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避免吃油誤區

以前人們常説“油多不壞菜”,確實,油放得多,菜是挺香的。很多人也喜歡吃油炸類的食品,覺得十分的香脆,口感很好。但是,你知道嗎油吃多了多我們的身體是沒有好處的。如今,很多人得了所謂的富貴病,比如“三高”問題。由此,人們開始關注自己吃的是否健康,今天就告訴大家怎樣吃油,菜放多少油合適。

怎樣避免吃油誤區

吃油的誤區

誤區1:油温太高了

在炒菜的時候有的人喜歡高温爆炒,每次炒菜的時候都習慣性的等到鍋裏的油冒煙了才放菜,專家提醒,這樣的做法是極為不科學的。如果温度過高,會使食用油裏面所含有的一些營養物質遭到破壞,並且還會產生一些過氧化物和致癌物質。

建議:

在炒菜的時候最好是先把鍋給燒熱了再放油,這樣就既可以達到熱油的效果,同時還能達到爆炒的效果,一舉兩得。

油的使用方法也很重要,炒菜時最好別讓油“冒煙”了。烹飪不得當,再好的油也會變“壞”。

誤區2:只吃植物油不吃動物油!

很多人為了預防三高問題以及預防肥胖,經常在炒菜的時候都千篇一律的使用植物油,堅決杜絕動物油的摻入。

專家提醒:

如果長期不吃動物油,就會造成體內維生素及必需脂肪酸的缺乏,影響人體的健康。並不是説一味的只吃植物油,不吃動物油,就能有利於身體的健康了,其實在一定的劑量下,動物油(飽和脂肪酸)對人體是有益的。

誤區3:吃油的種類太單一

為了方便以及健康,很多家庭通常都長時間只吃一種品種的油,認為這樣可以有利於身體的健康。

誤區4:用油的量太大

在用油的量上也要做到嚴格的控制,像一些血脂、體重正常的人總用油量應控制在每天不超過25克,多不飽和脂肪酸和單不飽和脂肪酸基本上各佔一半。而老年人、血脂異常的人羣、肥胖的人羣、肥胖相關疾病的人羣或者有肥胖家史的人羣,他們每天每人的用油量要更低,甚至要降到20克。

建議:

對於食用油的學問可不止這麼一點,除此之外在挑選食用油的問題上也是有着一定的技巧的,比如同種品牌的食用油,最好是選顏色較淺的那類。還有關於更多的食用油技巧,這就需要你在日常的生活中去細心的發現了。

誤區5:葷油不能吃,植物油儘量多吃

很多人認為葷油既然不能吃,植物油多吃也無妨。因此,有些家庭每日每人植物油攝入多達50克甚至更多。其實這是一個大誤區,食用不當,植物油也會導致高血壓、高血脂等疾病。

經過化驗,食用油用量過大,不僅會影響食品的味道,還會影響到人體對食物的吸收。長年吃這樣的菜餚,對心腦血管極其不利,還易誘發膽囊炎、胰腺炎等疾病。

在一般能量攝入的情況下,一天除去攝入的動、植物食品中所含脂肪外,一個正常人每天植物油的攝入量在25克左右為宜,有肥胖和高血脂的患者,應該再減少,但不應少於15克。

誤區6:害怕肥胖不吃油

提倡少油烹調並非鼓勵無油飲食,適量的油不僅能提供人體所需的脂肪酸,促進人體吸收脂溶性維生素,還能軟化食物纖維,減少食物體積,提供飽腹感,預防膽結石的發生。就算我們要減肥節食,每天也需要至少20克膳食脂肪酸才能維持膽汁正常排出,脂肪酸不足可是會破壞皮膚健康的。

誤區7::只要是油就可以用於煎炸

當植物性油經長時間加熱時,不飽和脂肪酸會發生變化,譬如用來炸油條、炸雞、煎葱油餅所用的植物油,由於重複的加熱作用,會最終變成對血管不利的飽和脂肪酸。因此不宜用小包裝植物油來反覆煎炸食品。

誤區8:橄欖油好就只吃橄欖油好了

專家建議家庭不要長期食用單一油品。油要變換着吃,可以適時適當地混和食用調和油,這樣才有利於身體健康。調和油是通過特殊的工藝將幾種不同的植物油按照一定的比例進行配製而成的,其營養成分比單一原料的食用油高出很多,口味適合中國人的飲食習慣。在對消費者的食用油調查中發現,由於對食用油健康的認識不夠,多數家庭幾年如一日吃同一種油。

怎麼吃油

炒菜“少油”的小訣竅

“少油少鹽”一向被認為是健康飲食的標準。中國營養學會推薦每人每天烹調油的攝入量為25—30克、鹽為6克,可即使用了限油壺、限鹽勺,平時一不留神就可能超標。其實,掌握幾個小訣竅,就能改變這一狀況。

1.首先

用平底鍋做菜。這樣可少用些“潤鍋”的油。圓底炒鍋由於鍋體受熱不均,極易產生焦糊粘鍋的現象;為防止粘鍋,人們往往會大量用油。而平底鍋受熱均勻,油入鍋稍轉一下,就可以鋪滿整個鍋,同時還大量減少了油煙的產生,使每滴油都用得恰到好處。

