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路諸侯在討伐董卓戰爭中的不同表現

三國的時代,是一個英雄輩出、個性飛揚的精彩紛呈的時代,正如小説開篇所引用的一首詞中所言:“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三國故事流傳深遠,令無數的三國迷們津津樂道,正在於那眾多栩栩如生、性格各異的英雄人物,也在於那個特殊的年代造就了一個波瀾壯闊的歷史大舞台。東漢末年,朝政腐敗,民不聊生,直接導致黃巾大起義;繼而董卓進京,敗壞朝綱,兇殘暴虐,進一步造成天下大亂。從此,天下羣雄蜂起,彼此之間為爭奪勢力和地盤而相互攻伐,中國歷史又一次不幸地開始走向大亂。

十八路諸侯在討伐董卓戰爭中的不同表現

我們説,影響歷史走向的最終因素是人民。只有順應了民心和社會發展的主流方向,並有幸被歷史的機遇之神所眷顧,英雄們才有可能真正在歷史舞台上定位和發揮好自己的角色,從而最終成就一番偉業,完成時代賦予的使命。可見在這些決定性的客觀因素之外,英雄們自身的素質則是決定其成敗的一個關鍵因素。基於這個思想理念,我們不妨來研究一下三國時代的英雄譜,就會發現三國的雛形在很早的時期就已經開始隱現,這個隱現的大背景就是《三國演義》開篇不久就講到的東方十七路諸侯討伐董卓的戰爭。

討伐董卓的戰爭可以説是《三國演義》中天下英雄們較為完整的第一次集體亮相。哪十七路諸侯?不妨請看:第一鎮,後將軍南陽太守袁術。第二鎮,冀州刺史韓馥。第三鎮,豫州刺史孔伷。第四鎮,兗州刺史劉岱。第五鎮,河內郡太守王匡。第六鎮,陳留太守張邈。第七鎮,東郡太守喬瑁。第八鎮,山陽太守袁遺。第九鎮,濟北相鮑信。第十鎮,北海太守孔融。第十一鎮,廣陵太守張超。第十二鎮,徐州刺史陶謙。第十三鎮,西涼太守馬騰。第十四鎮,北平太守公孫瓚。第十五鎮,上黨太守張楊。第十六鎮,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第十七鎮,祁鄉侯渤海太守袁紹。加上廣發檄文的曹操自己,嚴格來講應該是總共十八路諸侯。而當時的劉關張三人還屬於名不見經傳的二三線人物之列,僅是因一腔熱忱而被收留在北平太守公孫瓚的陣營中。如果偏要將當時所有的地方諸侯都囊括進去的話,也還差那麼幾路,比如荊州的劉表、漢中的張魯和益州的劉璋,等等。不過這幾位在三國後續的故事中倒也基本看得出其能力所在,故我們還是可以基本上將東方諸侯們討伐董卓的戰爭視作天下各路英雄們的一次集體趕考。那麼他們在這個特殊考場上的表現到底如何呢?讓我們一起來細細品味。

首先,各路大軍聚齊後,盟主袁紹第一次升帳和眾諸侯商議進兵。當袁紹在安排好其弟袁術總督糧草應付諸營後,提出更需一人為先鋒以直抵汜水關挑戰董卓兵馬時,長沙太守孫堅立刻自告奮勇挑起了先鋒的重擔。此為孫堅在整部《三國演義》的第一次露面,可是一出場就給人感覺血性異常,想必袁紹的誇獎“文台勇烈,可當此任”也不僅僅是出於客氣禮貌,也多少代表了當時眾諸侯們的整體評價吧。孫文台果然真英雄矣!後續孫堅率領手下大將程普、黃蓋、韓當、祖茂等一馬當先、艱苦作戰的細節在這裏就不一一贅述,確實英勇有加,不負眾望。

