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族文化 九族中的布農族有什麼歷史文化

布農族(Bunun),台灣原住民的一個族羣,主要居住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高山上,現在的人口約四萬人。

高山族文化 九族中的布農族有什麼歷史文化

布農人稱“人”為bunun,這也是該族名稱的由來。現今布農族的分佈地主要在南投縣的信義、仁愛兩鄉,花蓮縣的卓溪、萬榮兩鄉,另外還有分佈於高雄縣的桃園、三民兩鄉、以及台東縣的海端和延平兩鄉。其人口數在台灣原住民中居第四位,但分佈面積則僅次於泰雅族而居第二位。就遷移而言,布農人卻是台灣的原住民當中,人口移動幅度最大、伸展力最強的一族。

地理分佈

布農族居住於中央山脈兩側,是典型的高山民族。據説,該族最早居住於鹿港、斗六、竹山一帶,後來漸漸往高山遷移。目前所知的最早的居住地是南投縣的仁愛與信義鄉。

十八世紀時,世居南投的布農族開始大量的遷移,一是往東遷至花蓮的卓溪鄉、萬榮鄉,再從花蓮移至台東的海端鄉與延平鄉。另一支沿著中央山脈南移至高雄的三民鄉與桃源鄉以及台東縣海端鄉的山區。由於民族大遷移的結果,該族的分佈範圍也因此擴展遍佈於南投、高雄、花蓮、台東等縣境內。

布農族共分為六個羣,均居住於南投一帶,分別是卓社羣、郡社羣、卡社羣、丹社羣、巒社羣以及已被同化的蘭社羣(takopulan)。目前各羣居住地分別如下:

卓社羣(take-todo):南投縣信義鄉久美村、仁愛鄉中正、法治、萬豐村。

卡社羣(takebakha):信義鄉南潭、地利、雙龍三村。

丹社羣(takevatan):信義鄉地利村、花蓮縣萬榮鄉馬遠村。

巒社羣(takebanuad):信義鄉豐丘、望鄉、新鄉、人倫及花蓮縣卓溪鄉。

郡社羣(isbukun):信義鄉東埔、羅娜、明德及台東縣海端鄉、延平鄉及高雄縣三民、桃源鄉。是五個社羣中最大的一支。

文化特質

在台灣的原住民中,布農族是傳統祭儀最多的一族。由於對於小米收穫的重視,因而發展出一系列繁複而長時間的祭祀儀式。一些比較常被學者提到的儀式,包括“小米開墾祭”(Mapulaho)、“小米播種祭”(Igbinagan)、“除草祭”(Inholawan)、“收穫祭”(Sodaan)、“入倉祭”(Andagaan)、“射耳祭”(Malahodaigian)等。對於農事或狩獵行事的時間,布農人依着植物的枯榮與月亮的盈缺來決定。例如李花盛開時,適合播種小米;月缺時適合驅蟲、除草;滿月時適合收割舉行收穫祭。由月亮的圓滿來象徵人生的圓滿與小米的豐收,以月缺來表示怯除不好的事物,希望它快快消失。在除草祭儀結束後,布農人打起陀螺,祈望小米像陀螺快速旋轉(快速成長)。並在空地上架起鞦韆,希望小米如鞦韆蕩(長)得一樣高。因此,我們可以説,布農人是一個充滿想像力、生活態度充滿象徵意味的民族。

由於祭儀的繁複,布農人在音樂上也發展出相當複雜的和音唱法,以配合祭禮的進行。1952年,日本的音樂學者黑澤隆朝將布農族的“祈禱小米豐收歌”(Pasibutbut)寄至聯合國的文教組織,當代的知名音樂學者聽了之後,驚訝於古老的部落為何會有如此繁複的和音,當時西方的音樂學家認為音樂的起源是由單音、雙音而發展至和音的理論也不攻自破,從此重寫了音樂起源説的論點。

這首歌是以多聲部和音唱法,從低音漸高,一直唱到最高音域的和諧音,以美妙的和聲娛悦天神,同時也依此判斷當年小米之收成。為了祈求小米能夠豐收,布農族社裏的男子圍成一圈,一起合唱“祈禱小米豐收歌”。族人相信,歌聲越好天神越高興,今年的小米就會結實累累。因此,每一個人都以虔敬的心情唱着。歌聲一開始,其實只有四部合音,但當音域高到某一個層次時,軌出現了八個不同的音階,因此被世人稱之為“八部合音”。這也是目前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和音方式,堪稱是世界音樂的瑰寶。