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不封侯到自殺 李廣到底冤不冤?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漢武帝發動了漠北之戰。除了依然重用當朝紅人霍去病外,漢武帝還把雪藏的衞青派上了戰場。雙驕出戰,可見漢武帝對這場大決戰的重視程度。自從霍去病橫空出世後,衞青被漢武帝雪藏已久。這次大決戰,漢武帝重新起用他,除了戰爭的需要,還因為親情的需要。這個時候衞青已經是漢武帝的姐夫了,親上加親,漢武帝不看僧面也得看佛面啊。

從不封侯到自殺 李廣到底冤不冤?

衞青都出山了,有一位老將卻不幹了,他站出來強烈要求去戰場。這個人便是飛將軍李廣。

李廣雖然名氣大,大得連匈奴人都聞風喪膽,對他敬重七分,禮讓三分,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在匈奴人眼裏牛得不能再牛的人,到了漢武帝眼裏卻沒什麼大不了。李廣歷經文、景、武三代,雖然不到而立之年就已成了“食邑大王”(食邑二萬户),但官職卻一直沒有提上來,一直沒能封侯。對此,著名詩人王勃在《滕王閣序》中寫了這樣一段感歎的話:“嗟乎!時運不齊,命運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

那麼,在漢文帝和漢景帝時,李廣難封,我們可以理解,畢竟他當時算是“生不逢時”。但在,在漢武帝這個“逢時”的時候,為什麼李廣還是難封呢?原因概括起來有四點。

第一,李廣不懂政治。在平定七國叛亂時,李廣作為周亞夫的部將,立了戰功。原本這是他封侯的最好機會,保家衞國,憑藉戰功封侯理所當然。然而,李廣卻在班師回朝的時候,接受了樑王劉武的封賞。劉武當時也許是出於“感恩”,畢竟自己最後能堅持下來,沒有李廣這樣的人支持和幫助是做不到的。但是,李廣忽視了這其中的利害關係。一來劉武只是一個諸侯王,他沒有封賞朝廷官員的權力。二是漢武帝和劉武的關係微妙,名義上水乳交融,實際上波濤洶湧,涉及立儲之爭。李廣不懂政治犯了大忌,因此,最後漢武帝“忽略”他的功勞,只賞不封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第二,李廣不懂自謙。《史記》中記載:“李廣才氣,天下無雙,自負其能,數與虜敵戰。”這説明李廣是個恃才傲物的人,他認為自己打遍天下無敵手,因此就變得目空一切、目中無人起來。如果説自卑的人很難做到自強,那麼自負的人就不知道自謙。不自謙的人,自然很難討人喜歡。

第三,李廣不懂創新。漢文帝、漢景帝對匈奴採取的是“和親政策”,因此,在以和為貴的時代,漢朝在與匈奴的對抗中主要採取防禦策略。匈奴來進攻,就打擊一下,反擊一下,匈奴走了,就嚴陣以待,等待匈奴下一輪的進攻。而到了漢武帝時期就不一樣了,此時的漢軍採取的是主動出擊的軍事策略,要深入匈奴腹地去作戰,與防守反擊的戰術有天壤之別。

李廣在防守反擊戰中可以做得很好,但在陣地進攻戰中卻做得不好。這跟他的作戰思維、策略等都有關。數次出征非但徒勞無功,而且連遭重創,除了他運氣差倒黴外,更多的是他缺乏創新能力,沒有打破思想上的束縛、行動上的籬牆,不懂得像衞青、霍去病那樣創新、創新、再創新。

第四,李廣無背景。衞青、霍去病的發跡固然靠自己的真實本領,但同時更多的是靠漢武帝的提攜之恩。如果漢武帝不給他們上戰場的機會,如果漢武帝不給他們當主帥的機會,他們能立下如此赫赫戰功,揚名立萬嗎?相比而言,李廣的政治背景就相差十萬八千里了。他雖然是名將之後,但在朝中幾乎沒有人能替他説話,更別説助他一臂之力了。