然英雄的風采卻也是時常通過一些齷齪小人的舉止言行映襯出來,這不果然就有一些小動作開始在其他諸侯處冒出來了。且説那諸侯陣營裏有個濟北相鮑信,見孫堅當了先鋒,居然怕他奪了頭功,暗自裏派其弟鮑忠帶了馬步軍三千抄小路提前趕到到汜水關,結果被剛剛來到汜水關鎮守不久的董卓部將華雄斬於馬下。這場討伐董卓戰爭的第一個開門紅就這樣亮在了董卓一邊。

人一扎堆,內部的問題就接二連三地來了,然而這也正是一個考察眾人真正素質的難得機會,畢竟關鍵時刻始見人心。話説孫堅在汜水關一面苦戰,一面派人到袁術那裏催糧。卻不想那袁術竟聽信了手下人的所謂良策,認為孫堅乃江東一猛虎,若讓其打破洛陽殺了董卓,正是除狼而得虎也。於是,袁術不發糧草,想讓孫堅的軍隊不戰自亂,這真是所謂盟友的背後一刀啊。當整個故事看到這裏,心裏頭就已經開始對這個所謂的諸侯聯盟的事業隱隱擔憂了。不出所料,孫堅營中因缺糧而導致軍心慌亂,結果被華雄趁夜劫了寨,不幸大敗。東方諸侯們的首輪趕考就這樣以失敗告終。

當孫堅的敗績傳到諸侯大營,袁紹感覺鋭氣挫動,問計於眾諸侯下一步該當如何時,竟然諸侯並皆不語。此時此刻,卻惟有站在公孫瓚背後的當時並不屬於諸侯之列的劉關張三人在那裏冷笑,一股英雄氣就在這一被人忽視的角落迴盪。果不其然,是金子總是要發光的,關羽的英雄本色立馬就在下一輪大考也即如何應對華雄挑戰的那一輪博弈中盡顯出來。華雄確實勇猛,接連快刀斬亂麻似地斬了袁術的驍將俞涉、韓馥的上將潘鳳,令眾人大驚失色。正當袁紹一個勁地歎息自己的上將顏良、文丑不在身邊時,關羽在這個關鍵時刻露臉了。

關羽的毛遂自薦竟然也在眾諸侯中激起了一場軒然大波。反應最激烈的當屬袁術了,居然就因為關羽僅是一名馬弓手而要叫人將其趕出帳去,此君實在是心胸閉塞,眼光偏狹。然在此刻,曹操不拘一格的用人胸懷在小説的演繹中欣然登場了。曹操力挺關羽,認為關羽既然在這個大場面主動請纓,必有真本事,建議給予機會。作為盟主的袁紹呢,儘管態度不那麼偏激,但也基本傾向於認為若使一弓手出戰,必被華雄所笑。可見作為當時漢末士族勢力代表人物的袁氏兄弟,其思維畢竟受限於門户之見,這一點落實到用人方面是大大影響了其今後的事業發展,此點已是後話就先暫且就此打住。

正當這些諸侯大佬們還在糾結於應不應該派一馬弓手出場迎戰的關鍵時刻,關羽進一步表達了自己的堅強意志,並提出若斬不了華雄甘當軍法處置。關羽的主動出擊贏得了曹操的青睞,也是為自己爭取到了一次展現武功於華夏的極好機會。曹操更是叫人備了一份熱酒,最終成全了關羽“温酒斬華雄”的一個美談,這也是關羽在整部《三國演義》中建立的第一個揚名天下的功勛。我想在當時的整個大營裏,對關羽來講,除了結義兄長劉備,曹操應該是他最大的知音了,畢竟英雄識英雄。

關羽斬了華雄後,張飛備受鼓舞,也公開站出來建議大家趕緊乘勝殺入關去。此刻又是袁術氣急敗壞,不能容忍一個縣令手下的小卒竟敢如此耀武揚威,也是叫人將張飛也趕出帳去。此刻又是曹操阻止了袁術,並認為得功者受賞是不分貴賤的。為了擔心引起諸侯間不必要矛盾的加深,曹操叫公孫瓚暫且帶劉關張三人回寨,並在事後派人送酒肉來撫慰劉備兄弟。通過這一系列的不同表現,我們基本上已經感受到了所謂諸侯們的不同境界,其將來事業成果的迥異不也就是決定於這些因素嗎?

