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歲人瑞的長壽七言詩

每一個長壽老者都有自己的一套養生祕訣,每位長壽翁,都有其的獨特之處,在遼南就有這麼一位老者,他把自己的養生心得寫成了一首詩來給大家分享。

百歲人瑞的長壽七言詩

在遼南郭家村有位101歲的長壽翁,村民們都尊稱他為“百歲仙翁”。老人至今已然是“四世同堂”了,這在當地是極為罕見的。老人之所以成為“百歲仙翁”,主要得益於他一生始終遵循自己總結出來的“長生祕訣”。

這位“仙翁”名叫劉炳阜,是位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的老兵。退伍後,一直在家鄉務農。老人的“長壽訣”是

“練筋骨三更起舞”。劉老年輕時即喜歡練氣功,他認為氣功有利於暢通血脈,強身健體。因此,這些年來他一直沒有間斷。百歲老人了,如今練起氣功來依然有板有眼,一招一式都透着嫻熟和仙風道骨,而且“不上喘”。近年來,老人還經常到郊外去參加體育鍛煉,踢踢腿、散散步,偶爾還和會家裏的小貓小狗“賽一圈”,看得家人是既開心又擔心。

“歸林泉遠離塵喧”。劉老原來家住鬧市區,60多歲的時候搬到了郊外的一片柳林裏。柳林四處不着屯,環境極其幽靜,老人得以在這寧靜的環境中生活,心情每天都處於波瀾不驚的狀態中。閒暇時,劉老就拎個馬紮,揣上收音機,到林中的樹蔭下,看看書報,聽聽評書,間或還約上幾位老友,在樹林裏唱幾段京劇。

“清淡口八分即飽”。劉老在飲食方面比較隨便,平時喜歡吃清淡一些的主副食,除了節日大魚大肉很少入口,尤其喜歡吃豆類食品,水豆腐是餐桌上常備的菜餚。每頓飯,老人都吃八分飽。老人説,吃八分飽對腸胃有好處,利於消化。飯後,他還要領着孫子、孫女在柳林裏走上幾圈。

“戒煙酒惟好詩書”。年輕的時候,劉老吸煙喝酒。進入老年後,他便戒掉了煙和酒,轉而迷上讀書和寫詩。老人讀書很雜,只要有趣,他都愛讀。偶爾也和老友們唱和,寫些詩詞。老人認為,經常動動筆,有利於鍛鍊腦子。

“與人善遇事寬容”。在村中,劉老的人緣是最好的。他平時總是樂呵呵的,待人接物總是堅持“宰相肚裏能撐船”,遇事講究“與人為善”“吃虧是福”;從來不與人爭利,更談不到爭強好勝了。老人説:街坊鄰居住着,有啥過不去的事?相互間讓一讓,也就滿天雲散了!

“保常態不喜不悲”。劉老對人對事有自己的處世原則,生活中他從不大喜大悲,遇到啥喜事也不盲目樂觀,更不會“喜出望外”“喜極而泣”。他認為,遇到喜事首先要想到喜事之後可能帶來的潛在隱患,不然很容易“樂極生悲”。遇到悲傷的事,老人也很看得開,尤其是自己的晚輩去世,很多老年人受不了“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打擊。劉老則處之泰然:人這一生哪能沒有溝溝坎坎?生與死,是一種新陳代謝,珍惜現在的好時光,比哭得死去活來要強得多!

“求上進精神不老”。劉老認為,人到老年,生理可以衰老,但心理不能衰老,應當保持一種與時俱進的向上精神,要跟上時代的腳步,不能當落伍者。因此,劉老在生活中,非常樂於接受新生事物,也願意和年輕人結成“忘年交”,而且還自己找事做,參加一些諸如村裏出板報、搞新農村建設規劃等事情。

“會老友談笑風生”。劉老很喜歡社會交往,他不欣賞那種人一老就“躲進小樓成一統,不管冬夏與春秋”的“冬眠生活”方式。老人經常約請老友來自己家裏作客,大家在一起閒聊、唱和,在談笑間送走了晨昏。

秉承長壽之法,劉老活得充實、活得硬朗。如今,已逾百歲高齡的劉老依然每天樂呵呵地行走在林間的小路上。雖是百歲白頭翁,老人卻身板結實,耳不聾,身不彎,口齒清晰,待人接物,毫不失禮,還能做些簡單的家務,這令全村人好不羨慕,都誇老人養生有道!

總結:遼南的這位長壽翁的長壽詩,從各個方面的説明了自己的長壽經驗,也説明了他的養心的方法。前車之鑑,我們無不不可效仿。長壽是一種閲歷,希望大家都可以延年益壽。(文章原載於《益壽文摘》,刊期:2012.06,作者:劉鍇,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儘快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