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睡個“子午覺” 身體變更棒

睡覺是一種非常好的養生方法,夏季,睡個“子午覺”,可以調理身體,趕走亞健康哦,下面教你如何睡“子午覺”,快去看看!

夏日睡個“子午覺” 身體變更棒

夏日睡個“子午覺” 身體變更棒

炎熱的夏季,許多人喜歡進食涼性的食物用以解暑降温,還有的人經常開着空調降温,這些都大大消耗了人體的陽氣,會使人感到身體疲憊,精神消沉,也就是人們常説的“亞健康”狀態。炎熱夏季防亞健康應服點生脈飲,另外,還提倡多睡“子午覺”。

陰陽失衡人體健康“出軌”

中醫理論認為: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邪之所腠,其氣必虛。就是説在正常的狀態下,如果陰陽處在一個很平衡的狀態,即使遇見了大風大雨等異常的氣候變化,人體也不會得病。但如果外受風、寒、暑、濕、燥、火,內受喜、怒、憂、思、悲、恐、驚,讓人體自身的正常狀態被打破,這些伺機而動的致病因子就可能從10個變成100個,100個變成1000個……當它達到一定數量時,就可能侵害人體健康了,而此時人體正處於亞健康狀況,防禦水平很低沒辦法抵抗,自然就生病了。

夏治暑熱多睡“子午覺”

現在已經進入炎夏時節,室外温度特別高,這時人體大量體力腦力勞動容易虛弱、陷入亞健康狀態,而中醫認為,此時有條件不妨服點生脈飲。

中醫認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生脈飲是由人蔘、麥冬、五味子三味中藥組成,這是着名醫家孫思邈的方子,他用這個方子治暑熱。在暑熱季節為什麼要用生脈飲?因為人體的陽氣每天都在不停地往外“跑”,導致內裏陽氣不足,所以需要用人蔘補氣;汗出得太多了,用五味子收斂,斂心氣;天氣太熱,特別容易出汗,此時可以用麥冬補充體液、養陰。

夏日作息提倡睡“子午覺”,根據《黃帝內經》睡眠理論,“子”時是人體經氣“合陰”的時候,有利於養陰,晚上11點以前入睡,效果最好。因為這個時候休息,最能養陰,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午”時是人體經氣“合陽”的時候,有利於養陽,午覺只需在午時(11時至13時)休息30分鐘即可,因為這時是“合陽”時間,陽氣盛,所以工作效率最高。

不良睡覺習慣損女性健康

身為女性,你瞭解自己的身體嗎?從青春期到更年期,你該如何珍愛自己的身體?當一個又一個的問題擺在你的面前時,你有否有些茫然與不安?平安健康網帶你走進女性身體的祕密花園,以最貼心的指導,最實用的資訊讓你瞭解各個生理時期所面臨的健康問題。

人的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的,所以,如果你在睡覺時的習慣不好,對身體的危害會非常大。尤其是以下幾種習慣,對女人來説,應該絕對禁止。

1、睡前生氣

睡前生氣發怒,會使人心跳加快,唿吸急促,思緒萬千,以致難以入睡。

2、睡前飽餐

睡前吃得過飽,胃腸要加緊消化,裝滿食物的胃會不斷刺激大腦。大腦有興奮點,人便不會安然入睡,正如中醫所説“胃不和,則卧不安”。

3、睡前飲茶

茶葉中含有咖啡鹼等物質,這些物質會刺激中樞神經,使人興奮,若睡前喝茶,特別是濃茶,中樞神經會更加興奮,使人不易入睡。

4、劇烈運動

睡前劇烈活動,會使大腦控制肌肉活動的神經細胞呈現極強烈的興奮狀態,這種興奮在短時間裏不會平靜下來,人便不能很快入睡。所以,睡前應當儘量保持身體平靜,但也不妨作些輕微活動,如散步等。

5、枕頭過高

從生理角度上講,枕頭以8~12釐米為宜。太低,容易造成“落枕”,或因流入頭腦的血液過多,造成次日頭腦發漲、眼皮浮腫;過高,會影響唿吸道暢通,易打唿嚕,而且長期高枕,易導致頸部不適或駝背。

6、坐着睡

有些人吃飽飯往沙發一坐,打開電視沏壺茶,夠舒服的。可能工作太累了,看着電視就睡着了,這就使第二大隱患出現了!因為坐着睡會使心率減慢,血管擴張,流到各臟器的血液也就少了。再加上胃部消化需要血液供應,從而加重了腦缺氧,導致頭暈、耳鳴的出現。有人説中午就歇一會兒,誰還帶個被子去單位呀,找個地方一呆就得了。事兒是省了,可身體卻會提出抗議。