我們接着往下看。董卓在失去了華雄後,在軍事上做出了調整。一方面派李傕、郭汜引兵五萬,把住汜水關;董卓自己則率軍十五萬,同李儒、呂布、樊稠、張濟等守虎牢關。軍馬到關後,董卓令呂布領軍三萬去關前紮寨,對各路諸侯們來講,更大的一輪挑戰已經來臨了。呂布的武功果然身手不凡、天下無敵,讓遭遇到的八路諸侯人馬無法招架並連折大將。在這個危機時刻,辛虧是棲身於公孫瓚陣營中的劉關張三人先後捨身投入戰鬥,演繹了一段蕩氣迴腸的“三英戰呂布”的經典傳奇,並最終殺退了呂布的兵馬,為八路諸侯贏得了寶貴的一戰。劉關張的這一奇功,可以説完成了他們自桃園結義以來經歷過最大考驗的精誠合作,並從此揚名於諸侯,為他們的日後發展博得了美名。

呂布敗後,董卓面對諸侯們的強勁攻勢,不得已開始採取守勢。為了避開諸侯的鋒芒,竟然決定放棄洛陽,遷都長安。董卓劫掠天子前往長安前,洛陽還遭遇了慘絕人寰的破壞,全城財物被劫,人口驟減,到處一片火海。近在咫尺的孫堅在進入汜水關後便迅速開進了洛陽,或許是天道酬勤,老天爺在這兵荒馬亂的亂世中將遺失的傳國玉璽最終奉送到了派人滅火的孫堅手中。

面對董卓的西撤,各路諸侯在趕到洛陽聚齊後,在這一大好形勢下他們的態度和判斷卻再次發生分野。這次主要的分歧發生在曹操和盟主袁紹之間。曹操主張乘勢追襲,將董卓徹底打敗,奪回天子;然袁紹則認為兵馬疲睏,進攻不會帶來好處,主張按兵不動。儘管曹操剖析事理,但各路諸侯卻都和袁紹一個想法,認為不可輕動,最後惹得曹操大怒曰:“豎子不足與謀!”於是自己單獨引兵萬餘,率領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李典、樂進等將領,星夜去追擊董卓。當然後續的故事就不細説了,曹操最後是大敗而歸,甚至連自己都差點丟了性命。

如果説諸侯們之前的分歧甚或矛盾都只是隱性或輕微的,哪怕是孫堅和袁術之間曾經關於糧草問題所發生的不快,那麼壓彎諸侯之間表面和諧這匹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就是孫堅和袁紹之間關於傳國玉璽的那場爭吵了。公平地説,討伐董卓戰爭大部分期間的孫堅是稱得上一位英雄的,其一心為公,積極主動,勤勤勉勉,為諸侯陣營立下了汗馬功勞。即使是到了在進入汜水關之前,孫堅都還嚴詞拒絕了董卓派人前來單獨和他提親講和,可見此君也確是抱着一顆匡扶天下、振興朝綱的理想投入到這場戰爭的。但是孫堅的理想在得到傳國玉璽後卻發生了根本的變化,進而產生了回江東圖謀大事的想法。或許是諸侯們彼此之間的勾心鬥角以及天下大亂趨勢的加速形成助推了這一心理變化,總之,孫堅最後在以盟主袁紹為首的眾諸侯面前居然發毒誓表態沒有得到過傳國玉璽,甚而鬧到和袁紹當面劍拔弩張的地步。各路諸侯之間的矛盾就此開始全面公開化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各路諸侯最終解散之前,他們還舉行了一次宴會。這次宴會發生在曹操追擊董卓失敗回來後,以袁紹為首的各路諸侯為其在寨中擺酒解悶。席間曹操的一段話非常精彩,不禁原文抄錄於此:

