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輕易跳槽你更容易成功

不要輕易跳槽你更容易成功

不要輕易跳槽你更容易成功

不要輕易跳槽你更容易成功

如果你在搜索引擎上輸入“跳槽哥”,你會發現那不是一個具體的人,而是一羣在不斷刷新跳槽記錄的族羣。有人畢業2年內換了9份工作,還有人頻繁跳槽20多次,最長的工作時間是半年,最短的只有半天。《201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藍皮書》顯示,2009屆畢業生中,有38%的人在半年內離職,其中近九成屬於主動離職。

上一代職場人是,“謝謝給我這份工作”,這一代的職場人是“如果我不爽會隨時走人”。當閃婚與閃離成為見怪不怪的流行現象,這個時代和這個時代的人都普遍地患上了一種“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只知道自己不要什麼”的毛病,於是無論對於愛情還是職業,不斷的重新選擇代替了培養,只因為“下一個會更好”。就好像天生我就要坐擁成功與財富,這些之所以沒有到來,不是我的問題是工作的問題,公司的問題,領導的問題。這裏面有不斷膨脹的自我中心、不切實際的理想主義,患得患失的斤斤計較,不能延遲滿足的迫切慾望,更有希望一夜間功成名就的浮躁。

當然,在頻繁跳槽的人日益壯大的同時,依然有一些人選擇了“留守”,他們不會輕易被高薪或新鮮感所誘惑,無論渴望穩定還是珍惜現有的工作環境,他們的可貴之處在於知道什麼對自己最重要。真正冷靜的堅守者明白堅持自己的需要才能獲得真正的滿足,否則不過是吃着別人的藥治着自己的病,很多人投機得逞卻更不滿足,就是因為所得非所需。堅守初衷的人更明白“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道理,高喊着要這要那卻吝於付出,見異思遷的人就好像貪得無厭的乞丐一般。每個人都會為誘惑所動,否則那就不是誘惑,人生的分水嶺只在於經歷誘惑時的選擇和行動,拒絕是因為知道什麼對自己更有價值。

如果你研究一下成功人士就會發現,他們大概都符合兩個條件“相信了別人不相信的”,“做了別人沒做的”,這樣的道路一定充滿了孤獨和未知,但是他們深信有價值的部分都值得堅守,事因難能而方顯可貴,因此他們的軌跡大都符合四個字“堅守初衷”。上個世紀70年代,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人工智能研究的開拓者赫伯特·西蒙和威廉·蔡斯在研究國際象棋大師的成長時指出:要在任何領域成為專家,一般需要約10年的艱苦努力。我們也許未必要成為大師,我們也未必要一份工作幹到底,但是堅持的道理從來都未曾改變,事業成功與愛情美滿的價簽上都寫着兩個字“堅守”,而人生的任何目標都只是方向,堅持才是通往目的地的列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