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個好習慣有助你長壽

每個人都希望長壽,健康長壽可不是光想想就能達到的,必須要付諸行動,那麼如何長壽呢?有哪些長壽祕訣?下面小編告訴你7個保長壽祕方,快去看看!

7個好習慣有助你長壽

養生加減訣 7個好習慣有助你長壽

人生短短几十載,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可以活得更久一些,那樣才可以有更多時間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去感受這個大千世界的美妙。

但是,錯誤的生活方式卻讓我們離“死亡之神”越來越近。那麼,有什麼方法可以擺脱死亡之神的召喚,活得更久呢?下面,小編教大家七個健康生活小習慣,讓你在細節中把握長壽祕訣,健康一生!

一、少肉多豆

我們身邊有不少“肉食動物”,漢堡、烤肉、烤鴨、紅燒肉,頓頓無肉不歡。按“膳食平衡寶塔”的建議,一個人每天最好只攝入瘦肉75克,即一副撲克牌大小的一塊。

(1)體力勞動者、男性可以多吃紅肉。

(2)腦力勞動者、女性及身體機能退化的老人,應多吃白肉。

(3)患有肥胖、心臟病、高血壓等的人,更應少吃肉,多吃豆製品。豆子被稱為“地裏長出來的肉”,特別是用大豆做的各種豆製品,比如水豆腐、豆腐絲、豆腐乾、豆腐皮之類,都是提供蛋白質的好食品。

二、少鹽多醋

鹽不僅會偷走你身體裏的鈣,還會帶走正常的血壓。自家做飯時,除了少放鹽,也要儘量控制醬油、番茄醬、辣椒醬、咖喱等調味品的攝入量。更要小心看不見的鹽,比如餐館中紅燒菜、燉菜等菜品,薯片、罐頭及快餐方便食品中都含較多的鹽。醋則稱得上是廚房裏的保健調味品了,炒菜時不妨放一點,用米醋醃泡菜可以降血脂,用陳醋配着麪食吃能助消化,做魚和骨頭湯的時候放點醋,還有助於其中鈣質的吸收。

三、少藥多練

不管平時多大方,吃藥時最該“摳門點”,遇到傷風感冒這樣的小病,最好扛一扛,別隨便吃藥。老年人還應遵守“歲加量減”的原則,60歲以上的老年人,其用藥量相當於成人用藥量的3/4,不可自行增加,並且同時最多隻能服4種藥。如果沒有養成鍛鍊的習慣,吃藥也等於白吃。最新研究顯示,只要每天堅持鍛鍊15分鐘,平均可延壽3年,比如快走、慢跑、騎自行車等,都稱得上最好的“藥物”。

四、少車多步

一項研究顯示,有車一族越來越多,大約25%的人已經丟掉了走路的習慣。研究發現,整天開車到處走的人比喜歡走路的人,生病的時間長2倍。現代人以工作忙為藉口逃避運動,其實,每天進行30分鐘的有氧運動(如快走),免疫系統的工作效率更高。

五、少慮多笑

太看重位子,總想着票子,倒騰着房子,放不下架子,撕不開面子,眷顧着孩子……焦慮掛在每個人的臉上。為什麼不嘗試換種表情呢?4歲的孩子每隔4分鐘就會笑一次,成人也應每小時都笑一笑。笑不僅能增進肺活量,還能幫你減肥,給心臟鬆綁。開懷大笑15分鐘能夠消耗40卡熱量。如果每天都如此,一年可以減輕至少1.8公斤的體重。任何人都會有情緒失控的時候,不妨準備一個“心情急救箱”,比如看場電影、跑幾圈、到某個地方吃點心、和孩子們在一起、購物排隊時與別人分享笑容,讓笑容如陽光般照亮生活,同時也“温暖”心臟。

六、少欲多施

平時不妨多給予別人幫助,如借給陌生人紙、筆,給街頭乞討者食物或錢,參與募捐活動等等。小小的善行能讓你感到自己生存的社會價值,給你帶來情感滿足,煩惱自然就煙消雲散。另外,好吃的東西不要自己獨享,分點給別人,不但與他人分享美味,一方面也控制了自己的熱量攝入;別犯懶讓同事幫你帶飯捎東西,離開座位,自己跑一趟,看看可以為別人順手做些什麼。這樣一來,不僅能活動筋骨,防止肥肉上身,還賺了個好人緣。

