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獨子孫科引領四宗最:創辦中國最早民航公司

孫科(1891—1973)是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唯一的兒子,是著名的民國四公子之一。他讀過美國兩所大學,並獲得商科碩士學位;他曾三任廣州市長,歷任考試、行政、立法三院院長,一生節儉清廉。1949年後去國,流寓海外。1964年才由美國回到台灣。有人稱他是“國父哲嗣”,有人説他務實進取,但也有人評價他是“虎父犬子”。拋開這些褒貶不一的評價,梳理其跌宕起伏的一生,我們就不難發現,在民國的歷史舞台上,孫科儘管不如其父地位尊崇、影響深遠,但也是民國曆史的重要書寫者,創造了諸多民國史之最,成為後人談論那段歷史繞不開的重要歷史人物。

孫中山獨子孫科引領四宗最:創辦中國最早民航公司

最早建立“公安”、“公用”兩局

1895年冬,孫中山在廣州領導首次武裝起義失敗後,被清政府通緝逃亡日本,家庭亦受株連。四歲的孫科與剛出生不久的妹妹隨母離鄉赴檀香山,投靠伯父孫眉,以後孫科在檀香山聖魯斯學院讀書。1908年起,兼任檀香山同盟會機關報《自由新報》的英文翻譯。1912年6月,他兄妹三人,赴美國加州大學攻讀。1916年5月孫科從加州大學畢業,獲得文學學士學位。同年9月,他考入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主修政治、經濟及理財。1917年6月,他獲得商科碩士學位。

1918年7月26日回國,正值孫中山在廣州組建護法軍政府,於是就任大元帥府祕書兼外交部祕書。次年孫中山離粵去滬,孫科與友人創辦英文《廣州時報》,任副主編。1919年奉孫中山之命到澳門以特派員身份,在鵝眉街十號設辦事處,接洽各方代表,策動起義,並配合吳鐵城、古應芬、胡毅生、李朗如分頭策動廣東護國軍第五軍軍長魏邦平、廣惠鎮守使李福林所部兩萬多人,於9月27日在廣州河南(廣州人所講的“河南”其實是指海珠區,因為海珠區在廣州市區珠江河以南的地方,所以俗稱“河南”。與之相對應,西關、越秀等地稱為“河北”)、珠江三角洲一帶宣佈獨立。1920年3月16日,受孫中山令策動李綺庵起義。此時,江防艦隊魏邦平等南下聲討莫榮新,莫在多面攻擊下逃出廣州,粵軍就在1920年10月攻克廣州。

孫科

清朝末年,廣州城區由番禺、南海兩縣分管。其時沒有市政專管機構,許多市政事項,如公安、衞生、築路、疏渠等工程都由街眾自行舉辦,政府從不過問。城市建設沒有統一規劃,街道鋪屋任由市民自由建築,致使馬路狹小彎曲,兩旁鋪屋如同錯齒,城市功能混雜。粵軍攻克廣州後,為建設新廣州,有識之士認為應選聘熟悉歐美市政管理之人主持廣州市政建設。孫科在留美期間學習的是市政專業,又有市政規劃論着行世,被認為是最適宜人選。當時的廣州還沒設市長,只設市政廳長,在廣東省長管轄下負責市政工作。孫科到任後,雷厲風行地擬定了市政條例,將市政範圍、性質、權責等一一列出,明定市政廳下設公安、工務、財政、教育、衞生、公用六局,其中“公安”與“公用”兩局名稱為孫科首創,後來被各市所沿用。“公安”管轄警察、自衞、消防等,“公用”管轄公車、交通、電燈、自來水等。後來廣州循現代規例而改制,由於孫科在市政廳長任內多有建樹,被一致推舉就任廣州市首任市長。

創辦中國最早的民航公司

1928年10月國民政府改組,孫科任國民政府委員、考試院副院長及行政院鐵道部長和交通大學校長。他主掌鐵道部,前期着力於整理和養護全國線路,恢復戰後鐵路通車,並收回日軍佔領的膠濟路,以及將粵漢路收歸國有;同時積極籌劃修建新路,主張利用退還的庚子賠款重點建設隴海鐵路,組織勘探、設計等工作。

早在1927年10月,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就決定創辦民航公司。1929年孫科以鐵道部長的身份與美國飛機制造商卡特士·萊特洽談向對方賒購三四架飛機,成立了中國航空公司,孫科兼任董事長,這是中國最早的民航公司。當時即使在美國,民航事業也尚處在萌芽時期,飛機一般被認為是危險的交通工具,素有冒險精神的孫科,在中國航空公司的初創時期,曾親自乘機勘測上海到南京的第一條航線。在孫科的直接關心下,中國航空公司發展迅速,又開闢了滬漢、滬平、滬穗等航線,添購了一些規格較大、型號較新的飛機,甚至還有幾架水上飛機。對於任中國航空公司董事長期間所做之事,孫科較為滿意,晚年曾回憶道:“我兼任董事長的一段時間,好像除了羅文幹先生在滬寧線上因飛機失事而受傷外,並沒有其他不幸事件發生。”

