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古代為何流行如意 竟是為了方便隨時撓癢?

北宋釋道誠在《釋氏要覽》中記載:“如意,梵名阿那律,秦言如意。《指歸》雲,‘古之爪杖也。’或骨、角、竹、木,刻作人手指爪。柄可長三尺許,或脊有癢,手所不到,用以搔抓,如人之意,故曰‘如意’。”

揭祕古代為何流行如意 竟是為了方便隨時撓癢?

本文摘自:中國網,作者:王國華,原題:《如意是個啥東西? 史上最華貴最雅緻的癢癢撓》

當年剛看到電視連續劇《甄嬛傳》的時候,我第一反應就是:靠譜。雖然故事是虛構的,但細節非常到位。比如:該劇中,王公大臣或者太后妃子之類的人,手裏常常拿着一柄東西。這柄東西不顯眼,但讀過歷史的人可以馬上分辨出來:那是“如意”。在古代,如意是一種全民普及的物品。王室公卿家裏肯定要有幾件如意,平民百姓家中亦常見。

但在今天,知道“如意”這種東西的人不多了。那麼,如意到底是個什麼東東?它是怎麼來的?在中國古人的生活中起過什麼樣的作用?又是怎麼沒的?

來歷

你説是武器我瞅像權杖

“如意”,又稱“握君”、“執友”或“談柄”。你若有機會到北京故宮,會看到形式各異的“如意”。其大致形狀就是一個柄,柄上安一個頭。這個形狀很像錘子!但如意的性質與錘子截然相反。同樣是刀,一個人手拿殺豬刀向你走來,你會看到滿臉煞氣;如果他拿的是水果刀,你就明白他是要削水果給你吃。同理,有人掂個錘子跟你聊天,你一定想着趕緊離開,若是他(她)拿着一把如意,彼此之間的距離一下子就拉近了。如意的粗線條類似錘子,但比錘子嫵媚得多,其柄有扁有圓,或直或彎。

魏晉南北朝時期,如意的形狀以柄首呈屈曲手掌式為主流。這種創造的構思,可以理解為人的意志的外延。而手形如意演變成捲雲形、靈芝形、心字形及團花形如意,是唐以後的事。富貴人家的如意,材質有金、有玉、有銀、有銅、有沉香木,貧寒人家就只能用用竹子和普通木頭了。

如意的來歷,説法不一。

有的説源自印度佛教。法師講經時,常手持如意一柄,記經文於上,以備遺忘,如同臣子覲見皇帝時手中捧着的笏板,今天下屬見上司時必拿的筆記本一樣。

也有的説,如意最初是一種武器,或者是帶護手的短劍。喝酒碰杯,本為預防敵人在酒中下毒,借碰杯之機把酒灑到對方酒杯中一點,後來成了禮儀,如意大概也是如此,逐漸由武器變成了伴手物。

不過,更多的人認為,如意是癢癢撓的變種。北宋釋道誠在《釋氏要覽》中記載:“如意,梵名阿那律,秦言如意。《指歸》雲,‘古之爪杖也。’或骨、角、竹、木,刻作人手指爪。柄可長三尺許,或脊有癢,手所不到,用以搔抓,如人之意,故曰‘如意’。”開始是癢癢撓,後來不斷裝飾,改變花樣,稱呼也由通俗的“不求人”變成文雅的“如意”。這個説法,應該更可信。因為我國古時衞生習慣不同於現代,即使皇室條件優越些,也難保證天天洗浴,弄個“如意”在手裏,方便隨時搔癢。

也有人認為,如意更像一柄權杖。掌權者揮斥方遒,手裏自然需要一柄道具。但羽扇或手杖的實用性太強,恰易掩蓋了道具的象徵意義,到了最後逐漸演變為沒有實際意義的如意。而對於平民百姓來説,手裏拿着一點東西,就像抓到了水中的稻草,或多或少總會產生一點安全感。

為什麼“如意”消失了呢?我覺得,這與其材質和裝飾越來越藝術化,實用性越來越差有關。一種東西,多少總要有點用,如果一點用都沒有,即使再藝術,名稱再好聽,最終也要被淘汰。當然,衞生條件的改善或許也是“如意”出局的原因。

説法

頻頻入詩畫漸漸遠人間

在古代,如果説油鹽醬醋是一種生活必需品,那麼如意則是另外一種生活必需品。日日相伴,難免不撥動詩人們的情懷,歌之詠之。自古以來,在詩歌中提到如意的,比比皆是。

唐朝孟浩然在其《悼正弘禪師》中寫道:“池上青蓮宇,林間白馬泉。故人成異物,過客獨潸然。既禮新鬆塔,還尋舊石筵。平生竹如意,猶掛草堂前。”掛在草堂前面的,是禪師當年用過的“竹如意”,他的樸素和清貧,猶如“竹如意”一般,讓人留戀懷想。沒有這件竹如意,我們還拿什麼懷念他?

