現許多工作無法按照自己意願進行,和領導、同事的關係,也遠比學校裏複雜。鬱悶時,她更懷念大學生活,感歎好日子已一去不復返。去年畢業於北京某知名高校的小顧在一銀行數據中心任職,每天和大量數據打交道。枯燥乏味的生活,和大學時代的理想相距甚遠。他不甘於平庸,卻又無法改變現狀,變得焦躁不安。不少年輕人反映,畢業一年後同學重聚,大家都有一種“迷惘”的感覺:工作不如意,抱負無從實現,不知是該跳槽還是考研重回學校。

用人單位對尚未“心理畢業”的年輕員工也抱怨多多。同濟大學心理諮詢中心曾對百餘家用人單位做過調查,逾半數單位表示:同等條件下,他們更願意把重要項目交給至少有3年以上工作經歷的員工;剛畢業的員工往往目標定位很高,實際表現卻不盡如人意。

畢業後仍把大學當“孃家”,這是心智不成熟的表現。專家認為,現在的大學生多是獨生子女,從小到大的人生軌跡均由父母設計,獨立處理問題的經驗較少。雖然參加了工作,但潛意識裏仍把自己當學生,角色還未完成轉換;競爭日益激烈,也導致年輕人心態浮躁,急於攀比出成績。同濟大學心理諮詢中心主任認為,“耐得住寂寞”是每個獨立的社會成年人必經的一關。職業初期人人都有理想抱負,但最後真正成就大事業的,反而是最初沉得住氣、甘當配角的人。期望一開始就脱穎而出,非但不實際,反而會增加適應期困難。在會計師事務所工作的徐小姐也畢業不久,當初擇業時就對該行業的職業發展規劃有所瞭解,現在一天天的平凡工作讓她樂在其中。在她看來,這正是接近職業理想的途徑。她認為大學生在擇業前,最好對自己的未來應有大致規劃,就業簽約時全面衡量,否則從事一份完全不適合自己的工作,難度自然大得多。

畢業生已是離開校園的“社會人”,其最基本職責之一,就是通過努力工作改善自己和身邊人的生活。在此基礎上,保留一點純真、一份個性,不在庸庸碌碌中隨波逐流,才是真正成熟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