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敬佩的吳佩孚:秀才 武夫 學者 軍閥

“得意時,清白乃心,不納妾,不積金錢,飲酒賦詩,猶是書生本色;失敗後,倔強到底,不出洋,不進租界,灌園抱甕,真個解甲歸田”。 這是對吳佩孚最準確的評價!

讓人敬佩的吳佩孚:秀才 武夫 學者 軍閥

吳佩孚(1874~1939)直係軍閥首領。字子玉,山東蓬萊人。秀才出身。1898年投軍,曾任北洋軍第三鎮曹錕部下管帶,第三師團、旅、師長。1919年五四運動時,以“愛國軍人”的姿態,反對在巴黎和約上簽字。後任兩湖巡閲使、直魯豫巡閲使。1923年殘酷鎮壓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製造“二?七”慘案。1924年第二次直奉戰爭中,被奉系打敗。1926年其主力在湖北被國民革命軍打敗。1927年輾轉至四川。抗日戰爭爆發後,拒絕出任偽職。

在當時人眼中,國家統一的希望寄託在吳佩孚身上。因為南方仍做革命大夢的孫中山沒有實力,有實力的雲南、廣西、廣東軍閥們各有算盤,歷史幾乎不用假設:只要吳佩孚一聲令下,他的大軍即可底定三湘並進而蕩平粵桂兩省,北京政府“武力統一”的夢想則指日可待!為了籠絡吳佩孚,段祺瑞親往前線勞軍,於1918年6月破格授予吳“孚威將軍”銜。但是,擔任代理總統的直系首領馮國璋與皖系總理段祺瑞爭權奪利,吳佩孚附和馮國璋,與段祺瑞相對抗。在捷報頻傳之際,吳反而突然按兵不動。

孫中山的護法運動失敗,他在5月即宣佈辭去南方軍政府的大元帥職,孫在辭電中説下他一生中最好的名言之一:軍閥“南與北如一丘之貉”。但時人更欣賞的是吳佩孚,1918年8月,吳佩孚息兵湖南衡陽,他發出通電,反對段祺瑞的武力統一政策,主張南北議和,所謂“罷兵主和”。

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電報技術引入我國。但直到帝制與共和、中央與地方拉鋸戰的時代,電報才大派用場,通電成為軍政大員們政治表態最好的工具。在影響當政者決策國是方面,軍界諸侯的表態往往比學生的遊行和教授的演講更有分量。在這些通電中,吳佩孚的通電是一二百軍閥中最為可圈點的通電了,他的通電出來,總是能夠為他帶來廣泛的聲譽。他為北京政府立下大功,大軍盤踞中原兩湖一帶,但他罷兵主和的理由卻讓任何人挑不出理由:“鬩牆煮豆,何敢言功?”“並非寇仇外患,何須重兵防守?對外不能爭主權,對內寧忍設防線?”

北京政府為吳的罷兵猜測不已,吳又公開宣佈自己的“四不主義”:不做督軍,不住租界,不結交外國人,不舉外債。他後來實踐了自己的做人原則。吳的政治生命是微妙的,也是註定了的。他是秀才出身,不及曾國藩能夠“內聖外王”,又沒有李鴻章的條件,有一個大清王朝的平台可依託可施展。

他的上面也是軍閥,處於風雨飄搖之中。沒有曾國藩、大清王朝、孫中山那樣政統、道統意識強大的力量為依靠,他就只能如傳統的軍人關羽、岳飛那樣為主盡忠,主公不行,他就只能以亞父、更準確地説是以長子自居行權獨裁。雖然他只是馮國璋、曹錕派系下的一個師長,但這種行權使他很快脱穎而出,成為全國軍政界的新星。

1919年,巴黎和會,列強瓜分我國的條約出台,五四運動爆發,國人中呼籲拒籤和約的,是知識階級和一般民眾。而北京政府擔憂危及與西方列強的關係,大都主張接受這一條約。不到一週時間即5月9日,遠在湖南衡山的吳佩孚發言,這個“言人所皆欲言,諫人所不敢諫”的區區師長,直接向大總統徐世昌發出通電:“大好河山,任人宰割,稍有人心,誰無義憤?彼莘莘學子,激於愛國熱忱而奔走呼號,前仆後繼,民草擊鐘,經卵投石……其心可憫,其志可嘉,其情更可有原!”吳被輿論譽為“愛國將軍”。數日後,吳佩孚又致電南北雙方將領聯名通電,反對在《巴黎和約》上簽字,主張取消中日密約。那些手握重兵把守各地的督軍、省長們,也因此紛紛致電政府,表達愛國熱情,措詞強硬地要求拒籤“和約”。同年12月,馮國璋病死,吳佩孚成為地位僅次於曹錕的直係軍閥首領。

1920年5月,吳佩孚不聽段祺瑞的命令,自衡陽領兵北撤,隨後通電反對皖系“安福俱樂部”把持政權。他的通電是:“全國之大,能否盡為一人所盤踞?疆吏之多,能否盡為一黨所居奇?兆民之眾,能否盡為一人所鞭笞?”要求大總統徐世昌罷黜段祺瑞內閣。7月,直皖戰起,吳佩孚聯合奉系軍閥張作霖,大敗皖軍,段祺瑞政府倒台,直奉兩系軍閥共同控制北京政府。吳的通電遊戲使得徐世昌總統叮囑手下人:吳佩孚的態度不可不考慮。

吳的軍人造反顛覆了政府,按後來人們的史評,吳佩孚的這一舉動標誌着北洋軍閥公開分裂,多數論者認為這是一場爭權奪利的不義之戰,戰爭給當時的中國社會帶來了較大的經濟損失,在政治上和軍事上削弱了北洋軍閥,外交上沉重地打擊了日本對華的侵略政策,客觀上一定程度地有利於中國社會的獨立和進步。但他通電謙稱:“此次興師討賊,原為民意所驅策,即戰勝結果,亦全國民意戰勝,非直軍戰勝也。此次戰勝逆黨,謬蒙各界讚揚,實則非軍隊之力,全勝於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