古人山居,離不開柴扉野犬,而屋子裏的擺設,自然也少不了如意。李賀在《始為奉禮憶昌谷山居》中這樣描述:“掃斷馬蹄痕,衙回自閉門。長槍江米熟,小樹棗花春。向壁懸如意,當簾閲角巾。犬書曾去洛,鶴病悔遊秦。土甑封茶葉,山杯鎖竹根。不知船上月,誰棹滿溪雲?”李嘉祐的《題道虔上人竹房》與此如出一轍:“詩思禪心共竹閒,任他流水向人間。手持如意高窗裏,斜日沿江千萬山。”

在更具悲憫情懷和平民意識的杜甫那裏,如意又具有了另外一番含義。他在《舍弟觀赴藍田取妻子到江陵,喜寄三首》中寫道:“汝迎妻子達荊州,消息真傳解我憂。鴻雁影來連峽內,鶺鴒飛急到沙頭。嶢關險路今虛遠,禹鑿寒江正穩流。朱紱即當隨彩鷁,青春不假報黃牛。馬度秦關雪正深,北來肌骨苦寒侵。他鄉就我生春色,故國移居見客心。剩欲提攜如意舞,喜多行坐白頭吟。巡檐索共梅花笑,冷蕊疏枝半不禁……”武夫仗劍,文人執筆,普通百姓高興起來,就只能拿着如意手舞足蹈。此時的如意,絕對不是可有可無的癢癢撓,而是不可或缺了。雙手空空地舞蹈,樣子實在太傻,非得有一柄如意不可。

唐人吟詩,宋人作詞。在宋人的長短句中,如意仍屢屢出現。楊無咎的《水龍吟》中寫道:“當年誰種官梅,自開自落清無比。一朝驚見,危亭岑立,繁華叢裏。知是賢侯,有難兄弟,素書時寄。縱舞攜如意,吟搔短髮,無從訴、心中喜。卻對斜枝冷蕊。似於人、不勝風味。冰姿斜映,朱脣淺破,欣然會意。青子垂垂,翠陰密密,尤堪頻憩。待促歸禁近,邦人指點,作甘棠比。”他的“攜如意舞”跟杜甫相比,風花雪月的成分增添了許多。

宋人陳允平也寫過一首《水龍吟》:“曉鶯啼醒春愁,粉香獨步千紅地。庭閒散縞,林空翦雪,鷗驚鶴避。妒月魂悽,行雲夢冷,温柔鄉閉。漸黃昏院落,清明時候,東風裏、無情淚。織翠玲瓏葉底。倚闌人、玉龍休吹。殘粧微洗,芳心微露,昭陽睡起。恨結連環,舞停雙佩,水晶如意。倩蜂媒、聘取瓊花,細與向、尊前比。”這裏的如意,高貴得超凡脱俗,離煙火人間的距離越來越遠了。

故事

和珅送如意

給嘉慶通風報信

“如意”兩字,充滿着人們對美好的期盼與嚮往。也正因為這兩個字,如意成了可以隨時拿來送人的禮物。史載,滿洲舊俗,凡值年節,臣子們必進“如意”於朝,取“吉祥如意”之彩頭。而嘉慶皇帝即位後,曾發佈一道上諭,禁止王公大臣進奉“如意”。他説:“諸臣以為如意,在朕觀之轉不如意也。”原來,乾隆立嘉慶為太子時,和珅第一個得到消息,趕緊送了一柄“如意”給嘉慶通風報信。嘉慶即位後,擔心和珅將此事泄露給史官,萬一載入史冊,將為後人恥笑,遂下達禁奉之諭,是為釜底抽薪。而他的老爹乾隆剛剛去世,他便迫不及待地整肅和珅,不知是否與此也有關係?不過,《述庵祕錄》中載:“太后帝生辰三節,王大臣督撫等例進如意(督撫現任者有此制,開缺不能)及貢物,由內務府內監等遞進”,此處的“太后帝”指的是慈禧和光緒。看來,嘉慶的政策並沒有延續下去,他死以後,“如意”又成了必進之物。

光緒選後妃

手有如意心難如意

光緒皇帝也有一則與如意有關的故事。據説,當年光緒選妃時是由慈禧包辦的。最後入選的五人分別為慈禧太后的弟弟、副都統桂祥的女兒,江西巡撫德馨的兩個女兒,禮部左侍郎長敍的兩個女兒。當時在場的太監唐冠卿事後有一份細緻的描述:“選後是在體和殿,事前準備了玉如意一柄,繡花荷包兩對,誰收到玉如意就是皇后,收到荷包為嬪妃。光緒手持玉如意來到德馨的長女面前,剛要交給,慈禧太后大聲説‘皇帝!’並暗示光緒將玉如意交給桂祥的女兒。光緒無奈,只好照辦。慈禧強迫光緒選擇了並不喜歡的皇后,又擔心德馨的女兒,一旦選入嬪妃,必有奪寵之憂,於是不讓光緒自己再選,直接授意將荷包交給長敍的兩個女兒。”如意作為道具的功能,在這裏再度呈現。

有時候,人都可以成為道具,何況如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