飲宴間,操歎曰:“吾始興大義,為國除賊。諸公既仗義而來,操之初意,欲煩本初引河內之眾,臨孟津、酸棗;諸將固守成皋,據敖倉,塞轘轅、太谷,制其險要;公路率南陽之軍,駐丹、析,入武關,以震三輔。皆深溝高壘,勿與戰,益為疑兵,示天下形勢。以順誅逆,可立定也。今遲疑不進,大失天下之望。操竊恥之!” 紹等無言可對。

實乃一戰略大構想矣!看到此處,還有誰會懷疑到曹操縱橫天下的雄才大略呢?討伐董卓的檄文就是曹操發起的,不拘一格、唯才是舉併力挺劉關張這些無名之輩為國建功立業的也是曹操,審時度勢、獨立堅持追擊董卓並親自付諸實踐的還是曹操。曹操實乃三國時代之第一真英雄矣!還有一點值得大書特書的是,關於討伐董卓,這些諸侯中也只有同時作為詩人的曹操留下了相關的詩篇記錄此事,此處不禁摘錄如下:

蒿里行

關東有義士,興兵討羣兇。初期會盟津,乃心在咸陽。

軍合力不齊,躊躇而雁行。勢利使人爭,嗣還自相戕。

淮南弟稱號,刻璽於北方。鎧甲生蟣蝨,萬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

在描述了當時這場戰爭的同時,曹操對百姓深受的疾苦給予了巨大的同情。這也是我國文學史上不可多得的優秀詩篇。大亂之後思大治,也惟有曹操這樣悲天憫地的英雄引領一股正能量重塑天下。

除了曹操的過人胸襟,孫堅的表現在眾諸侯中也是令人印象深刻。從初期的勇擔先鋒、艱苦奮戰,到後期因得到傳國玉璽而決定圖謀基業的敢作敢為,讓我們看到了一股勃勃生機,這是一方在天下大亂之後能夠有所作為的力量。果不其然,經歷孫堅、孫策和孫權父子三人的前後努力,他們終於在江東奠定了自己的政權。還有那劉關張三人,儘管在討伐董卓戰爭期間他們還沒什麼地位,但他們憑藉關鍵時刻自己的獨特貢獻向天下人展示了自己的力量和膽略,做到了人家做不到的東西,表現十分突出。假以天時、地利、人和等諸多條件的到位,誰能保證這股力量今後不會崛起壯大呢?

令人惋惜的則是袁氏兄弟了。本來袁氏家族四世三公,門多故吏,在政治上代表了傳統士族的階層利益,在各路諸侯中他們也是最有基礎和實力的。然而在討伐董卓的戰爭中,他們的表現卻極其讓人失望。袁紹優柔寡斷,沒有魄力,也沒有起到協調好整體戰略和團結各路諸侯的領袖作用;袁術則心胸狹隘,鼠目寸光,以門閥之見容不下潛在的精英人才。僅從袁氏兄弟在討伐董卓戰爭中的表現來看,其日後的敗亡實在是不足為奇。至於其他各路大大小小的諸侯們,要麼表現平庸,要麼根本無甚作為,此處就不一一列舉了。

行文至此,縱觀東方所有諸侯們在討伐董卓戰爭中的表現,誰是真的英雄,難道不一下子就感覺出來了嗎?曹操日後在北方中原地區強勢奠定了魏國的基礎,孫堅父子三人前後奮勇打拼終於在江東建立了東吳政權,劉備則歷經坎坷,最終在孔明出山後的輔佐下於西川建立了蜀漢政權。如果我們仔細分析那場討伐董卓的戰爭,尤其是比較研究各路諸侯在同一時空座標下的表現後,是不是覺得日後三國的態勢其實不就早已隱隱初現在其中了嗎?而將三國最終歸於一統的晉,也正是在承接了作為三國排名第一的英雄曹操所奠定的魏國政權之後才完成這一宏偉歷史使命的。《三國演義》本是一部小説,卻千百年來讓無數的讀者們為之沉醉不已。在歷史和文學的殿堂之間漫步和遊弋,在情感和理性之間演繹和推理,經典名著的魅力就在這些時空裏永遠揮灑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