這四點緣由,前三點是李廣個人方面的原因,是主觀原因,最後一點是客觀原因。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同樣的道理,不想當王侯的將軍也不是好將軍。李將軍就是想當這樣的好將軍,所以才會一直夢想着,一直努力着,一直憧憬着,一直追求着。此時,他主動請纓出戰,於公來説,是報效祖國,獻身祖國;於私來説,是立下戰功,封侯揚名。

漢武帝看着這位年逾花甲的老人,問道:“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對此,李廣堅定地回答説:“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一陣脣槍舌劍,漢武帝最終妥協了,批准了李廣披掛上陣。只是在臨行前,他又轉身對衞青説了一句:“廣老,數奇,毋令當單于,恐不得所欲。”(《史記·衞將軍驃騎列傳》)

這段話裏包括了三層意思,一是説李廣這人年老了,不中用了。二是説李廣的命天生就不好,是個註定失敗的人。三是你在用他時要特別注意,此番前去,讓他旅遊觀光一下倒是可以,但千萬不要讓他擔當對抗匈奴單于的大任,以免誤了你的大事。

就是漢武帝最後這句警告的話,要了李廣的命。

漢武帝給衞青和霍去病各分配五萬“千里馬”。霍去病從代郡出發,直接攻擊中部的伊稚斜單于。漢武帝之所以這樣安排,是考慮到伊稚斜因聽信了趙信之言,採取遠遁沙漠、堅壁清野的政策,霍去病帶兵日行千里夜走八百,派他去對付正合適。

而衞青從定襄出發,目標直指東部左賢王的匈奴軍。考慮到衞青這一路打的是持久戰,漢武帝給他安排的四員部將分別是前將軍李廣、左將軍公孫賀、右將軍趙食其、後將軍曹襄。

都説計劃趕不上變化。漢武帝原本是讓霍去病對陣伊稚斜單于,讓衞青對陣左賢王的,但結果卻完全相反,霍去病最終碰上了左賢王,而衞青則碰到了伊稚斜單于。

首先,我們來看衞青這一路的情況。兩軍對上眼後,伊稚斜首先聽從趙信的意見,來了個“不羞遁走”,把輜重和部隊都撤移到漠北。此舉用意很明顯,就是想把漢軍活活拖垮,然後來個請君入甕,最後反攻倒算。應該説伊稚斜的如意算盤打得很不錯,似乎布成了一個必殺之局。

面對伊稚斜的出招,衞青沒有退縮,相反,他決定陪伊稚斜玩這個貓捉老鼠的遊戲,進行破局表演。他兵分兩路,在伊稚斜的北逃路上對其進行兩面夾擊。一路從正面追擊匈奴,直搗其王廷;而另一路則繞到東面,行千重山,涉萬道水抵達漠北。

衞青決定把漫漫的漠北征途交由老將軍李廣來執行。他把李廣和趙食其的軍隊合併,共同完成此行。當然,衞青之所以這樣不體恤老將李廣,讓他參加“長征”,是因為他的私心作怪。什麼私心呢?在戰場上自然是戰功了。

取代李廣成為先鋒的是公孫敖。公孫敖和衞青是啥關係,大家都知道。衞青臨陣換先鋒,顯然是想幫這位曾幫自己兩肋插刀的兄弟立下戰功。

而李廣自知以後上戰場的機會不多了,而且又急於表現自己,所以對衞青的安排表示了最強烈的抗議:“臣部為前將軍,今大將軍乃徒令臣出東道。且臣結髮而與匈奴戰,今乃一得當單于。臣願居前,先死單于。”(《史記·李將軍列傳》)

李廣這段話的意思是,這次我來參加這次軍事行動,就是要當前鋒,現在大將軍讓我改道東路,這對我來説很不公平啊。我十多歲就參加邊疆保衞戰,雖然已歷經了三朝,卻從來沒有機會和匈奴單于進行面對面的單挑。現在對我來説,機會可能只有這一次了,所以還請將軍收回成命,讓我來擔任先鋒。不奪取伊稚斜單于的頭顱,我誓不回師。