七、少言多行

健康計劃不能只是口上説説,動輒以“沒時間”、“堅持不下去”等當作藉口。與其整日抱怨體重降不下來、啤酒肚漸漸隆起,不如利用這些時間行動起來吧!不然的話,你永遠只能看着別人的好身材、好氣色乾瞪眼。從今天起,每天努力改掉一個壞習慣,就當給自己儲存一份健康保險。

長壽者告你10條健康祕訣

當一個人步入老年時,如果能有意識地加強鍛鍊,調整自己的心態,而不是採取“既老則老”的無作為態度,那麼他們不但能活得很長壽,且這種長壽的質量也會有很大的改善。以下是專家提出的如何健康長壽的十大祕訣:

1.保持積極的態度。當人進入老年後,很自然地會感到自己的生命已接近尾聲,由此感到一種無奈和惋惜。在這時,如果讓這種想法成為指導自己生活的主流意識,那麼人就會對許多仍值得去做一做的事情采取拖延甚至不做的消極態度。從心理學角度來講,老年與兒提時代一樣,是生命中的一個階段,不分厚薄。有許多研究成果表明,以積極主動的態度安排自己的老年生活不但能使自己活得更長壽,也能活得更健康,更有意義。

2.吃好。當進入老年後,人體內的產出和合成功能明顯下降。因此應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對飲食結構加以調整。原則是:不以飽為準,而以營養合理搭配為準,加強對短缺成分的補充。

3.少喝酒。人上了歲數後,酒精對身體的影響明顯增大。年輕時,喝上3杯白酒都不見反應的人,到歲數大時喝一杯白酒就會感到暈,就是因為身體對酒精的抗性已大大衰退所致。因此,老年人應當少喝酒。

4.不吸煙。進入老年後,包括肺部在內的許多人體器官的功能都開始出現不同程度的衰退。所以,在這個年齡段吸煙極容易引起呼吸道的強烈反應,且恢復起來很慢。如果年輕時戒煙沒成功的話,這個年齡該是戒煙的時候了。

5.保持鍛鍊。每天應安排半小時至一小時的鍛鍊時間。鍛鍊以活動身子骨為主,舒經活血,保持身體各部位的肌肉有一定的運動量。

6.減輕自己的壓力。與年富力強的中年相比,進入晚年的人在體力上往往已無法完成許多事情,因此需要依靠他人的幫助。此外,自己能做的事情也會漸漸出現越來越吃力的情況。這些都會使老年人感到生活上的壓力,而壓力將會對已經開始老化的心血管系統造成更大的損害。因此,自我減壓非常重要。

7.陶冶情操。老年人有許多讓中青年人羨慕的優勢,其中之一就是有比較充裕的時間。在這個年齡段的人可以拿出一些時間做自己年輕時沒有時間但又十分想做的事情,如學畫畫,學一種樂器,學一門新的語言。由於老年人學習這些東西並不是為了考試,所以沒有壓力,樂趣融融,對改善老年人的心境十分有好處。

8.“計劃經濟”。由於步入老年的人不再是“積極的創收者”,所以需要提前計劃自己的支出安排,以便較為合理地使用自己有限的資源。吃穿住不愁了,老年人的生活也就悠然而長,自得其樂了。

9.健腦。許多研究結果表明,越是歲數大,越需要經常活動腦筋,以此保持大腦的反應能力。多看書,多研究一些還不是很清楚的問題,多做一些需要動腦筋的事情均是健腦的好辦法。

10.加強與人交往。不少研究結果表明,許多健康長壽者的周圍總有一羣靠得住的朋友。與這些朋友的交往,能起到排解鬱悶,舒緩情緒的作用。此外,和睦的家庭關係對長壽也有着積極的作用。

養生先養心 心平則壽長

常保持心理平衡的人五臟淳厚,氣血勻和,陰平陽祕,所以能健康長壽。

“心理平衡”是健康長壽的基石。對於現代都市人來説,誰擁有了心理平衡誰就擁有了健康和長壽。“養心”就是擁有心理平衡的重要方法。

何謂“養心”?《黃帝內經》認為是“恬虛無”,即平淡寧靜、樂觀豁達、凝神自娛的心境。

德者養心

“積善成德”,德的核心是做善事。中醫認為德高者五臟淳厚,氣血勻和,陰平陽祕,所以能健康長壽。莊子説,有修養的人“平易恬,則憂患不能入,邪氣不能襲”;管子言:“人能正靜,皮膚裕寬,耳目聰明,筋信而骨強”;荀子也説“有德則樂,樂則能久”;孔子精闢指出:“大德必得其壽”。