2.其次

食物可以先汆再炒。肉類先汆燙可去脂肪。不易熟或易吸油的食材事先汆燙,再放入其他食材同煮或煎炒,可減少湯汁或油脂的吸入。炒蔬菜時還可以先在鍋裏倒少量油,加熱倒入蔬菜翻炒三四遍,大約十幾秒鐘後,沿炙熱的炒鍋邊加一點水,蓋上鍋蓋,燜上幾秒鐘,再打開鍋蓋略微翻炒,這樣就能既少用油又熟得快。

3.此外

為了減少鹽分,可以在菜七成熟的時候先放入醋。因為醋不僅能促進消化、提高食慾,減少維生素的損失,更能強化鹹味,不會讓人覺得菜餚清淡無味。

油大危害大

飲食油大,這決不僅僅是烹調方式和飲食習慣的小問題,而是事關家人健康的大問題。吃油太多對我們身體健康帶來的負面影響和危害是多方面的,不僅是肥胖,小至青春痘,大到癌症,都與“油大”脱不了干係。

導致肥胖

在所有的食品中,油脂的單位熱量最高,1克即可產生9千卡的熱量。如果每人每天多吃進1茶匙(15克)油,一個月後體重就會增加700—800克,一年就會增加體重近10公斤。一胖百病生: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冠心病和腦梗塞等富貴病就會隨之而來。

易患心臟病、腦中風

飲食油大,吃油多,可導致血液中的膽固醇和脂肪酸過多。而這些過多膽固醇和脂肪酸會附着沉積在血管上,造成動脈硬化,最終還會形成血栓。血栓一旦阻塞心血管,結果就是心臟病發作;一旦阻塞腦血管,結果就是腦中風。

引生癌症

有些癌症,如結腸癌、乳腺癌、胃癌、前列腺癌等,都與“油大”有着直接或間接的聯繫。因此,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甚至建議食品生產商在食品標籤上説明:飲食中脂肪總量低可減少罹患結腸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的風險。

吃進胃裏的油脂過多,膽汁也會相應增加分泌。當高脂肪、低纖維的食物進入結腸後,結腸中的一些有害菌可將其中的膽汁分解轉化為某種致癌物,從而增加患結腸癌的機會。

女性體內雌激素水平高,罹患乳腺癌的機率就高。油脂吃得過多易致肥胖,而肥胖的婦女體內雌性激素的水平普遍較體瘦婦女高。

雖然沒有直接證據證明高脂肪飲食會引發前列腺癌,但流行病統計學的研究結果表明,從日本移民到美國的日本後裔,罹患前列腺癌的比率遠較日本本土高。分析認為,這與他們放棄了日本傳統的清淡飲食而改吃美國式的高脂飲食有關。

小貼士

愛心提示

1.不要將油高温加熱至冒煙才下菜;

2.炸油不要多次重複使用,一般用過3次後就應棄掉不用;

3.使用過的油千萬不要再摻入沒使用過的油中,因為用過的油經高温加熱氧化後分子會聚合變大,油呈黏稠狀,容易引得好油劣化變質;

4.油瓶、油桶使用後應擰緊蓋子,避免油麪與空氣接觸;

5.避免將盛油的容器置於陽光直射或爐邊過熱處,避免油中摻入水分

脂肪酸要不飽和的

我們平時吃飯炒菜加的油,其實就是以脂肪酸為基本單位的脂肪。由於結構的不同,脂肪酸主要分為飽和脂肪酸和不飽和脂肪酸,不飽和脂肪酸又分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

飽和脂肪酸

主要來源是家畜肉和乳類的脂肪,還有熱帶植物油,其主要作用是為人體提供能量。它可以增加人體內的膽固醇和中性脂肪;但如果飽和脂肪攝入不足,會使人的血管變脆,易引發腦出血、貧血,易患肺結核和神經障礙等疾病。

單不飽和脂肪酸

主要是油酸,比如橄欖油、花生油等。科學實驗證明,單不飽和脂肪酸具有降低壞的膽固醇(LDL),提高好的膽固醇(HDL)比例的功效。所以,單不飽和脂肪酸具有預防動脈硬化的作用。因此,我們現在普遍認為植物油比動物油更加健康。

多不飽和脂肪酸

多不飽和脂肪酸也有降低膽固醇的效果,但它不管膽固醇好壞都一起降,且穩定性比較差,不適合加熱,在加熱過程中容易氧化形成自由基,加速細胞老化及癌症的產生。

營養專家認為,“人造脂肪對身體有害”。該脂肪又被稱為氫化脂肪酸、反式脂肪酸,它是正常的植物油經過氫化作用後形成,像植物奶油、人造黃油、咖啡伴侶、加入植物脂肪末的餅乾、曲奇、甜甜圈、薯片、麥片、奶茶等食品中就含有大量的反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隨人體的危害可以被歸納為:

一、誘發心腦血管疾病;

二、導致肥胖、哮喘、過敏等疾病;

三、影響人的生育能力;

四、造成記憶力衰退;

五、影響嬰幼兒和青少年健康成長。

他解釋道:“由於反式脂肪酸是非天然人造的,故很難被人體接受並代謝,容易導致生理功能出現多重障礙。”所以,人們買加工食品時,應特別注意食品標籤,出現“人造奶油、黃油”、“植脂末”、 “起酥油”等配料的要警惕。

總結:看了上面的介紹説明,瞭解到平時做菜應該怎樣把握油量及怎樣保存油。為了我們的健康,以及家人的健康。做菜少放油,保存油時擰緊油蓋。不要貪圖便宜都買大桶的油,那樣不易保存,對健康也是不利的。所以,小編建議大家,健康生活從吃飯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