面對李廣的無限渴望,衞青卻默默不語,表現得無限冷酷。

“不成、不可、不行。”衞青輕描淡寫的六個字徹底扼殺了李廣心裏殘留的最後一點希望。

李廣再三表示“抗拒”,衞青堅決強調“從嚴”。是啊,有漢武帝的金口玉言墊底,有自己對好朋友公孫敖的私心作怪,衞青選擇冷酷無情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既然説話抗議無效,李廣最終只好選擇用行動反抗了。

“廣不謝大將軍而起行,意甚愠,怒而就部,引兵與右將軍食其合軍出東道。”

李廣這一行為表達了兩層意思:不謝,不屑。

這就是疾惡如仇、剛直不阿的李廣。他以這種無聲的方式表達了對衞青的不滿和憤慨。

爾後,衞青帶領主力部隊以快馬加鞭之勢長驅直入,直抵漠北。兩軍對壘,一場大決戰即將上演。

伊稚斜單于早就帶領主力部隊在這裏“恭候”漢軍多時了。衞青是個識時務的人,他看到匈奴士兵嚴陣以待,便決定採取誘敵出洞、分而殲之的戰略。

衞青的部署如下:用頂上有帷布的“戰車”組成超級大陣營,將五千精鋭騎兵藏於其中。這樣安排的好處是,五千騎兵進可攻退可守,來去自如。而其他主力都在超級大陣營的掩蓋和迷惑下,分左、右兩翼迂迴直抵匈奴的大本營。

伊稚斜單于苦苦等了這麼長時間,終於等來了漢軍,自然按戰前的戰略安排,決定打漢軍一個立足不穩。他一聲令下,匈奴士兵便呼啦啦地向漢軍發動了大決戰。漢軍雖然只有五千騎兵,但因為是精鋭騎兵,戰鬥力超強。因此,面對匈奴進攻,五千騎兵來了個頑強抵抗。於是乎,戰場上昏天又暗地,從早上戰到黃昏依然沒有分出個勝負來。

這時突然起了沙塵暴,幫了五千漢軍的忙。因為到處都塵土飛揚,連人都看不清,更別説打仗了。於是雙方都開始憑着感覺亂砍亂殺,自相殘殺的情況自然難以避免。

事實證明,老天幫的忙為衞青的兩翼繞到敵後突襲贏得了時間。當兩路漢軍從天而降出現在匈奴的大本營裏時,匈奴人驚呆之餘只能舉起雙手,先保住性命要緊。結果可想而知,佔了匈奴的老窩後,漢軍從後面對正在大決戰的伊稚斜單于的主力部隊發動了猛攻。

前後夾擊,匈奴士兵根本就搞不清楚戰況,而伊稚斜單于已經知道自己在這次大決戰中“中計矣”。他沒有再選擇頑強抵抗,而是帶領數百名心腹敢死隊進行突圍,很快就落荒而逃了。

伊稚斜單于逃跑後,後知後覺的匈奴士兵在失去主心骨的情況下,也紛紛選擇了“三十六計,走為上計”。場面一時慌亂無比,踩踏處處可見。最終,漢軍共斬殺和擒獲匈奴士兵近二萬餘人。什麼叫“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這裏就是。

就這樣,這場大決戰以衞青的出奇制勝而告終。衞青在漠北之戰中大獲全勝凱旋時,和李廣、趙食其的大軍相遇了。

有緣千里來相會,按理説衞青和李廣應該相擁而抱,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互敍離別之苦才對。但是,兩人一見面卻是橫眉冷對,怒氣衝雲霄。李廣心裏本來就藏着長途奔波的一把火,一口惡氣正無處可發,但衞青卻偏生親手點燃了這把火。

在軍法中,延誤行軍時間是要被處置的。李廣在衞青的仗打完了才慢騰騰地到來,衞青馬上派出長史向李廣問責。

心高氣傲的李廣哪裏受得了這種羞辱,説了這樣一句憋在心裏已久的話:“廣結髮與匈奴大小七十餘戰,今幸從大將軍出接單于兵,而大將軍又徙广部行回遠,而又迷失道,豈非天哉!且廣年六十餘矣,終不能復對刀筆之吏。”然後以自刎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