7、枕着手睡

睡時兩手枕於頭下,除影響血液循環、引起上肢麻木痠痛外,還易使腹內壓力升高,久而久之還會產生“返流性食道炎”。所以,睡時不宜以兩手為枕。

8、被子矇頭

以被蒙面易引起唿吸困難;同時,吸入自己唿出的二氧化碳,對身體健康極為不利。嬰幼兒更不宜如此,否則有窒息的危險。

9、對着風睡

睡眠時對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降低,易受涼生病。古人認為,風為百病之長,善行而數變;善調攝者,雖盛暑不當風及生卧露下。所以睡覺的地方應避開風口,牀離窗、門有一定距離為宜。

睡覺流口水 健康出問題

有人深受晚上睡覺流口水的困擾,第二天一早總是濕了枕頭,有沒有想過,這竟然是脾虛的症狀呢?有些人晚上睡覺流口水是因為脾虛的緣故,脾主肌肉開竅於口。

什麼是脾虛?

是中醫名詞。指脾氣虛弱的病理現象。多因飲食失調.勞逸失度,或久病體虛所引起。脾有運化食物中的營養物質和輸布水液以及統攝血液等作用。脾虛則運化失常,並可出現營養障礙,水液失於佈散而生濕釀痰,或發生失血等症。

還有什麼其他症狀?

脾虛則水谷精微無以傳輸運化,五臟六腑和四肢百骸就得不到濡養,從而出現面色萎黃、精神疲憊、身倦乏力、食後睏倦、食少乏味;或食後作脹,大便溏瀉;或穀食不化、四肢欠温、氣短怯冷,婦女脾虛帶下;舌質淡胖,邊有齒印;脈細弱無力等一系列脾虛表現。

脾虛的人如何選擇食物?

宜食食物,具有補脾益氣、醒脾開胃消食的食品,如粳米、秈米、鍋巴(焦鍋)、薏米、熟藕、粟子、山藥、扁豆、豇豆、葡萄、紅棗、胡蘿蔔、馬鈴薯、香菇等。

忌食食物,性質寒涼,易損傷脾氣的食品,如苦瓜、黃瓜、冬瓜、茄子、空心菜、芹菜、莧萊、茭白、萵筍、金針菜、柿子、香蕉、枇杷、梨、西瓜、綠豆、豆腐、莜麥等。 其中味厚滋膩,容易阻礙脾氣運化功能的食品,如鴨肉、豬肉、甲魚肉、牡蠣肉、牛奶、芝麻等。 利氣消積,容易耗傷脾氣的食品,如蕎麥;山楂、蘿蔔、香菜等。

食療參考方

粳米粥:粳米50克,葡萄乾10克,以適量清水先煮粳米至九成熟,加入葡萄乾,共同燉煮至稀爛即。

番薯:俗稱甘薯、山芋、紅薯。性平,味甘,有補脾和血、益氣通便的作用。《隨息居飲食譜》中説:“煮食補脾胃,益氣力,御風寒,益顏色。”《綱目拾遺》認為番薯能“補中,暖胃,肥五臟”。脾虛之人,可用番薯當主糧,常食之。

大棗:性温,味甘,有補脾胃、益氣血的作用。早在2000多年前的《神農本草經》中就有“大棗安中養脾”的記載。明·李時珍稱“棗為脾之果,脾病宜食之。”對脾虛便溏、胃弱食少、氣血不足之人,最宜經常服用大棗。

健脾:可用山藥、白朮、苡仁、土豆、白扁豆、紅薯等,只要是長在地裏深處的都可以健脾。用它們熬粥、燉肉、單煮均可,如果放一點荷葉,醒脾效果會更好。

特別注意

脾虛一般不會單一出現,或夾寒,或兼熱,或有氣滯之象等,所以一般沒有固定的方劑。要調理好脾虛,你需要請中醫為你辯證清楚後,用藥才會收全功,否則雖脾虛有所好轉,而其它症隨之而起,得不償失。

至於飲食上的調理:一般宜清淡易消化飲食;藥粥一般用山藥,薏苡仁,等為基質,並可長期服用。

總結:綜上所述,我想大家都瞭解了夏季養生怎麼樣睡覺可以更加的保健,那麼照着以上説的這些去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