領銜國民政府歷史上最短命的內閣

1931年因為憲法的問題,胡漢民與蔣介石發生了衝突。胡漢民時任國民政府委員及立法院院長,蔣介石屢次派人勸誘和威脅,均為其所拒,結果被蔣介石囚於南京湯山,是謂湯山事件。此事引起粵籍黨政軍人員的巨大不滿,黨內迅速形成一股反蔣浪潮,寧粵分裂。時任南京政府文官長的古應芬首先發出彈劾蔣介石的通電。5月3日,廣東陳濟棠等聯名通電,響應古應芬,要蔣介石引退。

當時孫科在上海,蔣介石深感孫科乃舉足輕重的人物,遂派國民黨元老吳稚暉、張繼等從中調停,力勸孫科回寧共商解決辦法。而孫科則口頭敷衍,暗中籌劃去廣州。某日,吳稚暉等尚與其在客廳懇談,孫科便以“上廁所”為藉口祕密從後門出去,直奔碼頭登上外國輪船離去。

5月24日,孫科與陳友仁、許崇智、汪精衞、張發奎、唐紹儀、白崇禧等在香港討論兩廣形勢。到廣州後,又和陳濟棠、古應芬、林森、李宗仁等聯名通電全國,逼蔣介石在48小時內下野。他們還組織了“國民黨中央執監委員會非常會議”和廣州國民政府,同蔣介石的南京國民政府分庭抗禮。孫科出任國民政府委員,並在廣東省黨部發表演説,大聲疾呼:“蔣介石獨裁,中央一切權力,均為老蔣一人所包辦……蔣介石是個疫鼠,我們無論如何都要將其剷除。”

為了化解這種政治混亂局面,蔣介石請孫科從中斡旋,以取得合作。孫科瞭解蔣介石為人,權衡利弊以後決定以調停人身份從中調解。10日後,雙方達成協議,蔣介石第二次下野,隨即林森被任為國民政府主席,孫科為行政院院長。但是,在宋子文的牽制下,孫科無法應付棘手的財政問題,結果未及一月便辭職而去,行政院院長由汪精衞接任。有人計算孫科由就職到下台前後僅24天,是國民政府歷史上最短命的內閣。

國民黨歷史上的“最牛”院長

1928年國民黨形式上統一了中國,建立了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按照孫中山的建國理念,國民政府實行五院制,即立法院、行政院、司法院、監察院和考試院。如果將國民黨退敗到台灣的歷史也算在內的話,孫科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説是國民黨歷史上“最牛”的院長。之所以這樣講,是因為他是唯一的在五院中的三個院都任過院長的人。

孫科1931年任行政院長,因財政危機旋即辭職。同年5月,他和汪精衞等人,在廣州成立了一個廣州國民政府,和蔣介石的南京政府相對抗。由於孫科上台後,政府財政無比困難,不到1個月便辭職了。

1933年1月,孫科出任立法院院長。他投入很大精力主持憲法起草工作,集中專家40餘人,於2月成立憲法起草委員會,自任委員長,張知本、吳經熊為副委員長。張、吳分別組織起草了兩部憲法草案初稿,以個人名義自行發表,聽取各界反映。孫決定以吳稿為本參照張稿加以修訂,提出實行內閣制,行政院負責實際責任,總統由全國選民直接選舉產生,不負實際責任,等等。蔣介石等人大為不滿,遂一再修改,將內閣制改為總統制,總統負實際責任,行政會議由總統任主席,行政院長對總統負責;還將總統選舉改為由國民大會代表間接選舉產生,並刪去“軍人非解職不得任總統、副總統及省長”等條文。憲法草案被修改得面目全非,於1934年10月立法院會上三讀通過,之後又送國民黨中央審查,又經四屆五中全會、六中全會、五全大會、五屆一中全會反反覆覆修改,把12章178條改成8章148條,再於1936年5月1日回到立法院作形式上的通過,於5月5日公佈。

1948年孫科與李宗仁競選副總統落選,5月再被任為立法院長。11月國民黨軍隊節節敗退,政府危機四伏,孫科被委組織新閣任行政院長。但國民黨軍兵敗如山倒,使他心力交瘁,感到健康不支,便於1949年初提出辭職,獲得批准。他到了香港就醫,然而失眠症和高血壓病情加重,又轉赴巴黎醫治。1952年,病況稍愈的孫科即與夫人移居美國紐約。

1964年由台灣出資,在美組織了“中華文化教育基金會”,並推舉孫科任董事長。孫科前往華盛頓參加年會,來往機票及餐宿費用均由該會負責。從此之後,孫科與台灣官方機構重新建起了聯繫。孫科有意返台,蔣介石也表示歡迎。於是,1965年10月29日,孫科搭機從美返台,在台北松山機場受到蔣經國及2000餘人的熱誠歡迎,場面之盛大令孫科潸然淚下。

返台後的孫科在許多重大場合表明了支持蔣介石的政治立場,這些均被蔣介石一一看在眼裏。1965年12月20日,蔣介石正式聘孫科為“總統府資政”,1966年9月1日,蔣介石又提名孫科為“考試院”院長,從此孫科又名列台灣黨國要人之列。雖然“考試院”院長只是一個閒職,然對於年已76歲的孫科而言,已心滿意足了。1973年9月1日,孫科因急性心肌梗塞併發心臟衰竭病逝於台北榮民總院,享年83歲。他創造的這一國民黨歷史上擔任三院院長的記錄,恐怕是再無人打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