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農耕文化是啥?貴州苗族的農耕文化簡介

貴州因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全省地貌可概括分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種基本類型,其中92.5%的面積為山地和丘陵。境內重巒疊峯,綿延縱橫,山高谷深,立體農業特徵明顯,故貴州省山地梯田較多,是旅遊觀光、攝影創作的優勢資源。

苗族農耕文化是啥?貴州苗族的農耕文化簡介

貴州的梯田雖然沒有廣西龍勝、雲南元陽被外界所熟知,但其美景完全不遜於前者,甚至更勝一籌。貴州的加榜、擺榜、野鍾、堂安、高要等地的梯田,都是“秒殺菲林”的聖地。這些梯田更和貴州獨特的民族風情結合,美不可言。

貴州中西部的苗族分佈較分散,大多與其他民族雜居共處。由於不同地區的苗族所處的自然環境差異很大,因此各苗族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很不一致。但總體説來,黔東北、黔東南、黔南、黔西南和安順、遵義地區的苗族很早就進入了犁耕農業階段。苗族的農業社會持續了幾千年之久。

苗族遷徙到貴州並紮根下來後,他們就用已掌握的農耕技術播種水稻,在稻田裏養魚。這為苗族的生存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為了蔽體、保暖和審美的需要,苗族還用他們掌握的養蠶、繅絲技術來紡紗織布,縫製了苗族特有的豔麗的五彩服飾。可以説,苗族在自己的居住區內世世代代地傳承從蚩尤時代延續下來的農耕文明,從未間斷。

貴州,吸引我們的固然有那鬼斧神工的鼓樓、天籟般的侗族大歌、岜沙彪悍的槍手、逢亥即開堂鬥牛的盛況、瑤族同胞那浪漫神祕的瑤浴以及大山深處苗、侗、壯、瑤、布依等各民族獨具特色的民風、民居……然而,真正讓人們魂牽夢繞的、神往無羈的,是山腰腹地如夢如幻的梯田及世代創造和傳承的農耕文化。

同樣,傳統而古老的農耕文明雖失去了與之相適應的社會生態環境,但其傳承同貴州苗族蘆笙文化的傳承問題一樣,需注重保護和培養“傳承人”這個最關鍵的人為因素,在適當的政府行為的支持下,傳統的農耕文明仍可在新的時代背景下,結合時代元素髮生新的積極的變異和發展,實現與時代的接軌,真正做到“古為今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