唐代大醫孫思邈則認為“德行不克,縱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年”,“道德日全,不祈善而有福,不求壽而自延,此養生之大旨也”。相反,德劣者往往病多壽短。巴西一位學者經三十年研究發現,有貪污受賄罪行的人,癌症、心臟病、腦出血發病率遠遠高於正常人羣。可見,道德修養不僅是品質的要求,而且是養生的手段。

仁者養心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其基本思想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和“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具體可以概括為恭、寬、信、敏、惠、智、勇、忠、恕、孝、弟等。“恭”有謙遜、尊敬之義;“寬”有寬容、寬大之義;“信”有誠信、有信用之義;“敏”有勤勉之義;“惠”有柔順之義;“智”有智慧、智謀之義;“勇”即勇敢之義;“忠”有忠誠、盡心竭力之義;“恕”有仁愛、寬宥之義;“孝”為善待父母;“弟”同悌,為敬愛兄長之義。一個人如果能仁全如此,其心境必定是欣慰和寬鬆,而不是懊惱、憤恨和作奸犯科後的恐懼,因此,“仁者壽”。善良者能獲得內心的温暖,緩解內心的焦慮,故而少疾,惡意者終日在算計與被算計之中,氣機逆亂,陰陽失衡,故而多病而短壽。難怪《戒庵老人漫筆》記載“一士取科第不以正,然與正人相來往,外貌雖軒昂,而心中實綏,竟不一載而死”。

《中外衞生要旨》認為:“常觀天下之人,凡氣之温和者壽;質之慈良者壽;量之寬宏者壽;言之簡默者壽。蓋四者皆仁之端也。”美國密西根大學調查研究中心曾對2700人進行跟蹤調查,發現善惡會影響一個人壽命的長短。助人為樂、與他人相處融洽的人,壽命顯着延長;而心懷惡意、損人利己、與他人相處不融洽的人,死亡率是正常人的1.5倍。美國心血管病專家威廉斯博士從1958年開始對225名醫科大學學生進行跟蹤調查,發現因心臟病而死亡者,惡人是好人的5倍。正所謂“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

易性養心

“笑口常開,青春常在”。但是,人生在世,難保無憂,關鍵是毋使太過、勿令太久。中醫“易性”的養心一法恰是“對症”的良方。所謂易性,即通過學習、娛樂、交談等方式,來排除內心的悲憤憂愁等不良情緒的方法。具體方法因人因事而異,如“取樂琴書,頤養神性”,或“看書解悶,聽曲消愁,有勝於服藥”,或“止怒莫若詩,去憂莫若樂”,或“勞則陽氣衰,宜乘車馬遊玩”,或“情志不遂……開懷談笑可解”等等。事實上,圖書、音樂、戲劇、舞蹈、書法、繪畫、賦詩、填詞、雕塑、種花、垂釣等,都可起到培育情趣、陶冶情性的防病治病作用,擁有它們必健康、長壽。

哲理養心

哲理養生,主要是要掌握對立統一和一分為二的觀點。明末清初着名哲學家王夫之總結與力行的“六然”、“四看”堪可借鑑。所謂“六然”,就是“自處超然”,即超凡脱俗,超然達觀;“處人藹然”,即與人為善,和藹相親;“無事澄然”,即澄然明志,寧靜致遠;“失意泰然”,即不灰心喪志,輕裝上陣;“處事斷然”,即不優柔寡斷;“得意淡然”,即不居功自傲、忘乎所以。所謂“四看”就是“大事難事看擔當”,能擔當得起;“逆境順境看襟懷”,能承受得起;“臨喜臨怒看涵養”,能寵辱不驚;“羣行羣止看識見”,能去留無意。這樣才能做到“知足不辱,知止不恥,當行則行,當止則止”。哲理養生是高層次的保健養生,與德、仁相輔相成,異曲同工,只有在實踐中反覆磨鍊才能做到,是道德品質、氣質修養、文化水平、經驗閲歷的集中表現。事實上,正確地待人待己,熱愛本職工作,講究生活質量,這不僅是做人做事的基礎,也是養生防病的前提。

總結:以上介紹的這些讓你長壽的祕方,大家一定要照着做,堅持下來,那麼更助於你的健康,讓你生活的更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