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傳庭是怎樣的人?孫傳庭為何會敗給李自成

孫傳庭是明朝末年崇禎朝大將,由文到武,扛起大明破碎山河。孫傳庭生於公元1593年,去世於公元1643年,享年五十一歲,字伯雅,又字白谷,為代州鎮武衞人。

孫傳庭是怎樣的人?孫傳庭為何會敗給李自成

公元1619年,中進士,初授永城知縣,後為吏部驗封主事升稽勛郎中。後因為不滿奸臣魏忠賢專政,因而棄官歸家,閒居家中。一直到了崇禎九年,魏忠賢伏誅,農民起義軍席捲天下後,才重新出仕。復出的孫傳庭受到重視,一再越級為官。先是越級升為順天府府丞,後又被擢為右僉都御史。明崇禎十五年任兵部侍郎,總督陝西,十六年升為兵部尚書。

孫傳庭一生最大的功績,全在鎮壓農民起義軍方面。他曾經生擒了第一任闖王高迎祥,後又與洪承疇一道,將李自成部擊潰,甚至讓李自成幾近全滅,可惜的是因為崇禎皇帝草率調兵迎戰皇太極,給了李自成復出的機會,這才有了後來的闖王入京。

孫傳庭宣大總督後,因為政見不合,多次受到楊嗣昌一派的打壓,最後甚至在楊嗣昌的陰謀下,被下入獄。後來雖然被起復,迎擊各路起義軍,最終還是因為時疫流行,糧草不足,兵員彈藥缺少,朝廷催戰,無奈草率出戰,後兵敗,在陝西潼關戰死,馬革裹屍。《明史》對這個將軍評價極高,稱:“傳庭死,而明亡矣。”

首先不可否認的是,孫傳庭是一員大將,他多次憑藉自己極高的軍事才能,取得了戰爭的勝利。不過與其他將領不同的是,孫傳庭不是一個純粹的武將,他由文入武,既有文人的計謀才識,也兼具武將的鐵血手段。

其次,孫傳庭是一個剛直的男人,是一個盡責盡職的官員。孫傳庭中了進士後,官路亨通,但是因為當時奸臣魏忠賢當道,整個朝廷極為混亂,事事以魏忠賢為先,官場黑暗。因為不滿魏忠賢專政,孫傳庭憤而辭官。一直到魏忠賢伏誅後,他才重新出仕。而在為官期間,他兢兢業業,儘管所效忠的君主,並不是明君,他依然堅持的履行自己的職責,為君主排憂解難,為國家清除不安定因素。

在他為官期間,因為與楊嗣昌不和,多次被楊嗣昌一黨打壓。孫傳庭仍然頂着巨大壓力,鎮壓起義軍。後來他更是被楊嗣昌陷害入獄三年,過着悽慘的日子。最終當國家需要他的時候,他沒有怨言,毅然挑起重擔,南征北戰。

這名為國家,為君主兢兢業業的將領,其最後結局並不是很好。他的死,也許這是他最為悲慼的地方。

因為帝王的多次催戰,而糧草不足,根本不足以應對敵軍的情況下,孫傳庭戰敗身亡,馬革裹屍。可讓人同情而悲宛的是,孫傳庭為這個國家獻出了生命,用命回報給了自己的君主,最終卻只得來了君主的猜忌。孫傳庭戰死後,崇禎帝認為孫傳庭詐死潛逃,因而不給其家人遺恩。李自成破城後,孫氏一家全部自盡,只餘一八歲幼兒被白翁收養。

遙想當年孫傳庭與洪承疇合力,打的李自成毫無還手之力,所部幾盡全滅。最後還是因為崇禎皇帝急詔,才讓李自成和部下十幾人逃脱,得以有東山再起之機。可是後來再對上李自成,卻變成孫傳庭倉促逃亡了。其中原因,自然不是因為孫傳庭比不上李自成,而是因為兵士疲軟,糧草不足,軍中時疫流行。在根本沒有抵擋能力的情況下,被自己的君主催促一戰,失敗是自然之事。

孫傳庭是一位大將,但是去沒有遇到一位明君,實在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